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媳:我带空间养糙汉(448)+番外
大家没想到姜沁和付绍铎会突然回来,而且看那架势,两个人这趟是衣锦还乡,坐着那么好的吉普车,实在是太风光了。
两人到了后,没有先去找刘场长,而是各自去了自己曾经的部门。
姜沁去了宣传处,付绍铎则去了装备处。
宣传处当年那些人只剩下了周处长和肖雨。
杜辉考上大学走了,王为远也考上大学走了。
后面又新调过来两个年轻人,不过这两个人姜沁完全不认识。
他们倒是认识姜沁,很热情地和她打招呼。
姜沁把从京市带来的特产给宣传处里每人分了一些。
又和肖雨、周处长说了会儿话,待了一会儿就走了。
周处长让她晚点带付绍铎过来,他请客,大家好好吃上一顿。
难得周处长提出要请客,姜沁当然不能不去,便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姜沁和付绍铎都没有耽搁太多时间,很快两人都办完自己的事,一起去找刘场长。
刘场长这个时间刚刚开完会。
这次的会是针对整个农场领导班子的,主题是关于如何搞活农场经济,让农场顺应当下改革形势。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农场想办法多搞创收,自行解决职工奖金福利问题。
这个会开完,东安农场的领导班子是又喜又愁。
喜的是过去一直吃大锅饭,现在可以发奖金,自然可以提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
愁的是要怎么去搞创收,谁也没搞过,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呀。
万一没搞好创收,到时候发不出奖金福利,可怎么和场里职工们交待。
刘场长也发愁,他一边琢磨着下一步该怎么走,一边踱步回到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付绍铎和姜沁。
刘场长揉了揉眼睛,下一秒他大步上前,挨个和姜沁、付绍铎握手,态度热情得不行。
“小姜、小付,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付绍铎笑着答:“昨天回来的,先去了七队,今天来了咱们总场这边。”
“太好了,欢迎你们回来呀。你们这趟回来,是专程探望场里的?”
姜沁上前,把带来的京市特产递了过去,同时说:“我们这趟是回来探望场里的,不过还想考察一下咱们场的养鸭场,需要刘场长您的帮忙呀。”
第396章 收购鸭毛
“考察养鸭场?”
刘场长纳闷。
姜沁和付绍铎两个京市大学的学生,咋突然回来考察养鸭场了?
“刘场长,我们其实是打算办一个加工厂,鸭毛是厂里需要的原材料,想和咱们黑省这边的农场合作,也是因为这里养鸭场规模够大,能够提供充足的货源。”
姜沁笑着解释。
“你要收购鸭毛?”
刘场长惊讶的嘴巴都要合不拢。
他以为是要收购鸭子呢,压根没想到是要买那些平时几乎没人要的废品。
“小姜,你们要办的是什么厂子?难不成是做鸭毛褥子的?”
关于厂里要生产羽绒服的事,毕竟涉及到商业机密,姜沁没法全都告诉刘场长。
她只说打算做衣服,至于做什么衣服没有详细地说。
好在刘场长也没纠结这个问题,很痛快地要带姜沁和付绍铎去养鸭场那边参观。
其实刘场长这会儿心里乐呵着呢。
刚刚还在犯愁要怎么去搞创收,立马姜沁和付绍铎就来了,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
他们要买的是鸭子还是鸭毛,并没关系,只要能给场里带来收益就是好事。
刘场长领着姜沁和付绍铎前往养鸭场,养鸭场就建在养鸡场的旁边,两边是挨着的。
走在这条路上,姜沁恍惚间似乎又回到几年前。
那时她要养鸡,骑着自行车也是沿着这条路,去养鸡场买小鸡仔。
“我已经给养鸭场那边打过了招呼,这两年每年粮食收成都很好,场里也能腾开手做别的事了。”
刘场长介绍着。
一行人走到田埂边时,付绍铎望着一望无垠绿油油的田地,忽地开口。
“黑省的农场全部是平原,如果能全部机械化作业,可以省下很多劳动力。”
刘场长道:“已经比过去好了不少,小付在的时候,咱们场里原有的机械设备,再加上你们从省里给争取来的机械设备,加在一块不少了。”
对这点,刘场长还挺满足的。
至少在黑省的农场中,东安农场的机械化程度,可以算是数一数二了。
付绍铎没再提这件事,但是他一直在走神,不知想些什么。
姜沁太了解他,趁着刘场长没注意,凑过去小声问:“你是不是想给这边的农场设计一些新型农用机械?”
付绍铎冲着她笑了下,压低声音说:“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我的想法还只是个雏形,至于具体要设计成什么样,暂时还没完全想好。等回去有空了,我再好好想想。”
姜沁丢给他一个我当然知道的眼神,没再说话了。
养鸭场那边的考察很顺利,原本养鸭场就为了这些废弃的鸭毛犯愁。
主要是鸭子一茬一茬的孵化,鸭毛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场里有人要一些拿回去做被褥,可那只是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只能当做燃料烧火。
现如今东安农场大变样,家属楼全都建成了暖气楼,不用再烧炕,除了做饭用煤炉子外,没有其他需要用到这些的地方。
再说,鸭毛烧起来味道也不好闻,人家宁可烧柴火。
到后来,养鸭场不得不安排专人定期拿出去清理,又费力又没啥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