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425)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

次日,冰舞项目首先拉开大奖赛俄国站的序幕。

十一对组合,以“3+4+4”的形式在韵律舞中先后出场,叶/季被分入最后一组。

运动员能力整体由弱到强,所有人都在节目中拿出了不错的发挥,没有搅局的黑马出现。

但首场过后,排名第四位的西班牙组合因身体原因退出后续比赛,自由舞比赛将以“5+5”的分组进行。

“小心。”

五分钟练习时间,场上分散的五对运动员略有施展不开,叶绍瑶险些被别组选手掀翻。

好在自己在关键时刻留头注意身后,季林越也恰好搂着腰捞了一把。

“没事吧?”他看着对方男伴没来得及收回的冰刀,有些后怕。

叶绍瑶摇头:“好快的滑速。”

低头确认冰刀没有阻滞感,她催着季林越进入捻转步练习。

一旦上了冰场五练,时间就过得异常快。

练习时间结束,最后一组首对选手登场,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

滑行大体扣紧节奏,技术难度也扣不出错,但定级在二流梯队徘徊,最终以189.69分结束比赛。

“接下来的四组就是领奖台之争。”助教和旁边的志愿者聊起来,热心科普着比赛形势。

广播报幕之后,Y国组合紧跟着亮相赛场。

他们在韵律舞后排名第四位,与身后的运动员断层近五分,自由舞有难度傍身,相对安全。

据赛前介绍,这对组合并不年轻。

曾在2014和2018年两登冬奥会,并将在明年二月,开启他们的第三次冬奥之旅。

背景响起热烈张扬的蹦迪曲。

他们极有表演欲望,踩着节拍将所有技术执行到位。

一曲结束。

自由舞分数出现在屏幕上,Y国组合将优势最终扩大到九分之多。

距离两百分俱乐部只差分毫。

而后是本站的东道主。

俄国组合巴芙拉叶/帕维尔扎伊采夫,平昌冬奥赛季才分别升入成年组的昨日新星,在今天的赛场,已经是比半数运动员都要年长的前辈。

回看两人的过往比赛,扎伊采夫的能力并不如巴芙拉。

所以在上赛季,观众明显能从节目表达和滑行技术上品出女强男弱的气势。

但士别三日。

在意大利站强势夺银后,这对新组合也滑出了自信。

“上两百分了!”

“PafurlaYe/PavelZaitsev,fromRusia,thefreedancescoreis124.74points,totallyof206.40points.”

与上一对Y国组合又是六分的小断层。

前排的观众举着国旗和手幅,为自家运动员欢呼。

在还剩两个组合没出场的情况下,他们的领奖台已经稳了。

镜头重新转回赛场,右下角再次跳出倒计时。

20“。

19“。

在倒计时结束前,选手需要在起始点位站定。

叶绍瑶和季林越靠在场边,听格林教练从路线讲到技术动作。

他们即将展示的自由舞并不是这个月修改的成果,充其量,只是新旧版本的过渡。

过渡的节目该怎么滑,赛前才敲定。

故而需要格林操心的地方特别多。

哪里要谨防记错动作,哪里又得提前把新动作放出来接受检阅。

“最后一句话,”她拍着板墙,放慢语速,“你们要自信,然后相信对方。”

“嗯。”

默契的回应后,两人按照开场设计向场上滑去。

时间刚好冻结在零秒数尽前。

说没有压力,那一定是精神胜利。

叶/季在韵律舞后暂排第二位,与第三、四名的优势并不明显。

不过今天,奖牌并不是首要目标。

他们要争取的是更多一场的比赛资格。

但今年晋级形势复杂,只有确保自己不掉出领奖台,才能拿到这样的资格。

音乐正在加载中,耳畔的呼吸很安静。

他们全神贯注。

节目的过渡版本是调整难度的阵痛期下的产物。

其中,滑行路线和舞蹈衔接暂时套用了旧版本。

但同时,圆形步和组合托举又是修改后的面貌。

头脑风暴和精益求精的脚下动作互相伴随,四分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让叶绍瑶在节目结束后有些疲惫。

大脑发木般的疲惫。

行礼致谢后,她再次弯下腰身。

季林越拍了拍她,轻声问:“瑶瑶,还能走吗?”

“我的腿是想走的,”她撑着膝盖,额角滚下汗珠,“但我的脑子比做了数学压轴题还累。”

重新迈开脚步,艰难地和大脑的罢工指令对抗,她一路扶着季林越,到kc区才缓过气。

没有肌肉记忆真是件劳心劳力的事,硬生生把冰舞滑成了脑力劳动。

“今天的表现没有上一站自如,”格林教练也看出来,“进入单足步法串的时候,你们都有些犹豫。”

因为犹豫,步法的用刃又回到解放前。

这是阵痛期不可避免的情况。

“下一次,我们可以在总决赛前调整过来。”

等新版本彻底了熟于心,左右脑不必因为新旧版本互搏,一定会好很多。

喘息之余,对面的裁判席似乎发生了状况。

季林越留意着对面:“裁判席向技术专家举手示意。”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难道裁判对某个技术动作的判定举棋不定?

叶绍瑶也看见,有两名裁判摘下耳机,向技裁再度申请回放,并就画面上的动作展开讨论。

一分钟之久。

从抚摸纸巾的纹理到攥成一团,她不自觉紧张起来。

这样的审判像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