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青(80)CP
李弘阔抬起头,语气刻意轻松了点:“再试试呗。”
栾也沉默了一会儿没说话,樊青知道他在考虑,只是抬手帮他把杯里的茶续上。
“留个电话给我助理吧。”隔了接近一分钟,栾也重新开口。
“我考虑一下。”
樊青一愣,立刻拿出手机。
李弘阔并不气馁,反而感谢了好多次,一直到樊青把他送出门。
栾也还坐在茶室里,慢慢喝着茶,不知道在想什么,见到樊青回来了才问:“人送走了?”
樊青坐回栾也旁边:“送走了,栾老师。”
栾也笑了半天,问:“你怎么看?”
“……有点傻。”樊青说。
因为一张照片就这么贸然来访的行为有点傻,说话和经营的方式有点傻,明明赔了还要坚持为了一件事奋斗的样子也有点傻。
不是蠢笨的傻,是在这样的倍速社会里抱残守阙的傻。
“是有点。”栾也点头。
风吹进院子里,花草摇晃,连带着茶室玻璃上的树影也跟着晃动。栾也又不说话了,樊青也不急,安静地等待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栾也转头看向樊青。
“怎么样,樊助理。我们要去看看吗?”
樊青没立刻回答,只是转头看着栾也:“助理?”
就……助理啊。
“不喜欢啊。”
栾也毫不磕巴地换了一连串称呼:“honey宝贝对象老公男朋友,喜欢哪个?”
樊青瞪大眼睛,盯着栾也没说出来话,半晌才转过头低声憋出来一句:“我靠。”
栾也笑着又问了一遍:“我们要去看看吗?”
樊青深深叹了一口气:“你想去的话就去。”
第43章
虽然决定了要去看看,但直到第二天晚上,栾也才让樊青联系李弘阔,让对方把工作室的地址发过来。
第三天午后,樊青和栾也出发去往对方的工作室。
李弘阔的工作室不在雪湖村,也不在之前去过的镇里,而是在距离雪湖村有些距离的一个小古镇。古镇还算小有名气,不比知名的古城有太过成熟的商业体系,又比雪湖村客流人流更多一些。沿街而过的溪水很清澈,茂盛的水草顺水飘动,一路弯弯绕绕通向不同的街巷。
两人开着导航走进去,李弘阔工作室所在的巷子在一条无比僻静的巷子最深处。可能是怕太偏僻他们找不到,李弘阔早早就在巷子口等着了。看到栾也和樊青,万分热情的先上来握手。
“栾老师,樊老师,辛苦了。”
方向是先冲着栾也去的,樊青余光瞟到栾也没有伸手的意思,先一步截断李弘阔,抬手握住对方晃了晃。
“不辛苦。”樊青手没放开,问:“工作室在里面?”
“对对对。”李弘阔看向栾也,见两个人都空着手,有点愣住了。
栾也说看,好像真的就只是打算看看,连相机都没带。
“虽然来了,但我不一定能拍。”栾也语气平淡。“先看看再说。”
“行,看看也行!”李弘阔立刻调整好了表情,往里做了个请的手势,“就在里面。”
见李弘阔准备带路,没有要握手的意思了,樊青松开手。两人跟在对方身后往里走,巷子很短,最里面那间院子门口挂着招牌,率先映入眼帘的是硕大但质朴的两个大字——
不急。
底下一行小字:非遗文化造纸工作室。
樊青乐了,转头去看栾也。栾也失笑:“你工作室的名字叫不急啊。”
李弘阔有点羞涩,转头呵呵一笑:“自我鞭策。”
所谓工作室其实就是租了一个当地小院落,里面两间平房加一个院子。造纸的程序全在院子里,有序放着各种原材料和工具,李弘阔絮絮叨叨,依次给他们介绍过去。
“这是荛花皮,是造纸的原材料,剥下来先得在竹筛里晒干,清理完杂质。再去浸泡,浸泡三五天,然后放在锅里蒸煮。等煮好了——”
李弘阔指了指院中巨大的木臼:“放到这里面舂料捣浆,有时候得舂三四遍,全都捣碎成浆状,看不出来树皮了,再放到这儿。”
他脚步转向院子里的石槽,和旁边的纸案。
“在水里慢慢抄出纸帘,一张一张揭下来贴到木板上晒。等晒干了,再用架子夹起来晾几天,完全定型以后,裁边,用麻线和针装订起来。”
除了各种工具,院子里还拉了几条晾衣绳似的线,上面用夹子夹着大大小小的纸张,错落着迎风飘扬。
栾也伸手摩挲了两下,微微粗糙的手感,纸张很厚实,还能隐约看见纤维的痕迹。
“装订出来的本子就放在屋里卖。”
李弘阔带着他们进去看了一眼,两间里屋靠墙放着几排柜子,上面的本子整整齐齐。一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女人正在给本子掸灰尘,见他们进来,有些羞涩地露出一个微笑,赶紧出去了,看起来有点不好意思见外人。
“工作室的杨大姐,也会造纸。”李弘阔介绍,“平时就是我们俩在打理工作室。”
栾也低头去看底下标着价格,从八九十到一两百,不算便宜。
“有人买吗?”樊青问。
李弘阔苦笑:“别说买了,这星期进来看的只有你们俩。”
参观了一圈,几人在院子里的茶桌前坐下。
茶桌是圆形的,三个人围坐着,栾也坐在樊青斜对面。此时他正在低头喝茶,神色平静,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弘阔问:“栾老师,你觉得我这里怎么样?”
“你说经营还是拍照?”栾也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