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方才,苏长空如今在殿中说话已经掷地有声。
苏长空说完,殿中的暗卫和禁军都迟疑了,不知道是不是应当继续,遂都停下来,相互看了看,然后看向苏将军,既而,是暗卫和禁军头领这处。
中宫也平静沉稳,“此事确有蹊跷,务必要彻查。羌亚趁天家病重,行如此事,已是大忌。待此事彻底查清,定会向羌亚要一个交待。”
中宫所言大气得体,虽然今日之事确实令人骇然,但大多朝臣心中这一出是过去了。
“责令暗卫彻查此事,今日起行宫戒严,相干人等全部审查。”中宫吩咐完。
暗卫头领朝殿上拱手。
为了避免辨识度,暗卫中除了贺家,是几乎都不会露面,也不会以真声示人的。
“清理此处,今日都乏了,诸位大人先行退下。苏将军,先随本宫去见天家,此事容后再议。”中宫说完,撑手起身。
涟玉也跟着起身,大抵因为心中忐忑,也上前搀扶中宫,是搀扶,也是让自己看起来不似那般骇然。
殿中皆朝殿上拱手,是恭送之意。
邵冕棠诧异看向眼前。
然后,又看向北敬王和苏长空,心中忍不住惊讶,难怪舅舅说中宫深谙朝中之事,即便有他在,但若少一个强势的三朝元老,都压不住中宫和朝中众臣。
邵冕棠忽然明白了舅舅这句话的意思。
苏将军已经做到了这种程度,但还是能被中宫化解。
若无周全准备,即便他们今日就在这处揭穿,恐怕也是昙花一现。
中宫能在朝中布局这么久,又岂是轻易能露出破绽的?
邵冕棠背后不免冷汗。
眼看着涟玉扶着中宫即将转身,苏长空也拢紧眉头,眼下陆衍与贺常玉还不在,他再进一步,极可能是万丈深渊。
是应当等,还是相信陆衍一定会来……
苏长空久在沙场,思量过最多就是仗如何打,伤亡如何做到更小,更重要的是,错失这个机会,是否就会让蛛丝马迹趁机逃走,给了中宫掩饰和善后的机会,那便前功尽弃,功亏于溃。
苏长空握紧佩刀,思量之后,再次沉声开口,“娘娘留步,殿中还有羌亚人。”
啊!
这!!
殿中再次“哗然”!
第304章 老臣斗胆
中宫脚下微滞, 涟玉也跟着停下脚步。
涟玉看向母后,心中却如同缀了一块沉石般,说不出的混乱。
她好像从来没有像眼下这样的一刻,虽然母后从来没有同她说起过, 虽然她从不知晓母后背后的意图, 但在刚才殿中, 苏长空看向那几个羌亚人, 那几个羌亚人是母后在行宫跟随最多的侍卫, 但在苏长空质疑这几人身份,母后却没有维护的时候……
涟玉心中生不出不好预感。
而眼下,这种不好的预感忽然到了鼎峰。
中宫脚下驻足,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缓缓转身看向苏长空。
既没有像殿中的群臣一般惊讶得合不拢嘴,也没有毫无波澜,而是嘴边淡淡一笑, 温和端庄道,“本宫自然相信, 这大殿中, 行宫中, 还有羌亚人,而且一定有。这些人能不动声色混入禁军当中,混入赵启年军中,背后一定有所凭借。又更好是陛下病倒, 东宫罹难, 二皇子下落不明之时, 本宫比苏将军更想顺腾摸瓜,将此事查清楚, 水落石出。但苏将军,你能看到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想要今时今日,就在眼下,大殿上,一口气将所有事情都彻查清楚,是明知不可为,而强人之所难。苏将军若是真的关心陛下安危,应先随本宫去寝殿探望陛下,旁的事情,再行商议。”
中宫说完,稍微停顿,然后继续会意笑道,“苏将军早前带兵北上,又私下潜入行宫之事,事出有因,皆是出于忠君爱国所为,乃国之栋梁。凡事有度,亦知进退,此事自然过去,不会再深究,苏将军可以放心。更无需顾左右而言他,此事殿中皆知,暗卫和禁军定会给朝中和军中一个交待。”
整句话中,最重的便是这句“凡事有度,亦知进退”。
言外之意,不要特意深究一件事,来洗脱自己身上可能担的责任。
当即,朝中便有和事佬上前,“娘娘所言极是,苏将军,此事并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当务之急,是责令禁军与暗卫彻查此事。”
很快,也有其他朝臣附和,“是啊,苏将军。苏将军今日已经让朝中知晓事情原委始末,这些时日的担子可以暂时先放下了。”
殿中纷纷附和。
早前苏长空带兵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即将兵临安城的恐惧一旦扫清,仿佛每个人心中都松了口气。
眼下,巴不得此事早些结束,莫要再生出细枝末节来。
方才的一幕已经够触目惊心,如今羌亚人的尸首还在此处,真要彻查起来,可不真像中宫口中所说,岂非一两日,一两人之力?
苏长空这是一朝得意,得寸进尺。
殿中已然乌烟瘴气,还愿意继续留在此处?
再者,中宫已经给了台阶了。
再下去,便是无理取闹。
真要追究,没有诏令北上,原本也是要治罪的。
“是啊,苏将军……”
“苏将军自然不是这好大喜功之人。”
顿时,殿中都是劝说之人……
邵冕棠看得触目惊心。
中宫目光也从邵冕棠身上扫过,邵冕棠避开,中宫好似猜到了些什么,但没有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