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捭阖录(15)+番外

作者: 蝴蝶也要扑火 阅读记录

比赛当日,句王难得舍得打开二人的世外桃源,将遗光宫作为比赛场地,原因无他,除却前朝的议事殿,没有比遗光宫更宽宏大气的殿宇了。

此事因遗光而起,又同是于人,岂有崔言代表于国孤军奋战的道理。遗光坚持要与崔言同赛,崔言拗不过她,又想起之前二人一起训练的默契,只得应允。

崔言与遗光检查场地,那头吴公主携一百女乐,带着乐器,浩浩荡荡的进殿。两方打个照面,吴公主鼻头哼的一声,大摇大摆的从二女面前经过。

她们选择演奏一曲于国宫乐,崔言吹埙,遗光伴唱,空灵优美,句王连连

称好。

轮到吴公主登场,演奏的也是吴国宫乐,一百女乐入座,如春回大地般,都卯足了劲,陆续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段芳华。崔言遗光见了,就知道这一回,她们必输无疑,光看吴国那边士气,就不是二人可比之。

尤其吴公主,青春年少,声音更胜百灵鸟,遗光歌声美似仙音,心却不在这句宫,少她一份情。一曲罢,纵是句王有意偏袒,也必须承认,公主略胜一筹。

接下来是舞蹈,公主一方乘胜追击,一百女乐楚楚有致,气势恢宏,尽显大国风范。

似乎连今夜的风都倒向吴国,竟然连衣袖飘散的弧度都整齐划一。吴公主在阵中,面带汗珠,不见疲态,恣意潇洒,艳光照人。

崔言余光里,遗光脸色愈发苍白,正要劝她别跟公主较真,遗光身形一晃,句王比崔言先注意到她的异常,抢先跃座而出。

“遗光,你怎么了?遗光!”句王接住遗光,大手一挥。

“停下!都停下!”

吴公主舞步不过错落一瞬,就想起自己为何要比,动作很快恢复如常,其他诸姝见状,也产生了刹那的踟蹰,好像这场集体的彷徨只是舞曲中固有的一步。

遗光倚在句王怀里,崔言匆忙中给她喂了一粒药,给她拍背顺气,不知是否为钟鼓所扰,仍是唇无血色。句王见她们一个个都选择了抗命,一时气急,还是以遗光为重,抱起遗光一头扎进偏殿。

王已离席,吴公主眼中沁出泪光,紧咬下唇,倔强的要将这支舞跳完。崔言犹自凝视掌心,仿佛还残存着遗光的体温,她唐突的想起多年前那场雷雨,她们共处一室,亲密无间,一抬头,脸上好像还留着那天的雨滴,又闻到她的发香,悄无声息的渗入崔言骨髓。

低头,崔言手中空无一物,她也弄不清这种失落感从何而来,脑海中没由的冒出句:恐怕以后无数个雨夜,陪伴在遗光身边呵护她的,都不会是自己了。

崔言这边如何失意不说,吴公主舞罢,愤愤的夺过敲钟侍女手中的木锤,发泄似的把编钟叮叮当当乱砸一通,喘着粗气倒退几步,瘫坐在地。崔言回过神,两人对视一眼,吴公主撑着案台,慢慢站起来,问她:

“还比吗?”

崔言急忙拭去一滴若有若无的泪水,吭声道:

“比”

就在这时,偏殿忽然响起遗光空灵的歌声,伴着句王的调笑。

“思君意,此心可穿银汉”

“恨不能,抛却长生同归…”

是《恒我》后半段,一改开头凄迷,哀婉缠绵,靡靡之音,莫过于此。

传入正殿二人耳中,吴公主一愣,堕下两行清泪,幡然醒悟。

句王根本不在乎谁输谁赢,吴公主的坚持就像一场笑话,他满心满眼都是遗光,早就没了她们母女的位置。她泪中犹是不解,为何英明神武的父王,会堕落成这样。

崔言闭了闭眼,从匣中抽出双剑,走上台中心,朝出神的乐工点头示意。

双剑是她从于国带来,一剑乃开国国君佩剑,作为她外曾祖母,货真价实的于国公主的陪嫁。一剑是崔家传下,长辈曾带它开疆扩土,血洒沙场。

二物的荣光在鞘中生锈,蒙尘。再现世人眼中,却是后人在敌国起舞。于是崔言将所有不甘,遗憾,失意,都倾注在这一舞中。此刻她仿佛与手中的兵器共感,剑身冰冷刺骨,心声滚汤,好像要借这一舞喷涌而出。

直到崔言停下,裙裾定在她半蹲的腿边,众人仍未回过神,她浑身是汗,好像大病了一场,亦不知自己舞的如何。

吴公主抚掌上前,拉起崔言。

“是我输了”

崔言擦擦汗,望过为国不惜违抗王命的众女,对吴公主道:

“不,是我们平手。”

偏殿再度响起遗光的歌声,吴公主泛起一抹不符合年龄的苦笑,这一笑就像王后的翻版。

“我情愿父王看到的是你,起码比有施遗光好,那个女人太可怕了…”

“任何人没有看到你这一舞,都会后悔的。”

比试以于国方惜败,吴公主险胜,落下帷幕。崔言赔礼道歉,吴公主也承认自己有错在先,看似恢复平静,句王为绝后患,命人把遗光一家都接来,加官晋爵,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崔言来看,正好撞见一少年追着一女童,直直撞进崔言怀里。那少年活脱脱就是十四岁的遗光,女孩埋在她怀中,抬首望向崔言,懵懵懂懂,也得了她七分神态。

她笑得勉强,帮女童拍拍膝上的灰尘,放过二人,走进屋内,句王立于遗光身侧,正与其父有说有笑。

“怎么不见外母,将爱妃与弟妹都生得如此美貌,寡人必定重重赏她”

“怕要扫大王之兴了,小人实在不敢欺瞒大王,贱内她…早已离世”

“嗨呀,无意提起你们伤心事,是寡人之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