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442)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他们去到花滑训练馆。

她描述得很模糊,容翡想当然地认为:“也没赶上趟?”

还真是难兄难弟,难姊难妹。

因为开了外放,栗桐的声音卷着雪风飘过来:“绍瑶刚做了针灸下床,估计是想恢复训练。”

后面的对话更像自动播放的电视剧。

叶绍瑶把手机放在板墙上充当背景音,听他们说得有来有回。

“她那哪叫恢复训练,明明是在百忙中抽了两个小时理疗。”

不过话说回来,容翡对刚才的比赛很有分享欲。

“今天M国和加国的冰舞组合在赛场上杀疯了,我头回在一场比赛看到两组进入九十分俱乐部。”

当今冰舞格局,Eva/Rowan毋庸置疑是最强组合。

但随着第一梯队不断追逐,他们已经不复前几个赛季的绝对统治力。

虽然稳定性依然可观,很少再出现大断层的分数,评论人更倾向于是几个欧美国家和华夏互相扯头花。

“九十分?”

叶绍瑶没忍住出声,系鞋带的手一顿。

她只是一天没关注赛场,怎么世界好像背着她进化了。

不说容翡和栗桐没见过,她也没见过能上九十分的韵律舞。

白黑组合破纪录了。

打算上冰的心思往后推,她先拉着季林越绕内场走了两圈,听栗桐对今天的赛况如数家珍。

容翡陪赛的双人滑打头阵,华夏队仅次于俄国和M国,优先拿到八分。

女单项目堪称楚河汉界,前三的交椅就在俄国、R国和加国手里打转。

栗桐凭借一套完美的短节目保住第二梯队的小翘楚,暂列第四,积七分。

冰舞诚如刚才所说,M加两国争霸,几个欧洲国家也勉强插一脚浑水,纵歌/程堰排在第六位,获得四分。

说到这里,程堰有些绷不住:“下半区不是人待的地方!”

一群老外就算了,偏偏都是冰舞强国。

“我不允许你忤逆这个分组。”栗桐声音时大时小。

随即是一声惨叫,程堰应该被几个女生包抄,混乱中挨了一脚。

叶绍瑶像看了场没画面的喜剧。

同组的意大利没有女单选手。

德国没有双人滑运动员。

难怪。

栗桐混在孩子堆里打闹,被容翡收回手机以示警告,匆忙撂下电话:“我们的车快到了,你俩安心训练吧。”

牺牲参与万人盛会的机会,泡在没几个人影的冰场,她都不忍心再多打扰。

通话结束。

季林越忙不迭问:“怎么样?”

叶绍瑶和他短暂对视,眨了眨眼。

“我们三项已经累计十九分,男单短节目在明天早上,”她先做下结论,“只要秦森河不垫底,我们进自由滑的机会非常大。”

季林越看她会错了意,笑着叹了一声:“我关心的是你的脚踝。”

“听实话吗?还没好全。”

热身结束,她重新穿回冰鞋,脚踝的胀痛感没那么明显。

但一圈一圈扣紧鞋带,蝴蝶结栓得小心翼翼。

她倒吸一口凉气,被勒得腱鞘疼。

斟酌片刻,她把鞋带松了松,再调整鞋舌,让右脚在鞋中尽量舒适。

但鞋帮与脚踝的空隙太大,反而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受伤。

埋头犹豫的时候,视线范围多出一只白净的手,隐约可见青色纹路。

“给你。”季林越递来一个小包裹。

“这是什么?”

叶绍瑶捏了捏。

软软的,应该是硅胶质地。

“护踝和鞋垫,可以提供缓冲。”

她带着玩笑的审视:“早有准备?不会一直等着我受伤吧。”

什么胡思乱想,季林越给她一记脑瓜蹦:“叫的药店闪送。”

硅胶垫贴在鞋帮内侧,用以填充空隙,叶绍瑶摸索着挤了三片,勉强稳定脚踝。

季林越蹲身检查她的装备。

“异物感强吗?”

“受伤的地方的确比较敏感,但脚踝有劲了。”

刚才陆地热身的单脚平衡还有些吃力,现在上冰好像脚下生风,支撑她完成了一组步法滑行。

一个结环步绕到季林越跟前,她发出邀请:“开始训练吧。”

训练馆很空荡,回音在四处碰壁,滞后地落进耳朵。

“嗯。”

窗外有灯火。

鸟巢和训练馆只隔了两条街。

他们甚至可以听见主持人应和随时切换的音乐,在各国运动员入场的时候,念出一段又一段旁白。

最后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国家。

“PeoplesRepublicofChina,中国。”

激昂的《歌唱祖国》管弦乐响起,逐渐升高的音阶把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手里的刀套好像变成一面小旗,跟着强有力的节奏摇动,和举国同庆的08年奥运会一样。

叶绍瑶恍惚听到来自八万人的欢呼。

“参加本届冬奥会的华夏代表团由387人组成,其中运动员176人,是冬奥会参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

“我们不乏有四次参加冬奥会的老将,更有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们,实现了七个大项、十五个分项全项参赛。

“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我们或许羽翼未丰,四年后的首都,华夏代表团将努力创造属于每一位运动员的历史最好成绩。

“希望他们有干净的志气和勇气,不负汗水和韶华。”*

手机振动两声,显示栗桐的未接来电。

叶绍瑶还在狐疑,对方直接从微信call了视频。

“这么着急?”她还没来得及说完。

“嘘,你听。”

现场太嘈杂,有人因为找错座位四处滑跪,有人很快和其他国家运动员友好握手,但听不懂彼此的奇怪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