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樊青(79)CP

作者: 子鹿 阅读记录

栾也看向他,笑了笑。

门口的人一愣,跟着乐了:“我说呢,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家里老人口音有点重。他在家吗?”

栾也坐在椅子上暂时没说话,樊青接着问:“你找他有事吗?”

对方似乎不知道从何讲起,只能先自我介绍。

“我叫李弘阔,之前他帮村里面老人拍照,其中有一个老人家是我外公。”

樊青余光看到栾也喝了口水,听对方说话。

“这次我回来看到那张照片,问了我外公,他跟我说了拍照的事。我一看那个照片就知道他应该是专业的,想请他……帮我的工作室拍几张宣传照。”

他顿了顿:“有偿也行。”

樊青皱了皱眉:“他不接这个,上次拍照也不是为了钱。”

“我知道我知道,没有其他意思,就是不好意思让他白拍。”对方连忙解释。“而且就算为了钱,高一点的我也出不起。”

李弘阔挠挠头:“我工作室都快倒闭了。”

栾也终于开口:“你工作室是干什么的?”

“造纸。”

李弘阔立马来了精神:“就是当地的传下来的民族手工造纸,一千多年了,最早能追溯到唐朝,我们这儿的非遗文化,独一无二的。”

李弘阔介绍的时候显得很兴奋,介绍完又恢复了冷静:“你们应该不知道,没多少人知道。”

“我知道。”樊青说。“我是当地人。”

栾也看了一眼樊青,终于开口了:“进去说吧。”

他站起身,示意了一下茶室,顺便对李弘阔道:“我就是栾也。”

昨天晚上用过的茶具已经被拿下来清洗好了,现在又被泡上了普洱。樊青倒了三杯,先放一杯到栾也面前,又递一杯给李弘阔。

李弘阔道了声谢,冲着栾也中气十足的自我介绍:“你好栾老师,我叫李弘阔,我这次来是因为——”

“刚才听见了。”栾也笑了笑。“我是栾也,这位……”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樊青:“是我的助理,樊青。”

樊青还没来得及反应,李弘阔已经积极起身和他握手:“你好樊老师,樊老师真年轻啊,年轻有为。”

樊青只得伸出手和他晃了晃,松开手看向栾也。

栾也冲他眨眨眼,转过头看向李弘阔,语气很正经。

“说说你的那个……造纸。”

李弘阔看起来顶多三十五六,带了副眼镜,蓝色衬衫加球鞋,看起来有点像程序员,实在不像是折腾什么千年造纸术的。

但提起自己的工作室,对方又显得很激情。

“造纸就是我外公传给我的,传到现在在我们家也好几百年了。以前当地人拿它用来写字抄经,画神画鬼,还有记录当地的民族文字。”

听起来很神秘,很有民族特色。

“我从小就喜欢这些东西,小时候五六岁就跟着我外公打浆,晒纸。后来长大了我打了几年工……没混出什么出息,又不想留在那儿,就回来搞了这个工作室。”

“在哪打工?”

“宁波,做袜子的厂里。”李弘阔挺实诚。“流水线,一个月休息三天,也不认识什么人。”

“工作室开多久了?”

“到现在开了三年。”李洪阔说,“要是今年不倒闭就是第四年。”

樊青看他一眼,栾也没忍住笑了一下。

“你工作室具体是干嘛的?”

“造纸体验,同时也卖这种纸制品。”

李弘阔接着说:“但是当地人现在不用这个纸了,造价高,价格也高。A4纸三十块五百张,又白又光滑。游客也不了解这门手艺,一看这纸这么粗糙还这么贵,都觉得忽悠傻子呢。”

“造纸体验呢?”樊青问。

“开着呢,体验的人也少。”李弘阔更惆怅了。“造一张纸的程序太多,最快也要两三天。很多游客一听觉得等不了。”

云南的风很慢,云很慢,阳光和时间像是缓缓流动的溪水。但现在太多人生活的节奏是汹涌奔腾的河。

栾也听着,手指在桌上点了两下:“那你今天来找我……”

“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我这几年也想过办法,开网店,直播卖纸都试过,没效果。我一直有个工作室账号,平时拍点造纸的照片视频……”

李弘阔笑着叹了口气:“拍得太差了,也没人看。”

“原来我外公还在我工作室,这些年他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我们工作室就两个人,也没人会拍照。一直想找个摄影师憨憨拍点能宣传的东西,但是没找到合适的,直到前天回来看到那张照片。”

听到这儿,栾也明白了。

“都快倒闭了,还要请人拍照。”栾也喝了口茶,“挺有情怀的。”

“别别别,要说做生意只为情怀不为赚钱,那是假话。”李弘阔笑了笑。

“当时开工作室的时候当然希望能赚点钱,但是也没指望暴富。就想着这门手艺既然传承到了我手里,我又喜欢,希望能用这种方式把它再传下去,至少别再我这儿断了。哪怕多一点人能知道,我们这儿有造纸呢。”

李弘阔语气变得有点苦涩:“结果……可能我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吧。我以前在深圳当程序员。”

看出来了——栾也和樊青同时想。

“我外公当初听说我要回来开这个工作室,真的挺高兴的,觉得这门手艺能传下去了。为了这个工作室忙前忙后,病了好几次。”

“后来生意不好……他又觉得对不起我。”

李弘阔低着头,看自己眼前那杯茶。

“觉得是他教我的这门手艺耽误了我,老是劝我不行还是把工作室关了回去上班……其实我知道他舍不得,我也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