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79)
“季林越还在等我,我先回家啦。”
告别聂心,叶绍瑶奔向她的放学搭子。
“你们老师又让买作业本?”季林越问。
叶绍瑶点头回答:“是呀,还没到半期考试,已经有五个数学作业本了。”
最奇妙的是,每个作业本都有自己的用处。
季林越往后仰了仰,提醒她:“你的书包拉链没拉紧。”
“啊,”叶绍瑶扭头一看,“那你帮我合上吧。”
“好。”
拉链拉好,叶绍瑶背上的重量更紧实了,她掂了掂,是以往沉甸甸的感觉。
季林越好奇地询问:“那几根绳子是什么?”
难得有他不知道的东西,像半天也想不出那些细绳的用途。
叶绍瑶忘了这茬,赶紧在话里补救:“这是……”
这是她要送给他的惊喜,当然不能让他提前知道,于是编出了爸爸需要用玻璃丝修水管的话,打着哈哈把他的疑问摁下去。
反正她把自己说服了。
……
真到上手时,叶绍瑶才知道心灵手巧也是一种天赋。
初学者无师自通,但手里的绳子看起来放纵不羁,一定要时胖时瘦才显得特别。
总之,她不会承认自己手法不精。
但端详着手里弯弯扭扭的绳子,她也不太愿意把这丑陋的小东西脱手送人,于是求妈妈给她改了改。
再拿回手中时已经焕然一新。
妈妈把她的手绳拆开重新编了一遍。
那这就不能代表她的心意了。
她挽起袖子,让自己的手链暴露在桌灯下,吊坠是两条木头小鱼,它们在晃动中碰撞拥抱,暖黄色的光束包裹住它们,融化的它们清晰的边角,让整个轮廓都变得柔和。
她摘下其中一条小鱼,郑重地扣在玻璃丝的缝隙中。
现在,它重新变成她的心意了。
第二天没等到校,叶绍瑶直接站在季家的楼下,把他堵在楼梯口。
“生日快乐!”
她双手捧上珍贵的小鱼手链,笑吟吟看着他。
季林越往她的手里看:“这是什么?”
“戴在手上的。”
叶绍瑶转了转手腕,让手链上的小鱼在空气中游动:“我把我的小鱼分给你一条。”
面对她的盛情,季林越不露表情地收下,说了声“谢谢”。
叶绍瑶即时攥住他撤回的袖口:“不行,你得戴上。”
印象里,这是女孩子们喜欢戴在手上的玩意,他的问句小心翼翼,但语气里似乎没有几分乐意。
“一定得戴吗?”
“当然啊,”叶绍瑶叉腰,回答得理所当然,“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你戴上才能显得我们是好朋友。”
“好吧。”他递上一截白皙的手腕,让她方便将手绳扣紧。
虽然叶绍瑶没有在他们的生日吃上奶油蛋糕,但她的心情十分好,一连猛喝了很多水。
每次去水房,她都会绕道路过三班,泰然自若地将目光落在季林越的手腕上。
松紧袖口把手包裹住,有一条小鱼悄悄游出来,在和门外的小鱼二号打招呼。
第35章 “我要和你一起比赛啦!”
教练说,岸北在今年八月特别设置了“明星杯”青少年花样滑冰大赛,只要拿到自由滑二级合格的证书就可以报名少年组。
叶绍瑶盼星星盼月亮,在拿到证书的那一天,马不停蹄递交了岸北市“明星杯”的报名申请。
报名需要有监护人的手写知情书,邵女士为了方便向教练了解情况,抽空和俱乐部约了时间,在沟通中签署了意向书,一式两份。
叶绍瑶晚上还拿着简简单单的一页纸反复捧读,高兴得睡不着。
这是她第一次在签约意向书上写下大名。
教练告诉她,这次的比赛虽然是商业赛,但也是按照市级标准举办,只要她的名次可观,就可以将一纸意向书换成一本签约合同。
“合同是什么?”她问。
穆百川摸着她炸毛的脑袋:“合同是你正式成为星未来俱乐部一员的证明。”
一般俱乐部签运动员都得看成绩,比如季林越,他就参加过好几次市级的比赛,不过现在他经常跟着市队训练,在特殊时候算隶属于市队。
“我还没有参加比赛,也可以成为真正的运动员吗?”
如果按教练的话来说,只有滑出成绩才能正式加入俱乐部,那手里的意向书又是怎么回事?
穆百川似乎早预料到她会这么问。
虽然她一直在冰场买教练课,归根到底算不上俱乐部的学生,但她从小就跟着星未来学滑冰,无论是他这个主教练,还是偶尔串门的冯蒹葭和李葳蕤。
她和这个俱乐部早已经深深连结在一起。
还有一点,当前的俱乐部机制并不健全,想抓住风口赚课程费的小企业大有人在,但大多都因为运营不善铩羽而归,他并不放心这个有灵气的小孩子成为个体户。
但这些都没必要让一个满脑子只想学滑冰的小孩子知道。
穆百川只是面露神秘:“你只需要安心完成这次比赛就好。”
叶绍瑶无聊地应声,大人们总是说一半遮一半,妈妈刚才也是这样讲,让她只需要顾比赛就行。
“诶,季林越!”
那边季林越背着鞋包来训练,她看见了熟人,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穆百川含笑,向身旁的女士揶揄:“他俩关系挺好,在冰场从没分开过,这学期课程没排到一起,我还以为小姑娘会难过呢。”
但事实上,叶绍瑶每次都会等季林越下课,再一起回家。
“何止,”邵女士也为此费脑筋,“平时上学也天天黏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