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384)
问题的大头出在叶绍瑶身上。
她回到冰场的时间并不长,腿脚没有活动开,下肢动作有些僵硬。
尤其在关键步的浮足/交叉时,差点用力呲冰上齿。
不过也有值得表扬的地方,他们这场的用刃很干净,回放看不出任何问题。
“最后是你们的默契,”格林说,“距离的稳定性还要提高,否则会显得部分握法模棱两可。”
攀登到接近山顶的地方,一步就是一个风景,一分就会差一个水平。
所以要把所有可能的减分项及时扼杀在未生时。
旁边的电脑散着热气,扑在手臂上,吸引叶绍瑶去看。
裁判还在回看她和季林越的衍生步,一个深用刃的莫霍克步。
女孩开始支着下巴自我欣赏。
真标准,她想。
根据ISU规则,本赛季的图案衍生步按照男女伴的完成质量分别定级。
这更注重选手个人能力的展现,也让衍生步的含金量大大提高,即使两人都被判定为两级,基础分值也会比2017赛季的“PSt2”高出一分不止。
没有其他大问题,裁判们在最后给出二至三分的加分,GOE加2.08分。
“天呐。”她回头看季林越。
他们只这一个技术动作,就拿到了将近十分。
回放工作结束,话筒重新递回格林手中。
她是叶/季的教练,最具有发言权。
“你们这套节目的定级很可观,”她沉吟,“我认为比White和Black的表现出色。”
谁和谁?
叶绍瑶差点以为场内扬起的微风篡改了话语的本意。
教练说,他们在今天的表现要优于白黑组合。
“真的?”脑袋正炸着烟花,嘴先替她问出来。
“当然,这是我的个人判断。”
她一时分不清,这句“当然”是对自己的肯定,还是一个中庸的转折。
没有小分表,手写的数据打印出来,志愿者递到他们手中。
“叶/季技术分46.37分,节目内容分37.24分,韵律舞总得分83.61分。”
比白黑组合的82.96分高些许。
眼睛一边看,耳朵一边听,弄得叶绍瑶醉乎乎。
不过脸上挂起笑容,她的嘴还不忘和季林越炫耀着:“你瞧,农民翻身把歌唱。”
虽然她私下和Eva的关系还不错,但明面上,对方可是自己好几年的苦主。
她和季林越一直在奋力追赶,又一直望尘莫及。
从某种角度来说,白黑组合何尝不是他们的榜样,或者说目标。
但突然的,目标被攥进手里,幸福从天而降。
含金量暂且不提,超过了就是超过了。
“我中午要大吃特吃。”叶绍瑶想,她要犒劳自己。
季林越拆掉她死紧的盘发,柔声说:“下午有合乐练习,晚场要比自由舞,不宜暴饮暴食。”
她当然知道。
“我嘛,过过嘴瘾罢了。”
漫长的休息时间,在狭窄的退场通道里,他们迎面撞见逗留的Eva。
就她一个人,似乎在刻意等谁。
“怎么还不去吃饭?”叶绍瑶问。
Eva把短发别在耳后,自带精英人士的干练气质,谈吐也保守克制:“刚刚有幸看见你们百分百的实力。”
原来是说这个。
叶绍瑶自认扳回一城,邀功说:“我终于不用请客了。”
她们之间有个赌约,队内考核的败者需要支付对方的餐饮费,起因是前几年,IAM附近开了一家超好吃的法餐馆。
叶绍瑶犹记得,当时的考核还不是一月一次。
输的次数多了,她开始合理怀疑,Eva和Rowan早就从别处听到风声,打赌是为了吃白食。
因为她和季林越从来没有胜过哪怕一次。
“自由舞后才尘埃落定。”
Eva少有地露出笑容,额前的碎盖衬得眉目轮廓柔和,和她平常的冷酷性格好不相称。
“我知道,”叶绍瑶同样笑着,“过过嘴瘾罢了。”
毕竟,能说出口的机会也不多。
但实践证明,他们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
珠穆朗玛峰也并非从出世之初就高达8848米。
第180章 就说晚归会出事吧。
自由舞定级的问题,叶绍瑶和季林越从赛季初就注意到了。
四级托举,三级同捻步,两级旋转,一级单足接续步。
对此,冯蒹葭评价他们的角色,不像跳探戈的舞伴,倒像忙着去完成任务的史密斯夫妇。
两站俱乐部联赛后,他们首先飞回蒙特利尔返工,把接续步和旋转重新排了一遍。
但效果不理想。
九月的M国经典赛,第二版自由舞首登赛场,难度步法依然没有全被认定,节目内容分更是不比上赛季。
此后数次调整,连编舞师也失去耐心,打算推翻重来的时候,疫情中止了所有计划。
转眼就是赛季落幕之战。
他们恢复合训的时间尚短,手里的节目还是大奖赛的版本。
当时,两个二级步法影响了基础分值,导致他们两度与领奖台擦肩而过。
今天的自由舞是硬着头皮上的,手里握着韵律舞的微弱优势,叶绍瑶把肌肉绷得很紧。
白黑组合在自由舞中及时找回状态,拿到不逊于总决赛的成绩,虽然不计入国际滑联官网,但不失为一个惊喜。
她算了算,要想在最终赛果上领先,首先要超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成绩。
于是,队内竞争变成了同自己的较劲,她在滑行中尤其注意肢体的韵律。
《PorUnaCabeza(一步之遥)》*的提琴声明快有力,两道黑色的身影在冰上交汇,滑行踩着鼓点,他们带来了一套赏心悦目的冰上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