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甜品(39)
现在有外快,不赚是傻子。
“你,沈府每样想订多少份?”好安问道。
“每样二十份。价钱就按照姑娘平日的价格定如何?”
“那我去沈府做多少钱?食材沈府提供吗?做完就能走吗?”好安心里的算盘噼里啪啦响。
“当然。给的钱是一样的,但沈府提供一切食材。”妇人面带微笑,语气温和。
“去沈府做。”好安果断应下。
这三样东西除了珍珠稍微费事,其他都很快。去沈府可以做完就走便不影响卖花草茶。
因这事,好安今日回家便晚了些。
离家还有数丈远,好安察觉出了不对劲。
他家门口好像被围了起来。
好昕出事了?好安想不了太多,跳下牛车撒腿便往家里跑。
等跑近一看,围着她家的不是人,而是两车货物。
刘树林来了。
“快请进。”好安连忙给远道而来的人盛了两碗凉白开,“你们比预计来的早呀。”
按正常脚力算,从刘家沟到好家村,带着货物要十几天,再加上刘树林回去要时间,摘果子也要时间,好安心里都做好一个月起步的准备了,但刘家兄弟只用了二十几天。
“我先拖人带信回去了,等我到家的时候果子都摘好了,没耽搁什么时间。”刘树林挠了挠头说道。
刘树林兄弟俩除了睡觉都是在赶路,饭都是轮流在车上吃的。他俩到好村南边的时候人都搜了,怕熏着好安留下不好的印象特意在附近河里洗了把澡。
“灯笼草和木馒头都足足的,核桃实在没那多,可能不到五十斤。”
刘树林家里人嘱咐过他们,到别人家要手脚勤快些,主动帮人抬抬搬搬,所以刘树林兄弟俩刚喝完就立刻帮忙卸货称重,好安劝都劝不住。
好安回屋数了两百三十文,灯笼草和木馒头都超了七八斤,还有不少树苗。刘树林说这些就算送的,但好安还是按照说好的价格算了。
“这个是木馒头的苗。”刘树林翻出五根藤苗递给好安。
“藤苗?”好安今天才知道木馒头是爬藤的。
“你要搭一个高一点的架子。”刘树林抬手比划到最大幅度,说道:“养得好过两年就能结果。”
好安连忙伸手接过,这可是摇钱藤,要靠着它从富人手里捞钱的。
第23章 手摇冰棍摇一摇,我就能让水变成冰。……
入了七月,好安给沈府递了一份采买的清单。
等约定的日子一到,她便带着她的破壁机上门了。
沈府后门一早便守着一个小厮,一看见好安的身影便连忙通知府里的管事。
“姑娘请。”一个梳着双髻的丫鬟专门引她去厨房。
沈府占地颇大,连廊弯弯,轩顶精湛,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讲究的人家。
好安跟着丫鬟一路绕啊绕,足足走了一刻才到。
沈府的厨房是个单独的院子,丫鬟直接把她带到上次拦她的妇人黄管事面前。
黄管事见好安独身前来面露惊讶,问道:“姑娘一人可忙的过来?要寻个帮手吗?”
“要一个会烧火的就行。”好安原本想带着谢宗林的,但她听说今日河边好的摊位有限,只能先让他先去占地方。
黄管事唤来一丫鬟,对好安说道:“兰香火候把控极好,就让她给姑娘烧火吧。要是有其他事情也可以吩咐她。”说完,又转头对兰香道:“带好姑娘去东边第三个房间。”
沈府厨房所在的院子是个标准的回字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房间。
好安跟在兰香身后,发现路过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独立的厨房,里面都有人在忙碌。这锅的密集度
堪比大酒店的后厨。
“姑娘请。”兰香掀起薄薄的竹帘示意好安先进。
好安一进屋便发现她要的东西都整齐的摆放在灶台旁边的桌子上。
除了她要的,桌子上还有很多常用的粉、面和调料。
不愧是大户人家。别说是这一院子的厨房,她要是有这一间就满足了。
兰香帮她把破壁机放到台子上便安静的站在一旁。
好安低头仔细检查她要用的每一样食材。
光白糯米就备了三种,有圆润饱满的,有颗粒细长的。
茶叶更是多样。好安清单写得粗略,茶叶方面只写了红茶和绿茶,但现在桌子上的茶叶不下二十种,怕是市场上有名气的茶叶都买了点回来。
看到自己提的要求有被认真对待,好安兴致也高,煮了四种不同口味的奶茶,每种口味都分出冷热两版,冰粉也被她摆出花来——“九宫格”。
一碗冰粉配九个小碟,就是九种配料。不仅有一经典的芝麻、山楂碎和花生碎,她还把水果切成小块加了进去。爱吃哪样就加哪样,自己DIY。
好安做好后请黄管事过目,确认无误后领了工钱便赶去河边。
堤岸上最靠前的位置已经被商贩占满,好安没和谢宗林说要具体哪个位置,好安只好一路找过去。
“这不好记的摊主吗?”有学生认出好安,说道:“她今天在这,我们是不是有冰浆吃!”
“跟着不就知道了。”
好安忙着找人,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后已经跟了三个馋鬼。
谢宗林把摊子摆在一颗树下,茂盛的树冠盖下一片阴凉,是一个极好的位置。
好安还没摆好摊子,身后的馋鬼便冒了出来。
“今有冰浆嘛?”
“今日不卖冰浆,卖手摇冰棍。”好安笑脸相迎。
她今日煮了八样花草茶,但她不卖花草茶,卖花草茶味的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