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芍药月季[花滑](441)

作者: 怀蔺 阅读记录

不管今天还是多久,只是软组织疲劳发生质变的随机时间点。

不过还好不是在比赛期间。

格林教练在旁边发问:“先生,有什么解决办法?一定要谨慎用药。”

“关节轻微劳损,多休息就好,还没到用药的程度,可以去冬奥村的理疗室做两回针灸。”

不过保险起见,队医还是开了两瓶云南白药。

喷雾附着的皮肤冰凉,微弱的痛感没有立刻消失,随之有细密的灼烧感附上来。

“叔,我能正常参赛,对吧?”

这是叶绍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队医神色有些凝重,毕竟伤病无小事。

“比赛倒是能顶一顶,但短期内一定要给脚踝恢复的时间,如果一直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很有可能导致疲劳性骨折。”

不能功亏一篑。

也不能因小失大。

转场回到酒店,她遵从医嘱去了理疗室。

按摩刮痧的项目都有,清苦的中药味弥漫整个房间。

相比年少时激进冒险,此刻的她静心坐在病床上,看艾灸的轻烟在空中飘散,失真。

“团体赛换纵歌和程堰上吧。”她和季林越商量。

明天就是开幕式。

但在开幕式前,花样滑冰团体赛就会首先打响该项目的战役。

她想为自己的恢复争取更多时间。

季林越刚好挂断电话,手机还亮着通话记录:“你怎么知道,刚才程堰找我说的是这个。”

虽然不算致命的大伤病,但现在华夏队需要的是配合和充分交流。

叶绍瑶脚踝轻微劳损的事,队里很快知道了七七八八。

“纵歌在冰场就和我提过,她说万不得已,他们可以替我们扛一扛大梁。”

在基地集训的时候,滑协对团体赛的形势开会分析。

索契冬奥会时,华夏女单处在国际中流,冰舞瘸了一条腿,就靠双人滑和男单拉一把。

但运气和实力没有站在一处。

前有尹谊萱在2A和3F转三滑出,后有陈束晰在3A+3T的连跳中出现罕见摔倒,华夏队以一积分之差无缘团体赛自由滑。

虽然在两天后的个人赛中,陈束晰重振旗鼓,将短节目完美发挥,并在自由滑中乘胜追击,将成绩最终定格在第五名。

这是华夏男单在冬奥会上获得的最好成绩。

陈束晰在采访中直言不算搞得太砸,但对于本可以站上但擦肩而过团体赛领奖台,他始终耿耿于怀。

平昌冬奥会,单人滑新老交替。

秦森河和栗桐接过接力棒,但首次冬奥之旅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加之彼时叶/季的能力还达不到可以成为队内大腿的存在,华夏在容/张两人拖航母的情况下,依然没有进入团体赛自由滑。

四年之后,也就是现在,华夏拥有平均实力最强的队伍。

虽然曾经撑起两届团体赛的容/张不再,但除了俄国这个头号强敌,其他国家的双人滑能力并不算太强,新晋小双完全有保住前五的可能。

秦森河和栗桐在这个周期积攒了不少大赛经验,台风更稳。

尤其是秦森河,在集训队几次考核中都以两套干净的节目完赛。

栗桐则在大伤之后放开了滑,表现力更上一层楼。

叶/季不用多言,每一场比赛的实绩都告诉人们,他们比四年前进步太多,堪比凤凰涅槃。

这是华夏花滑第三次拥有团体赛资格,也是最有能力冲上领奖台的一次。

“今年团体赛有十国参加,决赛取短节目积分的前五名。”季林越说。

昨天抽签仪式上,华夏领队臭手抽到下半场,和M国、加国、意大利、德国同组。

M国、加国都是格林组里的运动员,意大利组合上赛季刚解禁,如今在科瓦尔组也恢复良好。

竞争力都不差。

如果华夏临时将叶/季换成纵/程,比赛结果一定会受到影响。

难搞。

“但他们迟早要和这些高水平选手同台竞技,也迟早要扛起华夏冰舞的大旗。”

当初的他们也是在这样的水平下,在平昌冬奥会赛场崭露。

放手一搏,然后一路高歌。

季林越点头:“那我把情况报给领队。”

“嗯。”

势单力薄也没关系,属于主场的欢呼将是他们最有用的兴奋剂。

第206章 “个人赛,靠你们了。”

2022年2月4日晚八点,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鸟巢举行。

彼时,世界的目光倾注在这座万人体育场,全球各地的冰雪健儿汇聚于此。

“就有那么巧,”容翡向叶绍瑶吐槽,“我们闻到了班车的尾气,但没赶上车。”

冬奥期间采取“气泡式”管理,主办方严格限制了班车趟次。

他们错过时间,只能在场馆寸步难行,一墙之隔,眼巴巴看自由的出租车驶过。

电话里,叶绍瑶的声音轻轻的,安慰说:“别着急,我记得半小时后有一趟。”

“领队正在联系后勤部门,希望我们能赶上运动员入场。”

都怪赛程安排太紧凑,运动员刚下比赛,还要赶场似的跑另一个地方。

很累,但他们想这么做。

在这个即将载入史册的开幕式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扯了会儿闲篇,容翡才觉得对面静得出奇。

“你们也还没到会场?”

“没,在车站犹豫了。”

运动员村是各条冬奥专线的始发站。

没有赛程安排的运动员在下午陆续前往鸟巢,叶绍瑶和季林越则在两个站台徘徊许久,最后错开人群,坐上另一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