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同沈夫人说起的时候,沈夫人以为听错。
一个忽然爱读书的明月已经让沈夫人意外加惊喜了,忽然再来一个让先生惊为天人的小白,一口一个自成一派,沈夫人都以为听错。
念书和写字还不同。
写字,太讲究意境,也要能静得下心来。
但确实,沈夫人发现小白能写字得时候能惊得下心来坐上一个时辰。
也是,沈夫人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多小白小时候的场景,小时候,小白的藏猫猫可以藏上整整两日,不吱声,不露脸,吓得一家人惊慌失措,他是能静得下心;
后来在陆衍的书册上写写画画,能把一本书上所有的“不”字都耐性的圈出来,叉掉,然后再画上一整本的包子,馒头还有其他的点心,他要是静不下心来,沈夫人都不信……
只是,沈夫人也没想到,还能有这么一出。
但就在沈夫人同先生都开始寄予厚望的时候,小小少年又不玩活儿了,不想写字了,虽然还是被沈夫人逼着坚持,但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看着苏哲和团团玩,心都快跟着飞出去了。
只是沈夫人和先生要放弃的时候,他又忽然开始认认真真写字了……
整个小白的成长,沈夫人和先生都在和他斗智斗勇。
但对小白来说,写字很有趣,但还有更有趣的事—— 建筑。
他喜欢画直线,画曲线,画横线,因为横横竖竖,交错纵横是很有规则的美感;那时喜欢写字,是因为正正方方的字体,如何搭建结构,让字的结构最美,都是一样的。
但现在,这些美感体现在周围的建筑里。
横梁,柱子,屋檐,大门,屏风,苑落,这些都是秩序中透着个性得美,当这些美落在纸上,也就是图纸上,就是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线段,图案,和笔记勾勒出来的鬼斧神工。
“我去!!”
看到小白屋中一幅接着一幅的手稿,苏哲惊呆了。
苏哲恍然想起小时候,就是宝园快要回来那个时候,小白说要搭积木,搭一座新的幼儿园送给宝园当礼物。
当时他搭了整整一个月,最后“封顶”的时候,怕自己弄坏了,所以找了哥(苏文)帮忙,最后他们三个别提有多紧张得封顶,好容易封顶成功,被哥一个喷嚏全毁了。
苏哲都记得!
所以,仔细想想,从那个时候起,小白就很喜欢搭建各种积木,还喜欢做手工。
再看看手中的这些图纸,苏哲惊呆了。
“诶,看到了吗?这里。”小白指了指,苏哲再次认真看去,这次竟然真的看出了新的名堂出来。
“王府幼儿园!!!”苏哲惊讶。
小白得意道,“从我们小时候起,幼儿园就一直在,它已经很久了,我同宝园说,幼儿园应当翻新了,要不趁着暑假把幼儿园翻新了,等暑假一过,小孩子就能看到一所全新的幼儿园了!宝园同意了!”
苏哲瞪大眼睛。
小白呲牙笑道,“看,设计图纸我都做好了,每一处都标注出来给宝园看,你看看,综合户外活动区扩建,小孩子多了,滑滑梯和跷跷板怎么够?起码要多四倍!”
“哇哦~”苏哲已经跟着兴奋起来。
“还有蹴鞠场这里……教室这里……对了,绘本区已经放不下了,要扩建一个阅览室,专门放绘本那种。”
“那太好了!”
“还有还有!午休区,以前就在教室之类,我想多拆分一个地方出来……”
两个脑袋凑在一处,叽叽喳喳,要多开心有多开心!
*
某年某月某日,司宝楼的拍卖上,都是翘首盼着苏白字画拍卖的人。
书画不分家,但苏白的字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虽然年轻,但是被很多书法大家推崇,价值千金。
而且苏白的字太少了。
在所有有天赋,有潜力的书法大家里,苏白的墨宝可谓千金难求。
有时候看是混乱中生出的有序,有时候看,又是有序中生出的混乱,每一幅都不同,但都带有很明显的个人烙印。
“也不知道苏白最近去了何处,在做什么,真是很久没有看到新的墨宝流出来了。”文人雅士感叹。
另一人道,“但能一窥真迹,也不枉此行啊。”
“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这手实在难得!”
“年纪轻轻,未来不可限量啊……”
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离场还在感叹。
才军演结束跑来司宝楼看热闹的贺团团和苏哲也环臂感叹,先是贺团团,“嘶,小白这家伙的字真的这么受这些文人追捧?”
苏哲摇头,“你不懂,我二婶已经把整个将军府都挂满了小白的字,说要给弟弟妹妹们从小熏陶,他们要看真迹不应当来司宝楼,应当去我家中,全是定制。”
贺团团笑开。
想起小白,贺团团又问起,“上次他写信,说去哪里了?”
苏哲头大,“南顺吧,说要去画南顺的园林,说画建筑比写字有意思多了,写字是附带的,画园林和建筑才是他喜欢的。”
贺团团笑不可抑。
*
等回府中,苏哲见二婶心情大好,就差哼着小曲儿了。
苏哲寻了余妈来问。
余妈也一脸欢喜,“四公子(小白)给夫人来信了,说这趟去南顺收获颇丰,等他这趟从南顺回来,就把将军府拆了,重新修一遍,夫人可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