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迫嫁后,病秧子王爷气活了(54)+番外

作者: 松槚 阅读记录

见两人的表字被江云浦以这样的方式组合起来,虞烛明就算再不信他方才所说的什么年少动心,心中也是有些动容的。

“想不到霭云会用这副对联,我以为你会想些寻常人家会用的。”虞烛明如此说道,是因为她对王府的观察,去年贴着的是普普通通的“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永开花”。

江云浦莞尔,“因为今年有霁光在。”

少女的脸一下子又涨红了。

今年下雪的日子很多,总听百姓们念叨着瑞雪兆丰年,虞烛明也逐渐开始期待开年。

只是提及魏帝被刺一事时,两人还是在对策上起了矛盾。

江云浦与虞烛明坦白了他查到的线索:刺客其实早前就在宫中当值,不过与她共事的宫女都对她没什么印象。

刺客是个女人。

虞烛明也同他说了她怀疑刺客是姜作人派来的,周氏也参与其中。

“我想速战速决,因此我们的对策是:以我为饵,诱敌深入。”

这是她早上与虞淮商量后得到的方案,是要她进入姜作人的大本营。却被江云浦否定了。

“不可,这样过于冒险,姜作人阴险,若真要动手,不会顾念你是什么身份。”江云浦神色凝重,眸子更是一刻不肯离开虞烛明,生怕她下一秒就要消失似的。

虞烛明搁下笔墨,“霭云,有失才有得,你

说了会相信我。”

她同样坚定。

两人目光相接,其中有各种情绪,无法言明。

江云浦最终还是作出了让步,他其实没法拒绝虞烛明的任何一次请求。

“我会让我的暗卫接应你。”他轻声叹了口气,也不知这个年还能不能跟虞烛明一块儿过。

至傍晚时,两人到门外换了新符,晚饭是江云浦做的,虞烛明在他书房查看她不在京城时,姜作人的行迹。

翻着翻着,却见到了夹在其中的一张字条。

“今夜子时,刺杀虞内阁。”

纸张残缺且泛黄,“虞内阁”三个字却刺痛了虞烛明的双眼。

父亲死前,位同如今的余光。只是当时他的权力要更大,影响力更广,因此被人敬称:虞内阁。

这张字条……是何人所传?是给江云浦的吗?残缺不全的部分又写了什么?

江云浦就是在这时进来的,饭做好了。虞烛明没有动,看着他走过来,江云浦也看见了那张字条。

虞烛明的神色显然说明她已经看过字条了,江云浦便解释道:“你父亲被刺杀时,有人给我传信,让我去救。只是当时收到飞鸽传书的人是大将军,他将纸条丢进火炉,我抢救不及时,只留下了这一半的字条。”

这个解释并没有逻辑上的漏洞,以江云浦当时与大将军的关系,江良光那会儿在江云浦的书房并不奇怪。

虞烛明敛了敛眸,“我自然是相信霭云的。”她脸上挂着一抹明媚的笑,江云浦觉得其实她心中并没有相信这个解释。

然而过度解释会显得欲盖弥彰,江云浦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毕竟他十分清楚虞成济的死对她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我们去吃饭吧。”江云浦转移了话题。

虞烛明也没在这件事上纠缠,主动牵上了江云浦的手,令江云浦微微侧目。

虽然讶异于她的主动,但江云浦心中仍是非常愉悦。

第49章 除夕

晚饭之后虞烛明照例是到了白府,与大家敲定了诈姜作人的计划,便回到臻栖堂,这儿也需要新桃换旧符。

虞淮往前几年为了塑造自己不上进的形象,楹联是根本没管的,此时贴着的还是六年前,她离开京城前换上的。

那时兄妹二人被虞成怀为难得难以名状,在首辅府有上顿没下顿,她年岁又小,又因母亲不告而别而对白家抵触,不知道怎么才能让自己有对抗虞成怀的能力,只能祈祷岁岁平安。

一晃六年过去,仅四个月,她就让臻栖堂不再被旁人看不起。

说到底,还是她作为一个虞家女,对虞成怀而言有了真正的价值。

眼下虞成怀见过了她与江云浦的多次互动,以他多疑的性格,必定会疑心他俩之间的关系。

思及此,写了对联,虞烛明招呼相元和虞淮来贴了,她自己则是去了一趟虞成怀的书房。

现下没有下雪,不过积雪已经堆起厚厚一层,走上去软绵绵的。

“你是说,定北王让你以身为饵?”虞成怀听完虞烛明说的计划,其实心中疑虑的情绪更多。

江云浦确实不算好人,却也鲜少以老弱妇孺为饵,虞烛明对他而言,占了其中三个,又是他的未婚妻,这次却选她来诱导姜作人露出马脚,其实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其实我已经拒绝过,只是殿下心意已决,我无法,只能来求助二叔。”虞烛明眸子低垂,虞成怀看不出她眼底的情绪。

可他的疑心依然很重,虞成怀问:“如此,你有什么想法?”

虞烛明道:“眼下快些找出凶手,其实对我们虞家是最有利的。”她又话锋一转,为江云浦辩护:“殿下此举,说不定也是偏帮了我,只是这到底是我们家的事,所以才让我去。”

虞烛明如此含糊的态度,饶是虞成怀也看不出他俩之间的关系到了何种程度。

他思量片刻,说:“既然如此,你就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吧。行动之前跟我说一声,我会配合你,里应外合。”

目的已经达成,虞烛明便又客套了几句,离开了书房。她并没有告诉虞成怀周氏也参与了此事,周氏也许还能作为鱼饵钓出更大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