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351)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小季还没好利索?”冯蒹葭问。

“是我不让他出来。”

就他俩这关系,她说的话也算半个金圭玉臬,说让在家待着就好好待着。

冯蒹葭自然点头:“他这回伤得突然,是该趁休赛好好调理。”

除了叶绍瑶,任谁都觉得这场伤病来得毫无征兆。

尤其是国内的团队。

这几年,连冯蒹葭和他们的联系算不上多,也就需要回国参加比赛的时候,友情出演kc区的陪同教练。

她对他们的训练已经提不出什么建议,尤其是技术方面。

学员比约定的时间来得还要晚。

叶绍瑶独自琢磨了一会儿步法,耳边才响起小孩熟悉的声音。

那嗓子很清亮,连笑声都像一串银铃,从没进门就摇动着。

“小叶教练,”女孩喊,“您猜我碰见了谁?”

这会儿是文化学校上课的时间,除了教练和工作人员,也就几个打算走体校的孩子还在苦练。

能碰见谁?

叶绍瑶回头,目光还没定,就从那身高就看出了不妙。

小孩子没心没肺,看见冰就扑过去,没管被甩在身后的大人们。

“你怎么过来了?”

“我刚去医院拆石膏,刚好路过这里。”

“带冰鞋应该也是一种巧合?”叶绍瑶看破不说破。

“不是,我来验收你的工作成果。”

听听,这端的什么领导架子。

她笑着抬眉:“我没有向你汇报工作的必要。”

“那你来验收我的。”

季林越的肩膀刚刚脱去桎梏。

半个月没有运动肩部肌肉,似乎能从训练服下的轮廓看见它的萎缩,左右不太对称。

“你就这么上冰,会不会太草率?”她还有些担心。

他们先后去了几家医院诊所,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循序渐进地开展复健。

谁的第一步会是直接上冰呢。

“我不会过度用肩,只是五月就要去蒙特利尔夏训,总要让脚下功夫恢复到以前。”

趴在板墙边的姑娘等到自己的同伴,见叶绍瑶还不来,着急地打断:“小叶教练,冯教练又要开始‘迫害’人了,快来救救我们。”

说“迫害”其实有很大的夸张成分。

只是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冯蒹葭和叶绍瑶对部分技术的理解已经可以找出分歧。

该听谁的?孩子们意见一致,当然是从国外回来的小叶教练更专业。

冯蒹葭拍手叹为观止,胳膊肘往外拐的事情也轮到她头上,一记旁腿就踢过去,在空中扫了一遍。

“你们的少锦冠军都是我帮挣的,小崽子们。”

“还说呢,您去年差点给我们报成双人滑。”

这又是另一笔账。

冰上的孩子们演着尊老,叶绍瑶看他们嘻嘻哈哈,一句理论总有还不完的嘴。

冯蒹葭也能在自己的语库里挑中合适的反击,将爱幼进行到底。

“好想返老还童。”叶绍瑶感慨。

季林越系鞋带的手一顿,偏头问:“为什么?”

“因为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么对穆教练肆无忌惮的。”

这对小冰舞刚升青年组,男孩14岁,女孩才10岁。

十岁。

十岁的她没有学业上的难题,花滑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更没遇上能够她击倒的伤病和发育关。

“但是我们好不容易走到今天,”她又想,“没有什么比把握现在更重要。”

偶尔怀念过去,只是为了更踏实地走出脚下的每一步。

“我反而更期待未来。”季林越说。

他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有很多目标需要去实现。

这些都将发生在未来。

“看来心里没憋出病,”叶绍瑶盈着笑意,季林越可从来不会被暂时的伤痛难倒,“走吧,去练冰。”

……

小孩子天生没有畏惧心理,在吃瘪之前,总会大胆尝试。

后来他们发现,小叶教练在冰场内外会判若两人。

仿佛板墙边的门槛,就是她切换人格的分界线。

最初,女孩还会向叶绍瑶求助。

“小叶教练,冯教练居然让我跑三公里,您帮我劝劝吧。”

“小叶教练,冯教练居然让我跳二十四英寸的跳箱。”

后来她发现,要是让小叶教练布置体能任务,她跑步的里程只会多不会少。

不出一个月,话头完全变了风向。

“冯教练,您知道我今天的柔韧训练是怎么度过的吗?”

“冯教练,小叶教练也太凶残了。”

凶残?叶绍瑶粗略计算,这还是她第一次被人这么形容。

偶尔一次,她还能反驳:“我没有吧。”

按照教学计划,舞蹈课的强度该慢慢提上来。

两个孩子因为基础不扎实,陆训总拖堂,基本功得花大半个小时,学习新节目的时间则更长。

这意味着,他们和小叶教练相处的时间更久了。

“小叶教练,他说你像他喜欢拿笤帚打人的妈妈。”

“她说你像冰箱里走出来的冷酷女王。”

不知两个小孩闹了什么矛盾,课上到一半,开始互相检举揭发。

但似乎又在一致对她。

叶绍瑶郁闷,难道是因为开胯的时间多了十秒。

回家路上,她向季林越的吐槽就没停过。

“他们居然觉得冯教练比我温柔。”

地铁车厢的缝隙呼呼灌着风,她眯着眼睛放大音量,连带句末的疑问也拔高了。

简直不能理解小孩子的脑回路。

季林越安慰她:“严格是好些,他们这几天学动作都不敢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