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迫嫁后,病秧子王爷气活了(53)+番外
即便朝局有所动荡,春节对于百姓而言,亦是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春节至,人团圆。
走到定北王府时,周围有摆摊的商贩,见了虞烛明,也算是混了脸熟,都会与她点头示意。
厨房有江云浦吩咐购置的蔬果肉类,他还在早朝,没有回府。虞烛明挑了些看上去不那么容易被下毒的瘦肉和面粉,预备做些面食。
江云浦回到时,与平时时间差不多,昨日的不同仿佛只是一场梦。但是有些事确实变了,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魏帝今天没上朝。”江云浦边帮着虞烛明下面条,边说着今日发生的事。“江皇后垂帘听政,余光,大将军,和首辅行监国之责。”
虞烛明将锅盖盖上,这蒸汽竟叫她出了些汗。
“江皇后是你的……堂姐?”
江云浦点了点头,“她是大将军的女儿,因此她与你示好,你要小心为上。”他顿了顿,“我弟也是,他是偏帮大将军的。”
亲人之间并不相互信任,这样沉重的话题令两人就此沉默了下来,注视着袅袅炊烟。虞烛明不禁想,那江云浦凭什么相信她呢?又告诉她这么多情报。
似是意识到虞烛明的心思,江云浦道:“霁光,无论如何,我都会信你。”他顿了顿,又说道:“也许说出来你不相信,其实自年少惊鸿一瞥,我已心悦于你。”
一句话有如雪中震响,虞烛明心中忽地泛起阵阵涟漪。“殿下此话是……”
江云浦以食指制住她的话,唇触及他有薄茧的手指,虞烛明一时忘了反应,呆呆地立在原地。
“霁光有没有发现,你总是无意识地喊我‘殿下’。”江云浦说着,望着沸腾的锅,又有些失笑,“好像要糊了。”
虞烛明这才手忙脚乱地蹲下,减掉些柴火,又打开了风门。江云浦则是揭开了锅盖,用锅铲搅拌了下,其实没有糊。
“霁光可以喊我为夫君,喊我的表字,但我唯独不希望是喊我‘殿下’。”虞烛明站起来时,江云浦与她四目相对,他目光灼灼,字字句句无比诚切。
“这样我会觉得你不愿意亲近我。”江云浦这样补充道。
他走近一步,虞烛明下意识退到墙边,但此举令两人的距离更近了,两人之间仅有一个拳头的距离,虽然也有过更亲密的接触,虞烛明却觉得这时的氛围是有些旖旎的。
“我……我没有不愿意亲近殿……你的意思。”虞烛明呼吸一窒,江云浦今日怎么……
江云浦心知不能操之过急,却又忍不住将两人的关系再推近些。“好。”而后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而后就不再说话了。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许久,虞烛明处在茫然的状态,这副模样让江云浦见了,只觉得可爱至极。
第48章 瑞霭迎霁
江林志来时,见到的就是此番情景。
雪又下了起来,厨房门口有一支红梅独绽,屋檐下有佳人一双,更远处竟有鸳鸯同飞,那是新宜苑的湖泊。可是眼下还在下雪呢……
他打趣道:“你们感情倒是好。”望向虞烛明的眼神却带了一丝探究,心中还有些失望,她那个侍女居然没来。
江云浦松开了虞烛明的手,问:“你怎么来了?”
“大将军说,你最近有些不在状态,让我来看看你。”这样试探的话,令江云浦与虞烛明都警惕起来,虞烛明骤然发现,原来她心里一直把江云浦视作自己人的。
转念一想,之前说过与他合作,归类为自己人其实无关其他。
“来都来了,不如吃顿早膳?”虞烛明笑着转移话题,江林志倒还愿维持之前那副翩翩公子的形象,笑着应下了虞烛明的邀请。
锅里的面条已经凉了,不过吃起来还算是温度适中。
几人遵从食不言的习惯,桌上并没有说话。
到虞烛明用膳后觉得热,到屏风后脱去狐裘时,她才听见江林志低声地问:“哥哥这是对虞小姐动心了?”
想来他这话其实是不想给虞烛明听见的,只是他没想到虞烛明耳尖。
她动作没停,只听见江云浦配合着他低声回答说:“并没有,不过是虚与委蛇,想来以后能有利用的机会,因此假装亲近而已。”
虞烛明倒是希望他真的如此,只是他刚刚说的话还历历在目。
江林志笑了声,“希望如此吧。大将军今日让我来,就是为了问这件事的。”
而后他用正常的音量说:“希望哥哥与虞小姐情比金坚,长长久久。”
虞烛明:……
演戏也不需要这么假吧?
她将狐裘搁置在衣架上,又对镜整理了一下仪容,才走回桌边。
江林志便要辞行,“我突然想起些事没做,今日谢过嫂嫂的早膳,味道实在不错。”
虞烛明颔首,“多谢小叔子夸赞。”
他走后,两人又是沉默。
倒不是江云浦不愿意说话,只是怕虞烛明觉得尴尬。唤来下人撤走餐具,江云浦牵着她的手到了书房。
“今年王府的楹联还未准备,之前觉得霁光的字好看,不如今年就由霁光来书春吧。”
咦?虞烛明一下子记不起来江云浦何时看过她的字,不过她对于赞美之词向来是照单全收的,于是说道:“好呀,霭云想写点什么?”
江云浦似是思索了一番,实则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悠悠乾坤共老。”
虞烛明恰好也见过这对对子,于是答道:“迢迢日月争光?”
“不愧是霁光。”江云浦嘴角含笑,见她已动笔写下,他也提笔写下横批:瑞霭迎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