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记甜品(130)

作者: 原源 阅读记录

他瞄了眼四周,见四下无人,便拉着谢宗林到拐角,低声说道:“我们东家的妹妹可是平陵糖大户的爱妾,最近还怀了,糖大户找了好几个大夫看过了,确定是男胎!”

“平陵城里姓唐的大户多了去了?他们在我心中远不如兄弟的一根头发,不重要。”谢宗林笑道。

“你个傻子,这个‘糖’可不仅是因为他姓唐。”店小二黑豆似的眼睛随时观察着周围的情况,道:“更因为他有糖,咱平陵城里所有的糖都要过他的账本!”

谢宗林眼色微变,又听店小二继续道:“今早东家让我们准备了好多礼盒,中午就送过去了。现在是趁着他们没来得及通知下面各个铺子,你们好记赶紧多买点糖屯着!”

“平陵城这么大,糖怎么可能一家独大?”谢宗林不信。

“怎么不可能,糖里的弯弯绕绕多着呢。咱平陵所有的糖坊不论大小都是他的,就算新……”话说一半,忽然有人探头来喊他。

“不信你自己查去,我要是说假话喝水都烂嘴丫子!”

说完,店小二迅速夺过谢宗林手里的碎银,头也不回的跑了。

谢宗林回去一五一十的把事情说了。

禁糖?

离谱,但管用。

谁家点心铺子能不用糖呢。

张叔的事情都被衬托的不那么严重了,已经知道是谁了,还在眼皮子底下,先放放。

姓唐。

好安想起,她平日买糖的铺子门口确实挂了一个唐字。

这些事她一个外来人还真不清楚。

“去看看。”

好安脱下围裙,随便去了一家卖糖的铺子。

不得不说,大户人家效率就是高。

好安这张脸像是已经被科普过,她一连去了几家,家家看到她都挥手不卖。

“动作还真快。”好安气鼓鼓的回到铺子里,想砸了老铺的心都有。

“我们可以让其他人帮忙买。”谢宗林安慰道。

好安摇摇头:“临时这样可以,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要不从万和县买吧,一天时间不算远。”

“不行。万和县的糖本来就比平陵城贵。再加上车马费,成本就上去了。如果我们涨价,无缘无故的涨价顾客是不会接受的,甚至会流失一部分顾客。不涨价的话利润就少了。都不是长久之计。”

好安拧眉半晌,忽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拿来纸笔,一边写信,一边说道:“糖的问题还是要用糖来解决,有些事可以交给好家村的人做。”

好安写了两封信。

一封写给去了的北方的田桂。

今年四月,田桂听说北边发现一种能长三四百斤的猪,便麻溜北上了。她写信给田桂希望她能留意一种叫甜菜,像萝卜一样埋在地里的植物。

一封写给村长。

问他愿不愿意带着村民搏一回。

第一封静候佳音,第二份应该很快就有来信。好安估计这件事自己要亲自回去一趟,可在此之前还是要把张叔这个隐患除了。

她都给了这么长时间,还在那狗戴帽子装好人呢。

一直憋到晚上吃饭。

好安坐在院子里,谢宗林站在身后,张叔一家三口,两大夹一小的跪在地上。

“张叔,一晚上都没想好?”好安看着他们仨的卖身契问道。

“小的不知道东家说什么?”张叔扬起与往日分毫不差的笑容,憨厚、质朴。

不知情的人保准一骗一个准。

“这个月十三号傍晚,你去哪了?”好安身体前倾,胳膊肘抵着膝盖。

话音一落,张

叔脸上的笑容僵住,瞳孔微缩,身体随即抖了起来。

同时开始抖的还有旁边两人。

呵,看来这两货也知道,全家合谋啊。

“东家你听我解释!”一低一抬间,张叔眼睛已经红了。

“不听。”好安果断道。

你让我听我就听,谁才是主子啊。

无非是些被逼被利用的废话,还不如屁话能听个响。

“三个都绑起来。”好安随手拿着扇子有一搭没一搭的拍着手心。

这声音落在张叔一家耳朵里就是要杖杀呀。

“不,你不能杀我们。”张叔挣脱绳子,搂着身边的儿子,说道:“你没证据证明我们卖主求荣,想杖杀至少去趟府衙。”

“是没证据。”好安点头肯定道。但好安原本也没打算给他们安这罪名。

“你们这么想去衙门是不是因为有人已经给你们打通关系了?”

张叔不说话了。

“这个碗好看吗?”好安随手拿起一个碗递给张婶。

张婶不知道好安到底想干什么,捧着碗哆嗦道:“好看。”

好安用眼神点了点旁边的小张。小张“懂事”地接过碗,也道:“好看。”

“还有一位呢,你觉得这个碗好看吗?”好安声音柔柔的,但听在他们耳朵里确实毛毛的。

“好看。”张叔捧着碗,看也不看地说道。

忽然,站在他们身后的好安猛地抬脚一踹,张叔没吃住力,整个人趴向前,碗也一下碎了。

“看见这个碗了吗?”好安冷笑道:“这么好看,我好喜欢。你怎么把它打碎了呢?你说蓄意打坏主家财物,这个该怎么判呢?”

“我没有。”张叔连忙缩着手,摇头道:“府衙不会判,不会判。”

“府衙?关府衙什么事?”好安直起腰身,道:“我又不是平陵府城人,你们卖身契上也不是平陵府的印,平陵府管不着。”

“我们现在在平陵府啊?”张叔不解道

好安:“今天在不代表明天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