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记甜品(144)

作者: 原源 阅读记录

朝廷的兵马已经到了樾州,可主力军都是北边或者西北边的,几次交锋都没有好消息传来。

“异地难免的嘛。”

水土不服好安倒觉得正常。

一个太阳再大,找个树荫就凉快不少。一个就是蒸笼,还怕你蒸干了时不时的给你加点水。

能适应就怪了。

樾州也不是没有南边的兵力,但南边不是政治中心,兵力本就偏少,而且在朝廷没派兵之前一直是南边的将士在挺着。

这件事在巷口邻里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朝廷没有征兵,平陵又繁荣已久,相比于天高水远的樾州,百姓更关注今天菜钱几何。

但平陵的学子们对此事甚为关心,好记里经常会有学子高谈阔论。

好安偶尔也听上一耳朵,什么主帅不愿出兵,什么三皇子甩锅……

反正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谢宗林忽然道:“你说……”

好安不明所以:“说什么?”

“你说朝廷会不会征兵。”谢宗林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来。

“按照这个趋势应该会吧。”好记想了想说道。

征兵也征不到她家,好安对这个到不担心。大晏虽然没有人口失踪多久就判为死亡的规定,但自从知道要打仗后,好安就找了个理由请全村人做个见证,给他爹立了个衣冠冢,并找关系把他爹销户了。

她也打听清楚了,他爹当面一声不吭离家出走是为了求仙问道。

这种抛妻弃女,六七年了无音讯的人不管活没活着都是死了。

好昕没见过他,没有父子情,好安更没。

好安见谢宗林愁眉不展,便安慰道:“这事你更不用愁。”

你都没有户口。

“还是想点开心的事吧,说不定过一阵子就有好消息传来了呢!”好安抿了抿嘴巴,说道:“我最近左眼皮总是跳,说不定好消息明天就来!”

都说左眼皮跳跳好事要来到。

第二日,好安刚洗漱完,前头就有人来找,说码头有一个姓陈的老丈找她。

姓陈的她倒是认识两三个,但姓陈的老丈她想了一圈也没想到一人,但好安还是去了码头。

码头依旧繁忙,纤夫、脚夫、商贩的声音此起彼伏。

“咦?刚刚那个人就在这的!”帮忙传音的小郎君疑惑道。

好安:“是不是你听岔了?”

“不会啊,他说得很清楚找好记的东家好安。”小郎君掏出五个铜板:“他还给我钱了呢。”

对方都给钱了看来不是恶作剧,好安双手搭在脑门上四处张望。

今天码头人格外的多,几乎所有茶水摊都坐满了,好安找得破为费力。

正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一道熟悉而又年富力强的声音传来。

“好小娘子这里!”

好安回头一看,果然是熟人。

就是……有朋自远方来,毫无预兆。

陈卫一手粥,一手饼,乐呵呵地跑了过来:“我一接到好小娘子的信就立刻赶了过来。”

好安愣住,不是说是个老丈吗?

“然后呢?不止你一人来的吧?”

“对!”陈万刁着饼指了指身后的茶摊,一个老丈朝好安微微欠了欠身。

好安也行礼回敬。

陈万:“我阿公也来了!”

“是来商讨船坊投资的事情?”好安问道。

“对,我们商量过了,在一众投资人里选择了你!”

陈万活学活用,投资一词已经融会贯通。

好安正要请陈万和陈阿公去好记详谈,忽然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跑到陈阿公身边。

“那位是?”好安问道。

陈卫:“那是我们家的船工陈大。”

出门在外带些随从理解。陈阿公那一桌的其他个几人估计也是陈家随从。

陈大不知和陈阿公说了什么,便扶着他起身,然后……

然后,陈阿公身后乌泱泱的一群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

好安呆住。

她说今天人怎么这么多,感情是陈家人占了半壁江山。

这一群,百十号人,只多不少。

“那些是我家的工匠和船工。”陈万吸溜了一口稀粥,接着说道:

“你上次说的可持续发展我想过了,太有道理!”

“所以,你们搬家了?”好安不可置信道。

“不算不算。”陈阿公拄着木棍走上前道:“祖上之地怎会轻易搬迁。”

陈卫立马跟着点点头:“平陵也有港口,又在中间,不论北上还是南下都很方便。我们就在城外租了个庄子准备在平陵可持续发展,就像你说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也不能守着一个港口。”

“你们是坐船来的?”好安问道。

“我们开自己的船来的。”陈卫回答。

“樾州到平陵能通船了?”好安面露惊喜。

陈卫:“当然没有。但朝廷的兵马不是到了嘛,疏通疏通偶尔还是能过来的。”

好安:“这么说樾州战况好转了?”

陈万连忙摇了摇头,叹气道:“输多胜少。”

这种情况下陈家还能过来来怕是疏通的代价不小。

“那你们的船呢?可以直接停平陵的码头?”好安问道。

大晏虽然允许私人造船,但造出的船能不能下水出航是受到市舶司的管理和监督的。

只有拿到市舶司发放的公凭才能合法的进行海上贸易。

“这就不劳好小娘子费心,陈家在海上讨生数十年,公凭自然不成问题。”陈阿公说道。

好安点点头,既然航行没有问题,陈家来平陵对她有利无弊。

第82章 越王头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