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春(115)
产婆掀开裙子看了看她身下,问道:“王妃觉得如何?”
唤春疼的咬牙,“我这心口连着肚子都往下坠坠的疼。”
产婆点点头,知道她确实是要生了,便让她先坐起来,别躺着。
不多时,唤春的阵痛便频繁了起来,这孩子来的似乎有些急,生宣哥儿的时候,她可是疼了一夜才给生下来,这二胎生起来似乎是比头胎轻松一些,也快了许多。
疼到黄昏的时候,只听房里“哇”的一声,孩子就落地了。
胡嬷嬷第一个过来确认孩子的性别,见到是个带把儿的,顿时喜的合不拢嘴,笑着称贺。
“恭喜王妃,贺喜王妃,是个大胖小子!”
众人闻说,一时阖府欢喜,莫不笑颜。
响云也是欢喜不已,有了儿子,姐姐的地位才算是彻底稳固了。
产婆给孩子捡去脐带,收了胞衣,才把孩子用小襁褓包起来抱去给唤春看看。
唤春心中大定,还未来得及多看孩子一眼,便顶着生产完后的虚弱,勉强撑起身子,喊来彩月嘱咐道:“你现在就去一趟尚书台,伺机将产子的消息告知晋王。”
彩月心中激动,点头如捣蒜。
唤春又紧紧抓着她的手,一字一句正色强调道:“记住,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一定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告诉他是个儿子。”
彩月心知兹事体大,不住地点头,让她安心,转身出屋往尚书台去。
……
尚书台这边,金陵的文武百官已经都得到消息了,全部急急赶至尚书台,准备接听皇帝遗诏,拥立新帝在台城登基。
先前晋王以皇帝落入胡人之手,生死不明之故,始终拒绝称帝,若皇帝已然驾崩,晋王便再没有推辞的借口了。
彩月冒着夜色,一路从东府匆匆赶来,刚来到尚书台外,便被府吏给拦下了。
“里头气氛紧张,众人都在等北边的消息,姑娘的事儿若不要紧,还是等稍后再说吧。”
彩月心里也有几分忐忑,虽是要紧事儿,可里头那件似乎更加要紧,因记着唤春的嘱托,便暂时止步,见机行事。
与此同时,北方皇帝的使臣刘温,也终于抵达金陵城,刚至渡口,侍卫便连夜将其护送至台城。
刘温入台,见到晋王后,便对其下拜叩首,恭敬奉上皇帝遗诏。
萧湛连忙扶着他的手臂,让其起身,刘温却长跪不起,宣读皇帝遗诏——
“大行皇帝遗诏,朕以寡德,忝居尊位,受辱于胡贼之手,常有崩溃之忧,特修此诏,以告天下,一旦朕遇不测,由晋王登临大统,总摄万机,驱除胡虏,收复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
字字血泪,掷地有声。
江左本已万事俱备,此刻千盼万盼的东风终于来了,有了皇帝遗诏,晋王登基,才是真正名正言顺,人心归附,众望所归!
文武百官一时心中大定,当即纷纷跪倒劝进,山呼万岁——
“吾皇陛下万岁。”
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外间等候的彩月得知喜讯后,早已是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她心知时机到了,当即冲入厅中,扑通跪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高声报上另一道喜讯——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王妃已于戌时正刻产下一名男孩儿,母子平安!”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便也全都知道新帝的夫人新添子嗣了。
这是新帝的第一个亲生儿子,偏偏降生在这将要称帝的时刻,仿若这孩子的出生是天命所归,才给晋王带来了好运,再度纷纷山呼贺喜。
王公心中也是不由感慨,薛妃这孩子来的恰是时机,消息报的也恰是时机。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对于晋王都将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萧湛更是喜上眉梢,情难自已,几要热泪盈眶。
才刚收到皇帝劝进的遗诏,便得后继有人喜讯,一日双喜临门,正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何等意气风发,志得意满。
春儿,果然是他命中的福星!
第61章 其乐融融立你做皇后,立我们的儿子做……
萧湛在台城彻夜未眠,与百官商议后续。新帝受命后,将以金陵为新都,台城为新宫。百官最终议定于大行皇帝驾崩百日后,也就是十月初一日举行登基大典。
商议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上午的时候,萧湛才得以抽空回东府看看。
此时,屋中早已收拾妥当,焕然一新了,唤春未免产后模样太过憔悴,在这大喜的日子让人见了扫兴,洗脸梳头后,还特意薄施了粉黛,让自己看起来更有气色一些。
孩子在身边睡得正香,唤春守着孩子,见到萧湛回来,她便立刻露出了笑颜,在榻上微微躬身请安。
“臣妾给陛下请安,敬祝吾皇千秋万年,长乐未央。”
萧湛快步向前拦下她的动作,扶着她坐好,含笑打趣她道:“你好好歇着别动,有心就行了,还跟我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唤春握住了他的手,也笑道:“陛下初即位,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做一做的。”
然后又引他的手摸向孩子道:“陛下快看看我们的孩子吧。”
萧湛的心情是又紧张又亢奋的,这才低眼看了看孩子。
红小被儿里,小婴儿闭眼睡着,像一只安静乖巧的猫儿,模样白白滚滚的。他伸出一只手指想碰碰他,又怕他太娇嫩,自己手指粗糙会把他给碰疼了。
他恍然笑了,声音都在颤抖,“这就是我的孩子吗?”
如今时局混乱动荡,年岁渐长后,他本担忧自己不知何日就死在了这乱世,可能在这世上留不下一丝血脉。不想人到而立后,竟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亲生的儿子,这一切都恍如是在做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