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37)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因为摄影师要拍张他们的合影,据说会被收入ISU的官方纪念册。

“我们该摆出怎样的姿势?”她好问。

摄影师说:“随意。”

怎么个随意法?

这还不简单,参考前面选手的创意。

“上一对选手是怎么做的?”她被自己的聪明折服。

“他们比了一个巨大的爱心。”

第158章 没有值得可惜的,只是有些遗憾。

“很荣幸能够采访二位。”

坐在备采区,叶绍瑶和季林越向远道而来的华夏媒体浅浅鞠躬。

“我们预期设置了五个问题,只占用五分钟时间。”

叶绍瑶低头看了看季林越的表:“好。”

录音笔放在桌上,记者在默许中打开按钮。

“首先祝贺叶/季拿到冰舞第十名的好成绩。在自由舞中以0.11分的微弱优势逆转加国前世界冠军,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他们是很值得敬佩的选手。”叶绍瑶总起一句话,“我们的冰舞之路一直受到前辈们的影响,在以前的短暂交流中,也向他们学到很多。”

但来到赛场,他们不是朋友,也不是曾经的世界第一和现在的第二十七。

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竞争关系,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块奖牌。

“他们是参赛选手中的一对,是我们普通的‘敌人’,”她补充,“不过在赛后,我们交换了徽章,也互相祝贺。”

记者点头,瞄一眼台本,又问:“在最初崭露头角时,有不少冰迷戏称你们为‘小金/陈’,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叶绍瑶拿着话筒的手顿了顿,把它递给季林越。

从他们转项冰舞,在金荞麦的麾下拿到第一个全国比赛冠军,这样的说法就一直在眼前跳动。

他们和金/陈有相似的经历,去了相同的地方求学,连最初的荣誉都仿佛复刻一般。

后来陈新博受伤隐退,“叶绍瑶/季林越”才逐渐取代掩盖他们光芒许久的“小金/陈”。

“比起做‘小金/陈’,我更希望冰迷关注叶绍瑶和季林越本身,”季林越说,“他们不是谁的复制粘贴,每一个脚步都属于自己。”

有这样的昵称傍身,就免不了被拿出来做比较,从比赛实绩到身高外貌,连表演服的美丑也不能幸免。

他们曾经一致认为,这是极其荒谬的行为。

叶绍瑶在画面外点头,故作轻松地活泛氛围:“同样,我们也不希望未来还会出现‘小叶/季’。”

每个努力过的人,都该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原以为简短的采访一直拖沓到十点半,记者又塞了很多问题,甚至还有功夫调侃。

“林越,你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

“因为瑶瑶就是我的代表发言人。”

眉毛只是无意识地上挑,叶绍瑶侧头看他,报复说:“没错。他采访偷懒,我的口才就这么被锻炼出来。”

想当年,她才是甩手掌柜的角色。

“下一个问题……”

眼看记者将笔记本又翻过一页,女孩委婉提出邀请:“双人滑的比赛已经过半,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他华夏选手的发挥吧。”

她和容翡说好的,要把昨天采买的加大号法棍扔给她。

但现在一直被媒体牵制,连看台也没能进去。

记者证的通行区域并不包括观众席,媒体只能抓住他们起身的最后机会。

“两位可不可以提前向我们透露表演滑的选曲?”

“不可以。”叶绍瑶笑着摇头。

能收到主办方的gala邀请,实在是意料之外。

原以为会继续压箱底的《LALALAND》,突然就被吹净了灰尘,见到阳光。

还好考斯滕一直随身带着。

“下午的女单没法看了,咱们必须得再去练练。”

“嗯。”

谁也没想到,昨天还在为阔别奥运伤神,他们又以另一种表演形式回到这里。

……

塞得满满当当的观众席,只剩运动员的专属看台还空着。

完赛的选手开始旅游放假,没完赛的还在训练馆泡着,也就属他俩情深义重,千里迢迢从平昌扛来大法棍,接受一路好奇的侧目。

“现在是第三组的六练时间,容翡他们应该还没进场。”

叶绍瑶扒着栏杆眺望,只有领队和容/张的主管教练先到一步。

选手们亮相、表演又退场,有人拥抱着哭泣无言,有人独自低头忏悔失误。

俄国卫冕冠军因单跳和后内结环三周抛跳的连续失误,从短节目第五名直落到第七位。

即使他们的成绩再好,最乐观也不过第十一名。

这样的落差太大了。

俄国教练在kc区没有好脸色,甚至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将选手扔在原地。

叶绍瑶问:“这是下山的必经之路吗?”

在众星捧月之后,又被弃如草芥,大屏幕还连着kc区的机位,所有尴尬都被搬上台面。

观众也是唏嘘。

“不会的。”季林越可以肯定。

虽然冯教练经常吃炮仗,但绝不会不讲道理,训练之外的格林教练更像益友,其他领导也大都和善。

他们总是被爱与宽容包围着。

越到最后的竞争越激烈。

“这抛的是什么,萨霍夫四周?”

还接上了流畅的滑出和衔接。

原本不在领奖台之争中的德国组合,以无可挑剔的难度和完成度,刷新现行规则下的双人滑自由滑世界记录。

突破165分的巨分,搅乱了场上的局势,容翡和张晨旭的短节目优势突然变得微弱。

叶绍瑶拿着手机计算,他们必须拿到超过158.97的分数,才能确保站上最高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