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卜算子·曼珠沙华(4)

作者: 红泥小火炉 阅读记录

「来人!给朕把这贱妇,做成人彘。让她好好看着,到底是朕先死,还是她郑家满门先死。」

郑皇后眼里闪过一丝惧色,但很快就被殿外传来的急报所鼓舞:

「八百里加急。河西军叛了,郑氏反了!」

郑皇后双手被缚,钗发凌乱,大声笑得快意:「天有异相,妖星再现,大梁气运已绝。

「萧烈,你的死期到了!」

父皇不发一言,冷冷盯着郑皇后被拉了下去,才转头看我:「阿吕,再替朕的三公主算一算命格。」

素衣男子长身而起,淡淡地应了一声「是」。

他缓步向我走来,如玉的脸上,一双眼如漆如曜,仿佛要穿透我的皮相,看见我的灵魂。

我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强自镇定着开口:

「大人如何称呼?」

「下官钦天监主簿,吕道微。」

这个新出现在父皇身边的术师,跟五年前江南的那个术师一样,都姓吕,吕祖的吕。

可我心跳愈是急,笑得便愈是甜。

「吕大人是相面,还是相手?」

第8章

吕道微盯着我的眉心,面色沉静无波。

今晚是宫宴,我盛装出席,自然也是贴了花钿的。

就在我以为他不会回答时,他终于开口:

「有劳公主,伸出右手。」

我松了一口气,从容不迫地,挽袖伸手。

为了改变掌心的纹理,母妃常年给我用药汤洗手,直到净安师太说,连她都已看不分明。

吕道微抽出一条素白帕子,托住了我的手腕。他眼神落到我的掌心,像是被刺了一下,微微蹙眉。

坐我右侧的柳容与突然起身,冲父皇拱手道:「陛下,是否先请使臣离席?」

父皇面皮紧绷:「让阿吕先看。」

吕道微对旁边的动静恍若未闻,自顾自托着我的手,认认真真看完:

「三公主吉人天相,福泽可佑江山。」

语毕,殿外刚好吹进一阵长风,荡起他的素衣,袂袖飘飘,恍若神仙。

父皇松开了紧捏的酒盅:「那河西郑氏呢?」

吕道微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今天天气不错:「叛军不过癣疥之疾,不足为患。」

父皇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这才想起北燕来使:

「燕地毗邻朕的河西,素日商贸往来颇多。不知贵国在其中,又打算演个什么角色?」

北燕使臣恭敬下跪:

「小臣此番前来,乃是我王欲替太子求娶大梁公主,永结同盟。绝不会给叛军提供一米一黍。」

父皇纵声大笑,自觉天威赫赫,颜面有光。又一叠声地命人再上酒菜歌舞,要与北燕使臣一醉方休。

只有柳容与要去处理河西叛乱,提前告退离席。

很快,殿上丝竹又起,觥筹交错。仿佛刚才的刀光剑影,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像是忘了,片刻之前还是一国之母的郑皇后,此时已成瓮中囚。

喝到尽兴处,北燕使臣借了酒意,再次求亲:

「臣观三公主与我家太子年岁相仿,正是一对佳偶。不知陛下可愿割爱?」

大皇兄也望着我笑:「三妹妹敏慧通达,端方有仪,合该是戴凤冠的人。」

满殿宾客哄然,两国官员皆与身侧人碰杯饮酒,气氛热烈,仿佛好事已在眼前。

唯有吕道微自顾自地,只给自己斟酒。

父皇眼底的戾气一闪而过,冲使臣打了个哈哈:「你说安平啊,她尚未及笄。婚嫁之事,尚早。」

我低头饮了一口酒。

郑家一倒,大皇兄就有些忘形了。

他竟然没有注意到,吕道微说我「福泽可佑江山」时,父皇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

只是我也有些奇怪,吕道微为何会下那样的批语。

东海吕氏,不是「绝无虚言」的吗?

第9章

母妃说,师太替我批命后大惊失色,称我「极贵而不利夫,若不夭折,必弑君而成天下之主」。

幸好母妃与师太交情甚笃。

她求师太替我粉饰,将我的八字从晚子时改到了早子时,又重金买通接生的稳婆。

还让师太收我做了记名弟子,希望佛门福德,能够保佑我健康长大,不致夭折。

可我六岁那年出痘,极其凶险。

父皇惜命,不顾我身体虚弱,要把我扔到郊外皇庄,令我自生自灭。

母妃以死相逼,才争到送我去玉华寺养病的机会。

玉华寺的住持便是净安师太。

她和母妃一起衣不解带,没日没夜地照顾我,终于将我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条命来。

病愈回宫那日,师太犹豫再三,到底还是提醒母妃,说我九岁那年,还有一个大坎。

过不去,就会死。

母妃听了没有哭,她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师太的眼:

「净安,你有办法的。对不对?」

师太垂目敛眉,念了一声佛号。

再抬眼时,满目悲悯。

「相传吕祖在东海有一脉传人,铁口断命,绝无虚言。你若能往江南去,兴许能遇到他们。

「要是他们肯出手消灾,令仪或可长命无忧。」

三年后,父皇微服下江南。母妃欣喜若狂,费尽心思讨好父皇,终于哄到了带我一起随行的机会。

挑选随行宫人时,母妃也颇费了一番思量。她自南疆带进宫两个心腹侍女。

挽秋擅毒会医,望春善卜。

师太说我的大劫不是病。母妃就带了望春随行。

望春执三枚铜钱在手,一路六爻起卦,寻找吕祖传人的行踪方向。

术师不请自来那日,望春掷出了「水火既济」。

上一篇: 反派前夫的白月光 下一篇: 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