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花时节(51)

作者: 慢熳 阅读记录

过完冬至不久便是新年。

也许是那天被闻人瑾宸外露的心思吓到了,江闻昔有些逃避意味的好几天没有见过闻人瑾宸了。

“阿昔!”

许久未见的烛芮来寻江闻昔了。

江闻昔有些惊喜,自从来京都后,烛芮便被派出去执行任务了,哪怕是偶然回来两人也没能抽出时间见上一见。

江闻昔拉着烛芮仔细打量,看看烛芮有没有受伤,烛芮也很好脾气的等江闻昔察看完。

一圈下来,见人没事,江闻昔就开始嘴欠:“哎哟,今儿什么日子啊?烛芮姐姐居然能来寻我?”

烛芮抬手轻点江闻昔额头:“怎么,我不能来?那我可走了!”

烛芮作势就要往外走,江闻昔连忙把人拉住,晃着烛芮的手求饶:“好姐姐我错了,我不该嘴欠,原谅我一回吧!”

烛芮斜了一眼跟自己撒娇的人,轻哼:“那便原谅你一回吧。”

江闻昔顿时笑嘻嘻拉着人往自己屋里走,边走边叽叽喳喳:“姐姐最近爱吃什么?听说鸿熙楼出了新品,姐姐要不要尝一尝?”

烛芮听着江闻昔雀跃的声音,看向走在自己身侧的脸,目光温柔:“都好,你想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既然这样,江闻昔可就不客气了,忙嘴里忙盘算着:“那就吃暖锅②,正好此时霜雪重,吃个暖锅暖暖身子,而且听说鸿熙楼暖锅可是一绝!姐姐正好尝尝!”

因为烛芮的到来,江闻昔开心极了,嘴巴就没停过,一个劲儿地说着。

“阿昔。”烛芮忽地叫起了江闻昔。

江闻昔说个不停的嘴巴终于停了下来,看向喊她的烛芮。

烛芮对上江闻昔的双眼,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十分坦然:“主子叫我给你送封信。”

江闻昔没有接过去,只是问道:“那姐姐今日是顺道来看看我的吗?”

烛芮拿着信摇摇头,坚定道:“顺道送信。”

江闻昔扬眉,伸手将烛芮手里的信夹在两指间:“信我收到了,现在可以去吃暖锅了吗?”

烛芮揉揉江闻昔脑袋,点点头:“走吧!”

深夜,昏暗的屋子里,烛火跳动,滚烫的红泪沿着蜡烛蜿蜒而下,直至冷却。

桌上的信在跳动的烛火中忽明忽暗,最终天光发亮。

作者有话要说:

①出自《太上老君说清静经》,资料来源于百度。

②唐朝的火锅叫暖锅。

第24章 我想上你家族谱

那信江闻昔终究还是看了。

细长略带粗糙的手指轻轻按压在昨晚不慎让烛泪落在了信封而晕开成了花瓣的痕迹上,温热的指尖好似还能感受到昨夜烛火的滚烫。

江闻昔想了许久,决定还是去赴约了。

“好热闹啊!”

江闻昔和闻人瑾宸站在街口张望。

不远处是缠着父母撒娇撒泼要糖葫芦的孩童;是一起看花灯猜灯谜的佳偶;是连对视也羞涩的有情人……

“晚一点还会有焰……火……”

没等闻人瑾宸说完,江闻昔已经一头扎进这人间烟火里去,自己去了还不算,还顺手拽上闻人瑾宸。

“阿瑾,快来,好多好玩的!”

江闻昔脸上全是热烈与快乐,惹得许久没见到人已经挂脸好几天的闻人瑾宸一向虚假的神色里也添了几分真实的柔和。

闻人瑾宸握紧牵着他的手,笑道:“来了!”

今日过节,家家户户都出来凑热闹了。

在一小片空旷地界上,一群小孩在打太平鼓,玩得非常起劲儿。

江闻昔感到新奇,以前在山上过年节时,师父总说她年纪小,不让她随便下山,就算下山了也不过是配师姐买个药材匆匆便回,少数几次见过山下镇上过节的气氛,还是师兄带去的,但总玩得不尽兴。

见到有人在打鼓,江闻昔带着闻人瑾宸就上前,想商量着能不能让他们也试一试。

这群孩童见到有新大人加入不知都多开心,因为这些大人们总是自持身份,不愿与他们这个孩子为伍。

所以江闻昔和闻人瑾宸的加入对他们来说就像油锅里加进了一滴水,瞬间就沸腾了。

兴奋的孩子们围着这两人又蹦又跳,笑得十分开心。

同样开心的江闻昔也拿起太平鼓,加入到击鼓的行列里。

最后反而是什么都没有拿的闻人瑾宸被江闻昔带着一群小孩围在圈里,绕着他拍鼓唱跳,脸上的开心好似要溢出来。

闻人瑾宸一开始并不太适应突如其来的热闹,直到后面江闻昔也加入其中,绕着他转圈拍鼓的江闻昔十分兴奋,视线从未离开过她的闻人瑾宸也感受到她的快乐,脸上的笑容也跟着她一起多了起来。

视线不离任由她带着孩子们一圈一圈地把他圈起来。

连续的蹦蹦跳跳还是废了些力气,况且他们还要到其他地方起逛逛呢!拍鼓拍得有些累了的江闻昔将鼓还回去,然后在孩童们的惊呼中一把把圆圈里的闻人瑾宸拉了出来。

玩疯了的孩子们想追出去,却被身边一直守着的父母拦住了。

江闻昔拉着闻人瑾宸,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最后两人停在一个花灯摊位钱相视一笑。

“姑娘买花灯吗?我家的花灯可是这条街上最精致的!”

卖花灯的老板积极推销他家的花灯。

这时,一队表演驱傩戏①的队伍,最前排是一对男女领头,身后是成群结队戴上鬼面具孩童,这些孩童都是护僮辰子,后面还跟着敲锣打鼓吹拉弹唱,他们边游行边唱驱鬼的念词,看起来既然热闹又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