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415)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眼睛一弯,镜头定格在她笑得最灿烂的一瞬。

不过,再滑稽的场面到季林越这里也行不通。

叶绍瑶围观,看他的五官没有任何情绪。

“你笑一个呗。”

她絮絮叨叨。

“我刚才都呲个大牙。”

她做出示范,有些效果。

“季林越,憋笑很丑。”

还好有底子扛着,成片也不错,摄影师按动回放,季林越凑过来。

高速连拍下,每张定格的表情都很生动,他们浓缩在镜头里,叶绍瑶含着笑意。

“我想到当年在沪城,满城落梧桐的时候,咱们四个在街边的照相馆拍大头贴。”

小相片还夹在她的钱包里,但泛黄得不成样子,几个人的头像也快糊作一团。

那时候他们刚比完赛,背着教练满大街溜达。

现在,网上把这个行为叫做citywalk,多高级。

不知道容翡和张晨旭在国内怎么样。

心有灵犀似的,季林越说:“他们最近开始恢复训练了,张晨旭透露的。”

“恢复什么训练?”叶绍瑶错愕。

“陆地,还有上冰。”

她有些不明白:“为了参加十四冬?”

“大概吧。”

但这不难说通。

即使退出竞技场许久,容翡和张晨旭选择的专业,从事的教练工作,都被烙下了热爱的影子。

热爱是极难割舍的。

衣兜里的手机又开始振动。

“前辈,我们守住这个名额了。”

是纵歌开门见山。

叶绍瑶松了口气:“我从蒙城发去贺电!”

程堰在旁边叽叽喳喳:“第六名的内容分太离谱了,打了激素似的,比我们高三分。”

不过好在他们完全没掉链子,所有技术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弥补了内容分的弱势。

世锦赛过去,雾迪杯结束。

至此,首都冬奥会花滑项目的所有入场券发放完毕。

华夏队不遗余力,拿下男单名额两个,女单名额一个,双人滑名额两个,冰舞名额两个。

这会是冬奥会史上,华夏首次派出两对冰舞组合征战个人赛。

……

一直到十一月,蒙特利尔才正儿八经下了初雪。

不大,落在地上的白色深浅不均,刚好一步一个脚印。

进机舱前,室外只有可怜的零下五摄氏度。

落地温哥华,叶绍瑶又重新感觉如沐秋风。

这就是东西海岸的差别吗?

“把棉衣扣上。”季林越拢了拢她的衣领。

有人小声嘀咕:“教练只穿了件单衣呢。”

这冰点以上的天气,居然还得裹得严严实实。

如果她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初中生,一定会拍拍胸脯证明自己的身体强壮。

但她是运动员,只能从善如流。

毕竟病来如山倒,几天后就是比赛,她没有放肆的资本。

从名单来看,GP加国站是本赛季大奖赛平均能力最强的一站。

叶绍瑶一琢磨,平昌冬奥会的领奖台选手都在这里齐聚。

不过四年过去,当初的亚军和季军的竞技状态已经不在巅峰,上一场M国站,两对只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六名。

对叶/季来说,最强劲的对手仍然是白黑组合,他们不仅是平昌冬奥会的冠军,甚至极有可能在来年实现卫冕。

这也是意大利一号组合的唯一一场分站赛,因为世界积分清空,在韵律舞首位登场。

早在上个月的落选赛上,他们凭借两套质量不错的节目拿到一枚铜牌。

在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的同时,大张旗鼓地向世界声明,他们强势归来。

这场比赛,他们延续了这样的好状态,拿到38.31分的技术分,RD总分71.98分。

出场即破七十分,直接将观众席点燃。

要知道,这个分数能在上一站排到前五。

但随即出场的组合也都发挥稳定,将分数基本提到七十三分左右。

“又一对刷新赛季最佳。”

叶绍瑶不免疑惑,难道本站的裁判手松?

不过随即,上届冬奥会的季军用失误证明,这只是因为刚才的选手都打满了鸡血。

69.43分,在世锦赛上基本能稳进自由舞的分数,今天却只能排在已出场选手的最末位。

“诸神的厮杀。”她感叹。

季林越被她的形容逗笑:“那我们是什么?”

“神中神。”叶绍瑶也没压住嘴角。

因为世界积分靠前,叶/季在本场倒数第三位出场。

央视体育在清晨档直播了这场比赛。

“各位冰迷朋友,您现在看到的是在温哥华罗杰斯竞技场举行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加国站冰舞韵律舞的比赛现场。

“现在登场的是来自华夏的运动员叶绍瑶/季林越,韵律舞节目选曲自《NarrowDaylight》和《IfIAin`tGotYou》。”

万里之外的岸北市,两家父母收看了这场赛事转播。

温女士感慨不容易,难得遇上时间合适的。

邵女士就着比赛下疙瘩汤,闷头附和:“得亏出场晚。”

冰舞的技术动作很难辨认,即使是子女作为冰舞运动员的她们,也分不清各种步法界限。

太阳隔着窗帘投下斑斓光影,客厅只有碗筷碰撞和解说的声音。

“图案舞前两个关键点,女伴右后外刃变刃接转三,男伴左前外刃变刃接转三。两人变刃清晰,脚下用刃很深。

“第三个关键点,男伴右后外转三接括弧步,再变刃接右后内内勾步的步法串。季林越在引导转体时外刃变浅,可能会有GOE的损失。

“第四个关键点,女伴前交叉成左后内刃,一圈捻转后的连续变刃步法串。叶绍瑶的节奏卡得非常好,正好落在重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