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202)+番外

作者: 云茯苓 阅读记录

能坐在这里,差不离都是一样的身份,姜沁心里已经有了数,只是为了再确认下。

李庆兰点了下头,“县里妇联去年工作做得比较突出,这点我还要感谢你呢。”

“感谢我?”

“可不是要感谢你,要不是你出了个那么好的主意,用演戏的形式来做宣传,我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

从你们农场参加完文艺汇演回去后,我就把这种宣传方式用在了妇联工作上,成果卓然,得到了省里的表扬。”

听完,姜沁笑道:“我也就出了个主意,主要还是你们自己做的好。光有形式,没有内容那可不行。”

姜沁谦虚的态度,令李庆兰佩服不已。

年轻同志里,很少有像她这样谦虚低调的。

不争不抢,为人踏实务实,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同志。

李庆兰又生出想把姜沁调到县里的想法。

可转念一想刘场长当初的态度,话里话外都在告诉自己,想和他抢人,想都别想。

李庆兰只能遗憾地叹口气。

姜沁不知道李庆兰心底的百转千回,她的注意力被台上主持人吸引了过去。

时间已到,所有人就坐完毕,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一切都重复着姜沁熟悉的节奏,先是领导讲话,后面表彰开始,受表彰人员逐个上台。

每一个人上台时,主持人都会在一旁宣读各自的业绩。

读到姜沁这里时,台下起了不小的波动。

台上的领导相对要淡定许多。

一回生二回熟,从去年到今年,姜沁已经给他们烙下了难以言喻的印象。

他们依然记得去年姜沁提高了东安农场的鸡蛋产量,造福全场职工。

后来东安农场的种蛋不仅被其他农场换走,也被省里换过了很多,都换到了省养鸡场。

去年省养鸡场的鸡蛋产量翻了好几番,亮瞎了所有人的眼,已经惊动到其他省份了。

而姜沁在去年又做出了更大的,更加令人不敢相信的贡献。

牵动东安农场和农科院合作,把农场的田地变为试验田,创下不可思议的亩产量。

确实不可思议。

粮食产量翻三倍,这意义太重大了。

意味着全省百姓都不用再饿肚子,未来突然有了盼头。

种子是农科院的,据说是姜沁二哥培育出来的。

但是若没有姜沁牵头把这些种子带到东安农场,也就没有去年的大丰收,黑省也就不会成为第一个大范围种植新型种子的省份。

有了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黑省顺利申请到和农科院继续合作,在全省种植新型种子。

要知道,东安农场的产量一报上去,加上相关论文的发表,全国各省对新型种子都在虎视眈眈,都想要在本省改种新型种子。

但种子数量是有限的,只能先选择几个省份优先种植。

等后面再逐步在全国推广开。

为了第一批名额,各省可谓是各显神通,一个个要打破头了。

黑省作为第一个得到批准的省份,看着他们抢破头,自己但笑不语。

省领导太清楚黑省顺利获得批准的原因,这会儿他们看姜沁的眼光极为热切,看得姜沁心里直发毛,有种自己是块大肥肉的错觉。

领导们挨个从位置上走下来,和受表彰同志握手祝贺。

其他受表彰人员都是一个领导过去握手,轮到姜沁,领导们全都过来跟她握了一遍,态度截然不同。

姜沁看到了,台下的参会人员自然也看到了。

不过大家都没啥想法。

能有啥想法呀,人家姜沁做了那么大的贡献,他们都想上去跟她握个手呢,就是没机会。

台上,领导们握完手,有个别受表彰人员都跑过来和姜沁握手。

姜沁一脸懵逼,被动地握着手,闹不明白咋他们也要握手。

台下的人羡慕极了。

肖雨这会儿激动的脸蛋都红了,一面为姜沁感到骄傲,一面被会场的气氛所感染。

能和姜沁成为同事,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表彰大会结束,省总工会这边来传达上面领导的指使,让姜沁参加中午的会餐。

姜沁一听,下意识地想拒绝。

对方看出她有拒绝的意思,赶忙道:“这是上面的指示,你还是去参加吧,到时候领导们都会到场。”

得,看来是不能不去了。

“好吧,我到时会去的。”

见姜沁答应下来,对方长吁一口气,抹把头上的汗。

“姜沁同志,晚上我会过来接你过去,就在招待所食堂。”

“和我同行的同志,能一块过去吗?”

“当然可以。”

对方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只要姜沁愿意去就成,她不管有啥要求,都必须满足。

第179章 这个年代的人脉

姜沁和肖雨回到招待所休息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就过来接她们了。

会餐的地点就在招待所的食堂,其实不用接也行。

但省里领导特意派人过来,是为了体现对姜沁的重视。

工作人员领姜沁和肖雨到了食堂,这会儿已经过了用餐高峰,食堂里只零零落落的坐着几个人。

看到姜沁跟在工作人员身后进来,吃饭的几个人认出了姜沁,也认出了走在她旁边神态恭敬的工作人员。

“那不是省里领导身边的人吗,怎么跟在姜沁旁边?”

“还用说,肯定是省里领导邀请了呗。姜沁为省里做出那么大贡献,省里领导邀请她太正常了。”

“说的有道理。”

几个人小声嘀咕了几句,很有眼力见的吃完就赶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