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201)+番外
说白了就是,其他农场因为那场暴雨,几乎颗粒无收。
职工手里的存粮都逐渐吃完了,这些农场的场领导和队长们想法是一致的,唯一能借到粮的地方就是东安农场。
大家齐上阵,一个个的求到东安农场这边。
东安农场的确大丰收,交完公粮富裕不少。
可是架不住这么多农场来借,虽然同情他们,但也要先保证自己职工吃饱肚子。
这种情况下,付绍铎就必须留在队里。
否则其他农场的来借粮,七队没有能做主的人。
付绍铎不能陪着姜沁,鉴于一个女同志单独出门不安全,最后场里派了肖雨跟姜沁一起去哈市。
肖雨得到出差通知的时候,乐得嘴都合不拢。
哈市可是黑省的省会,她来到这边以后还没去过呢。
一直憋在农场,人都要憋傻了,刚好趁着这次出差去外面透透气,顺便见识一下省会的风采。
肖雨兴奋地问姜沁都要准备些什么,姜沁一一告诉给她。
出发这天,刘场长特意派了他的司机送姜沁和肖雨去火车站。
整个东安农场,只有刘场长够级别配了一台小轿车。
苏联产的拉达,这个年代国内使用非常多的一种车型。
这个时候,小轿车可是非常奢侈的装备,刘场长平时压根舍不得用,除非去其他地方开会,他才会让司机送自己。
平时在农场内,都是自己走路的。
眼下他把车借给姜沁坐,可以说非常重视她这次出行了。
姜沁前世自己有车,坐在小轿车里没觉得什么特别的。
肖雨就正相反,长这么大从来没坐过轿车,坐进车里后看什么都新鲜。
“这座位底下有海绵吧?好舒服啊。”
肖雨小声跟姜沁说。
姜沁按了按车座,说不好现在的轿车座椅是什么材质。
不过这会儿的东西都做的特别实诚,就好像车座表面的皮子,手感绝了,一摸就是上好的皮料。
轿车把她们一路送到了县城火车站。
姜沁在车上被晃悠的睡着了,实在是轿车比拖拉机舒服太多,她没忍住就合了眼。
等姜沁被肖雨叫醒,示意她已经到了火车站,姜沁还没睡够呢。
姜沁心道,到了八十年代一定要多多挣钱,争取早点买辆轿车当代步工具。
她要恢复上辈子的生活品质。
到时候,房子也要买大的,里面要有厨房,有浴室,有冲水马桶。
这么想着,姜沁上了火车。
现在她对坐绿皮火车已经很习惯了,轻车熟路。
火车按时到达哈市火车站。
从火车上下来,踏上哈市的那一刻,肖雨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她拎着行李袋,东瞧西望的,一会儿瞅瞅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
这次的表彰大会依然是省总工会组织的,姜沁再次住进了上次住过的省总工会招待所。
一进去她直奔前台,肖雨跟在后面走,惊叹于省总工会招待所的豪华。
等到拿了钥匙住进房间,她又再次惊叹起来。
房间实在太干净太宽敞了,远超过她之前的想象。
晚上,大会工作人员给她们送来了明天的座位表,姜沁是受表彰人员,自然坐在第一排,肖雨作为随行人员被安排在第六排。
肖雨看着座位表上领导位置的安排,一看到那么多省委领导的名字,肖雨就紧张的不行。
姜沁看到她紧张的模样,不由打趣道:“明天要上台的是我,我都不紧张,你咋紧张成这样。”
肖雨抖了下,“我…我替你紧张。”
姜沁被逗笑了。
其实第一次上台,她也有那么一丢丢的紧张。
不过后来上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
看了眼领导名字,和上次省劳模表彰来的领导差不多。
看来省里很重视这次的省三八红旗手表彰。
第178章 姜沁全场瞩目
第二天,工作人员早早就来接她们出发,会场还在省总工会礼堂。
姜沁熟门熟路,驾轻就熟的跟着工作人员往里走。
找到自己的位置,她坐下来。
她来的算早的,两边还都空着没坐人,想来也都是省内其他地方的受表彰人员。
姜沁没怎么在意,靠着椅背想趁着空闲,再小憩一会儿。
闭上眼没多久,她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她左边响起。
“姜沁同志!”
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惊讶。
姜沁立刻睁开了眼,不敢置信地朝身旁看过去。
“李主任?”
坐在她旁边的,赫然就是县妇联主任,也是姜沁的老主顾,李庆兰。
“好久不见呀。”李庆兰道,然后把声音压得只有两个人能听见,“我去过好几次那边,都没见到你。后来算了算,你应该是月份大了,身体不方便。”
她口中的那边,旁人听不懂,姜沁却心领神会。
“是啊,我怕有啥危险,就没敢过去。等孩子半岁不用喂奶了,我还会去的。”
“那太好了,到时候我去找你。”
李庆兰还担心姜沁生了孩子不再去买东西了,那些好东西自己再也买不到。
听说姜沁还会去,她立刻放下心来,挺高兴的。
姜沁手头的东西比县城百货丰富多了,还不需要票,李庆兰已经习惯在她那里买东西。
这会儿人已经到了差不多,她们旁边都坐了人。
怕别人起疑,她们两个只低声说了那么两句,后面的话就恢复了正常声调。
“对了,李主任你也是今年当选的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