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甜品(143)
谢宗林也一脸懵,他和王宣绝对算不上是能写信的关系。
“快打开看看!”好安说道。
二人没一个留意王宁脑门上粘了鱼刺。
好安见谢宗林脸色逐渐严肃,连忙问道:“写的什么。”
“哦。”谢宗林收起信,故作轻松道:“他说朝廷已经决定要派兵剿匪了。”
“樾州的水匪?!”好安眉毛一挑。
谢宗林:“对,但有些事还没定所以现在没对外公布,不过估计也快了。”
剿水匪,好安眼珠转了转,连忙放下筷子饭也顾不上吃了,回屋拿出一个盒子。
碗碟茶盏都被推到一边,盒子放C位。
然后,好安开始数钱。
“这是要干什么?”谢宗林不解。
好安低头道:“我在樾州认识了一个造船的。
一张、两张、三张……
他们船坊正缺钱 ,
十四、十五、十六……
我要入股!”
大半年下来,好安也攒了不少钱,一半都是辣椒作坊的分红。
“这不是准备买铺子的钱吗?”谢宗林说道。
“铺子什么时候都能买。但这个机会错过就不在。”好安掏出笔,一边写信,一边说道:“他那个船坊实力和口碑都不错,只不过是因为水匪的问题丟货赔了不少钱,后面又没有新单子补上,钱周转不开。要是等剿匪的消息传过去肯定有很多人想投。我现在就是要利用这个信息差,赶紧入股。”
银票已经被分成两摞,一摞多,一摞少。显而易见多的是要花出去的。
“后面糖坊还有花钱的地方怎么办。”谢宗林问道。
好安停下笔,视线转向已经睡着的王宁,开口说道:“我手里还有不少的方子……”
第81章 烤鸭公凭
上船时菠萝蜜还绿的发硬,这几天已经发软发黄了,再放下去怕是会发酵发霉。
好安便把它们熬成果酱,和牛奶一起加入冰里,再搅成泥沙做成冰酪,或者直接淋在碎冰上。
前者比酥山更精致,深受达官贵人们喜爱,后者便宜大碗,平民百姓也吃得起,大受欢迎。
一日,好安得闲。
“东家,你有时间做个千层吗?”好记的伙计捧着册子对好安说道:“今天钱录事的千金定了一个六寸的抹茶千层,明天未时来取。”
天气越热,各府的少爷小姐们越爱买奶油制品。原因无它,又贵又好吃。
夏天带奶油的甜品和冬天完全不是一个价。温度高时奶油容易化,这类甜品不论是送货上门还是打包带走,都要用到好记自产自销的移动冰鉴。内层放甜品,外层放冰块,力保周围三百六十度都是凉飕飕的,而这笔钱需要单独付,美其名曰:包装费。
借着这攀比的风气,好安把毛巾卷、千层、班戟、慕斯这些容易化的甜品全都上架了。
“这不应该朱婶做吗?”好安说道。
朱婶是后买来的,接张叔一家在厨房的活计。
“朱婶是在做,可她那个千层皮一直烙不好。已经在厨房烙了半个时辰了也没烙出几张能用的。”伙计尴尬的笑了笑:“她想请您过去看看。”
朱婶做的千层皮要不是有洞,有洞了就加面糊补,然后越补越厚,要不就是倒进去还没摊开底子已经成型了。
“温度太高了。”好安灭掉大半的火,只留一簇微弱的火苗。
“倒面糊的时候锅里要有一点声音。没有声音的话可能是温度不够,声音太大的凉了后容易脆……”好安三两下烙了十几张,道:“这个就是多练,练练手感就有了。”
“那我在试试。”朱婶不好意思的说道。一块饼皮居然浪费了东家一盆的面糊。
火苗变小,其他地方热不到,朱婶便端着来回锅移动,虽然慢了些但渐渐有些模样了。
好安翻了翻烙坏的千层皮,虽然不能做千层但能吃。
这东西看起来和北京烤鸭的皮大差不差,好安灵机一动,那今天就卷鸭子吃吧!
平陵什么都可能没有,但鸭子不会。
到卖菜的那些巷口街道,隔三家就有一家是卖鸭子的,可见平陵人对鸭子的喜爱。
好安挑了一只肥厚多肉的,让店家现场处理好,回去就能直接腌上。
腌好的鸭子还要做个“人工呼吸”,用芦杆从鸭子的颈部塞入,吹气分离皮肉,这样后面可以烤出更多的油脂。然后淋热水收缩毛孔,朝肚子里塞调料。
烤鸭都是色泽红亮的,直接烤可烤不出这个颜色。还要用麦芽糖、醋、水做脆皮水刷在鸭子表面。
之后就是风干,风干后用面粉和鸡蛋清兑水再刷再风干才能进烤箱。
烤鸭的火候也十分重要,温度太高外表糊了里面还没熟,太低也不行。长时间低温就是焖熟而不是烤熟,不仅皮肉分离,鸭肉还又干又柴。
等蒸好甜面酱,已经是傍晚。大师一只鸭子能片一百二十片,好安加上犄角旮旯最多六十片。
好在鸭皮足够酥脆、鸭肉足够鲜嫩,裹上醇厚的甜面酱,再夹着爽脆的葱丝和胡瓜丝,一口下去一样回味无穷。
最后连骨头都啃的干干净净。
看来下次得烤两只。
“嗝。”好昕吃饱喝足的回屋看书了,院里又只剩下谢宗林和好安两人。
好安抬手将碗筷收在一处,关心道:“你最近怎么了?感觉干什么都愁眉不展,心不在焉的。”
“啊?”谢宗林堪堪回神。
好安前倾大声:“我说你最近总是出神。”
谢宗林摸了摸鼻子,说道:“我在想朝廷剿匪的事。大家都在说这次出征兵力不足,士兵也不适应樾州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