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首辅的炮灰渣妻(192)
“我?”谢清棋不解道。
黎淮音坚定道:“你。朝中能人辈出,不缺我一个首辅。而你不同,阿棋,你是唯一一个女将军。陛下准备建立一支女子军营,选拔健壮女子习武从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谢清棋沉默片刻,她当然明白,也是在此时她想通了黎淮音辞官的真正原因。
“若你仍是首辅,陛下不会同时重用我们两人的,对吗?或者说,陛下不可能允许我来统领对她如此重要的女子军。”
黎淮音嘴角微扬,她的阿棋真的很聪明,只不过从前她无心于此罢了。只要谢清棋想,她的仕途亦是前途无量。
“女子掌握了武力,能够建功立业,才不会再被压制,才能激励更多女子走出宅院。阿棋,此乃千秋之功。”黎淮音道。
“可是……”谢清棋看着黎淮音殷切的目光,怎么也说不出她原本也想要辞官的话了。
可朝中当真不缺黎淮音吗?自己的兵法都是阿音教的啊……非要二选一,也该是阿音留在朝中。
“大人,宫里传来旨意。”管家手中捧着被火漆封着的密信等在门外。
黎淮音见状心头一紧,迅速拆开——萧明烛亲笔,只有短短数字:“黄河决堤,速入宫议。”
太极殿内,先到的大臣们沉默不语,萧明烛脸色难看,气氛一片凝重。
见到黎淮音来,萧明烛忙将一份奏折递过去:“不必多礼。刚到的八百里加急,陈州、汴州两处堤坝同时决堤,数十万百姓受灾。”
黎淮音快速浏览奏报,心越看越沉,“决口二十余处,灾民溺毙、失踪者不计其数……”
见重要人物都到了,工部尚书王磐石满头大汗,开始汇报各地堤坝情况,户部的孙玉寒则是哭丧着脸陈述粮仓储备不足。
“依微臣之见,”工部侍郎周冲总结道:“此次水患乃百年罕见,非人力可抗,臣建议疏散下游百姓,同时……”
“往哪疏散?”黎淮音冷声打断,“陈州和汴州已经是一片汪洋,百姓大多困在屋顶和高处,现在最需要的是船只和救援。”
萧明烛点头:“黎爱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即刻调集沿河所有船只,命周边驻军全力救援,开仓放粮。另外,召集周边州县官员与乡绅,以朝廷未来三年税收减免为条件,让他们开私家粮仓救济。”
“陛下!”忽然有人高声道,“臣有本要奏。”
萧明烛眉头微蹙:“讲。”
沈威环视一周,再次拔高声音,“臣以为,此次天灾非同寻常。自陛下登基以来,重用女官,阴盛阳衰,以致阴阳失调,天降灾祸。”
殿内传来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沈卿真不愧是林首辅的得意门生。”萧明烛目光如冰,“你的意思是,这洪水是朕的过错?”
沈威跪伏在地:“臣不敢!只是希望陛下能为了黎民百姓考虑,下罪己诏,今后取消女子科举,以平天怒。”
众人闻言窃窃私语,大有支持之意。
“一派胡言。”黎淮音声音很轻,却让整个大殿瞬间安静,“前朝元丰五年,黄河决堤十九处,百姓溺毙数十万,难道也是阴阳失调所致?”
“近百年来,黄河决堤记录共有二十余次,每一次都发生在男帝时期,沈大人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沈威脸色铁青:“黎大人强词夺理!我只是……”
“够了!”萧明烛打断道,“灾情危急,若再有人胆敢妖言惑众,朕决不轻饶。诸位还有何救灾之策,赶快讲来。”
王磐石道:“陛下,救灾如救火,需有一位重臣坐镇,臣建议立刻派钦差大臣前往,统筹调度。”
萧明烛目光扫过群臣,缓缓吸一口气。她才登基不久,若是此次水灾处理不善,届时灾区疫病横行,暴民四起,只怕要有大麻烦。
众人显然也都意识到这件差事是个烫手山芋,纷纷避开女皇的视线,就连方才慷慨陈词的沈威也低头看地。
满殿沉默中,萧明烛视线最后落在了黎淮音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黎淮音揖首:“臣,愿往。”
“朕就命黎首辅为钦差大臣,全权负责两州赈灾事宜。各部必须全力配合,违者严惩不贷。”
退朝后,黎淮音被单独召至御书房。
“淮音。”萧明烛亲手递给她一杯热茶,“此去辛苦,但朕实在……”
“陛下不必担忧。”黎淮音接过茶盏,“臣定竭尽全力。”
萧明烛心中一暖,忍不住轻叹:“淮音,可否不要辞官?你也看到了,朕需要你。”
——
“我和你一起去。”谢清棋听黎淮音讲完,当即便要收拾行李,“灾水退去后必生瘟疫,我们需要早做准备。”
黎淮音拦下她,摇头道:“不行,你有要职在身,无旨怎能轻易离京?”
“那我去求陛下。”谢清棋有些着急。
黎淮音道:“父亲还需要有人看顾。陛下已派了数名御医一同前往,不用担心。”
谢清棋握住她冰凉的手,“那里很危险……陛下怎么就同意让你前去……”
黎淮音指腹轻轻划过谢清棋的掌心:“女子执政本就不易,所以这次救灾不仅要救百姓,也要证明女子治国的能力。陛下选我,也是这个用意。”
“且同为女子,我去了更方便安置妇孺,了解她们的特殊需求。换了旁人,我担心不能顾及这些。”
一队禁卫已在等候,为首的落霜抱拳行礼:“奉陛下旨意,保护黎大人此行安全。”
车队缓缓驶出城门,向着中原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