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唤春(114)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众人便都笑了起来,又说了一遭话后,顾忌唤春身孕辛苦,不能太过劳累,二人便告辞回去了。

黄昏时,唤春吃完饭,在院子散了会子步后,便回了房中。

晋王还没回来,近来金陵城流言四起,说北方的皇帝已经被匈奴人毒杀,江左一时议论纷纷,传的沸沸扬扬。只是还未有正式的崩讯传来,朝廷也都暂当谣言处理。

可毕竟无风不起浪,北方的形势大约是又紧张了,文武百官一时个个严阵以待,萧湛也是频频外出议事,以应对突来变局。

屋内一灯如豆,唤春就着灯火给孩儿做着鞋帽,等着晋王回来。

直到深夜时,萧湛才终于回来,唤春便又挺着肚子下榻,要去服侍他更衣。

萧湛忙扶着她,让她回去歇好,“你身上不方便就别多忙和了。”

唤春摇头,帮他脱着外袍,笑道:“多走一走生产时会更顺利,太医也嘱咐我有精力的时候,就多走一走呢。”

萧湛拥着她在榻上坐下,又开始问长问短,问她今日身上感觉如何?

唤春笑了笑,他近来每次回来时,都要重复问一遍先前问过的问题,仿若怎么都问不够。她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回说她一切都好,让他不用老是操心着她,她又不是没生过孩子。

萧湛也觉得自己话太多了,又趴在她肚子上听了听道:“我这是第一次当父亲,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难免问的你烦,你要嫌烦,不理我就是了。”

唤春笑道:“我怎么会嫌烦呢?让孩子多听听父母的声音是好事,不拘说些什么都行。”

萧湛也笑了,随即又有些愧疚道:“近来局势紧张,你这即将临盆,我又常不在家,难免对你有所疏忽,你心里要不高兴了,可千万要跟我说。”

唤春摇了摇头,近来皇帝驾崩之讯传的沸沸扬扬,若朝廷收到官方崩讯,江左就要尽快安排新帝登基之事了,这才是重中之重。

她心知前朝要紧,便正色劝他道:“如今是殿下登基前的关键时刻,殿下当以国事为重,专心政务,不必时时挂念着我。殿下处理好前朝政务,我也会照顾好孩子。”

萧湛笑了笑,让她靠在自己怀里,好奇道:“不是说会在这个月生吗?这都月中了,怎么还不见动静呢?”

唤春笑道:“约莫是在月底吧,不然就是九月初的时,早几日晚几日的都正常。”

萧湛点点头,又道:“对了,过两日是中秋,为免你太劳累,我已经免了各处的请安,你好好在家休息就是了。”

唤春正有此意,附和道:“我原也是这样想的,如今时局紧张,也不便再大宴群臣什么的。中秋的时候,就你陪着我,再跟孩子说说话,我们一家子团聚就是了。”

萧湛笑了笑,又拥紧她几分,轻轻吻了吻她的发顶。

此刻月上中天,窗外皎洁的月光,悄然覆在他们身上。

*

千里之遥的北方。

同样一片月光下,一个衣行狼狈,胡子拉碴的落魄男人,怀中揣着一根粗布包裹的不明长棍,混在流民中,一路颠沛流离,躲避着追捕,终于在八月下旬的时候,抵达广陵郡。

及郡下,诣太守,男人亮出粗布包裹下的节杖,自称皇帝使臣,携天子遗诏要面奏晋王。

广陵太守乍见天子节杖,大惊失色,扑通跪倒,因事关重大,不敢怠慢,一面往京口飞鸽传书,一面派人安排船只护送使臣渡江抵达京口。

徐州刺史傅熙收到传书后,心知事关重大,便先行派人前往金陵传信儿,让晋王心中有底,早做准备。

待使臣抵达京口后,傅熙又立刻安排护卫,迅速送其前往金陵。

……

东府这边,因着唤春马上要生了,府中上下各处都已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这日下午,胡嬷嬷便又来查看唤春的胎像,眼见已是八月二十九,还丝毫没有要生的动静,推测可能要到九月初才能生了,嘱咐她好好休息后,便离去了。

胡嬷嬷前脚刚走,萧湛打发了个人回来传话,说今天有很重要的皇帝使臣将要抵达金陵,文武百官都在台城等着北方的消息,他今天晚上可能回不来了,让她早些休息,不必等他。

唤春收到信儿后,面上虽平静,心中却已是波澜狂涌了。

如若近来金陵城的传言属实,那北方的使臣定然是要带来皇帝驾崩之讯,恐怕今夜之后,晋王的身份就彻底天翻地覆了。

唤春一时心跳如鼓,她强压下心中的震动,让府吏给晋王回信儿说不必挂念,一切以国事为重。

又在起坐间坐了一会儿后,便因将要临盆,身体沉重,让婢女们扶自己回卧室休息一会儿。

才刚起身,唤春忽感腹部一疼,随即便觉有汩汩热流涌出,她心有预感,便扶稳了弄珠,从容道:“我大约是要生了,去请接生嬷嬷过来吧。”

弄珠见她裙子已湿了一片,大惊失色,忙道:“我这便把府吏叫回来,去给晋王传信儿。”

唤春制止了她,反倒十分冷静吩咐道:“不用,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让他分心,先扶我回房,等孩子生下来再说也不迟。”

众人心里七上八下,生孩子这般大事,不通知晋王的话,王妃万一有了闪失,她们也不好交代。

可架不住唤春坚持,众人只好先送她回了房,响云在西斋收到消息,也连忙过来陪着姐姐。

回到房里后,唤春就愈发疼的紧了,她在床上歪着,产婆和胡嬷嬷都赶了过来,婢女们预备着热水、绷接、小褥子,进进出出,乱成一团。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捭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