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月季[花滑](93)
叶绍瑶放学冲得像头牛,季林越根本劝不住,只能默默发表意见:“你还不如拿这些钱买作业本呢。”
以前她买文具喜欢收集一个系列,每个颜色的花花姑娘笔记本都要买,她说这些女孩都有自己的名字。
橡皮擦也要粉色蓝色买个遍,虽然最后的结局都是不翼而飞。
今天就邪门了,她做到了三过小卖铺而不入。
她向他吐吐舌头,故作神秘:“你不懂。”
她才不屑与季林越比财力,他家可是早几年就买小轿车的大户人家。
难怪自己家里没有车,连满街跑的摩托也没有。
也难怪爸爸妈妈很少给她零花钱。
叶绍瑶恍然大悟,自认为一切都想明白了。
回到家,小姑娘首先翻开密码本,郑重地写下日期,开始今天的日记。
“2004年9月24日,原来我们家没有钱,但是爸爸妈妈依然鼓励我学滑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妈妈。今天,家里的洗头膏用完了,我给爸爸妈妈买了洗发水。”
她把洗发水从书包里拿出来,放在卫生间的壁龛里,事了拂衣去,做好事不留名。
叶绍瑶不会知道,邵女士发现来路不明的洗发水时脸上扭曲的表情。
她不知道该怎样解开女儿对家庭经济状况的误会,哭笑不得的时候,叶先生难得提前下班回家。
叶绍瑶听到客厅的动静,立马锁紧密码本,胡乱放在手边的书架上。
挂在椅背的书包发出劣质洗发水的味道,她索性把书包放在窗台上散味,当个彻底隐姓埋名的好心人。
房门被敲响。
“瑶瑶,来看爸爸带回来的好东西。”
处理好一切,刚好她回答一句:“来啦。”
小姑娘洗洗手,很快融入到一家三口的温馨氛围里。
爸爸妈妈的相处太平常,压根看不出贫穷的线索,也难怪自己一直发现不了。
她现在是个大孩子了,需要思考如何安慰爸爸妈妈。
但一段短促的音乐打断了她。
这段旋律很熟悉,和上微机课时的开机声一模一样。
“这是什么?”她用手掌模仿这个东西的开合,能够折叠,还能发出声音,比复读机还厉害。
“是计算机,俗称笔记本电脑。”
叶绍瑶左看右看,这和学校微机课的计算机完全不一样,没有标志性的方屁股,虽然足有两本数学书那么厚,但只需要夹在腋下就能随意带走。
她想学爸爸酷酷地把电脑夹住,但掂一掂份量,还挺重。
“刚才是没电了。”
叶先生连接电源重新开机,笔记本又响起那段熟悉的旋律。
邵女士也来看稀奇:“你什么时候买的电脑?”
“我大学同学在冀河省搞金融,他说现在很多行业都不兴做手工账,首都更是在前几年就全方位落实电算化了,现在改革的风吹到咱们这儿,也开始兴用电脑办公了。”
“你们领导可真阔气,还一人给配一台电脑。”
邵女士多少有些嫉妒,还是学经济更先接触行业新风。
叶先生扬起嘴角:“领导配的电脑可揣不走,这是我自己买的。”
知道这是花大价钱买下的,邵女士十分不能理解,惊讶到有些语无伦次:“笔记本电脑多贵,都能比得上电视机了。电视机还能看电视剧看新闻,电脑能做什么?”
叶先生温柔地揽上妻子的肩,用行动示弱,但嘴上却不含糊:“宛郦,报纸上说二十一世纪可是电子的时代,未来几十年,互联网一定会飞速发展。”
“就算你说得对,妈知道也得唠叨你几个月。”邵女士嗔怪,“我就说该在花钱方面约束着你。”
待机了很久,屏幕终于亮起,背景还是黑漆漆的,中心显出一串英文。
叶绍瑶凑过头来,逐字认读:“T—O—S—H—I—B—A?”
“英语有进步,能认清字母了。”
邵女士叉着手臂在沙发上夸她,但小姑娘怎么都感觉是妈妈把爸爸惹的火撒在自己身上。
她不敢发言了。
叶先生倒像个没事人似的,耐心当起解说员:“这是外国的牌子,中文名叫东芝,咱们家的冰箱也是这家产的。”
屏幕切换到下一个画面,是四个彩色的格子,下面同样是一个单词。
叶绍瑶激动地指着,证明自己英语课上有学到知识:“这个读成window,是窗子的意思!”
虽然学艺不精,平时都难得遇见认识的单词,她满心欢喜地向当英语老师的妈妈邀功,这下可挑不出自己的错了。
邵女士难得点头承认:“是,你聪明。”可这应该是一年级就学到的单词。
“这是Windows98,是这个电脑装载的系统,不过瑶瑶现在能记住‘窗子’已经很棒了。”
“那是当然,”得到了父母的夸奖,叶绍瑶还想展示更多,“其实我很懂电脑,我还知道秋秋号,是可以和朋友聊天的东西,你们知道秋秋号吗?”
邵女士看女儿不怕露怯,也没打算拆台。
叶先生看软件一栏已经自带Q|Q,想打开给她展示,但圆圈转了很久,始终无法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你说的那个软件需要网络才能使用,爸爸改天研究怎么给咱家装上网络。”
叶绍瑶追问:“那装上网络后,我就可以用秋秋号和容翡姐姐聊天了吗?”
叶先生向她保证:“爸爸给你申请一个账号,只要添加了好友,就可以用自己的账号和所有朋友聊天。”
文具盒里还收藏着容翡写了秋秋号的纸条,叶绍瑶很期待可以和她成为好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