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好记甜品(40)

作者: 原源 阅读记录

“冰棍?”显然又是个新名词,学生面露疑惑的同时又带了点兴奋。

“冰棍现做,八种口味任君挑选。”好安把八种花草茶写在牌子上挂在手摇冰棍机的前面,“要来一根吗?”

“你这么花草茶不是水吗?哪来的冰?”有路过的人好奇问道。

“摇一摇,我就能让水变成冰。”好安得意道。

“切,摇一摇就能把水变成冰,那你不成神仙了!”周围有人听了好安的话一边大笑,一边说她痴心妄想。

点水成冰他们不是没听说过,正因为听说过才觉得荒唐。

“你选一种花草茶试试不就行了。”好安不屑争辩,指了指牌子说道:“二十文一根,童叟无欺。”

“我来一根菊花薄荷茶。”

“我也来一根,我要荷叶陈皮茶。”

“我要酸梅汤味的”

三个学生耐不住好奇决定试试。

他们在没吃冰浆之前,也不知道糯米能和冰块水果融合的如此完美,现在手摇冰棍,听着像仙术一样更要试试。反正二十文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众目睽睽之下,好安将三种花草茶倒进模具,插入竹签,便握着手把开始摇。

这期间不少人围了过来。好安记着时间,摇差不多了便抽出模具,过水脱模。

冰棍细长完好,好安松了口气。

第一次成功,是个好兆头,准备看她笑话的人只好尴尬的笑笑。

东边大树下有个点水成冰的姑娘在卖冰棍。不用好安宣传,围观群众散去后自发宣传起来。一传十,十传百,不用一会整个河岸都知道了。

不少小孩听了故事,吵着闹着要爹妈带他们去买,他们也要吃点水成冰的冰棍。

一份花草茶卖二十文太贵,但一份花草茶冰棍卖二十文,还附送点水成冰的表演那就可以接受了。

好安摊子前排起了长龙,卖到后面为了保证排队的都有,好安不得不搞起限量,一人只能购买一根。

后来,万和县三伏天吃花草茶冰棍逐渐成为万和县独有的传统。

————

隔日摆摊,好安的生意更胜从前。

昨日没有买到手摇冰棍的孩子回家一直闹,大人没办法只能承诺明天去买。可到了才发现手摇冰棍是限定产品,今天没有,要想吃得等到末伏。

好安也想天天卖,一根二十文,一天百八十根,简直暴利。但她要是天天卖,大伙很快就会没了兴致,一天要是卖不了几根都不够她买冰买盐的钱。还不如饥饿营销,每年入伏和末伏的时候卖一次,中间避暑晒伏时再卖一次,把大家期待值拉满。

小孩扒着手指头数了数,发现还要等七天。

“不是我不给你买,是人家不卖。”大人心里松了口气,想着这回不闹了吧。

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嘴一撇就要哭。这种情况不止一个,最后都是大人买了其他好吃的才罢休。

饭点一过,好安照旧收拾东西离开,但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南街的王记酒楼。

她都打听过了,七月初三沈府的少爷请客,来的不仅有同窗,还有几个沈家亲戚,王记酒楼的少东家便在其中。

“姑娘想吃点什么?”此时已过了饭点,店里人不多,掌柜便亲自来招待。

好安对掌柜浅浅一笑,并没有开口,而是把手里的食盒放在桌上,端出了一碗冰粉,笑吟吟的说道:“我今日不来吃饭。”

“嗯?”掌柜嘴巴一抿,但脸上依旧是和善的笑容。

“我来请掌柜吃饭。”好安嘴角噙着笑,伸手把冰粉往前推了推。

掌柜不由一愣,他从小二到掌柜三十年,都是他伺候客人吃饭,还是第一次客人请他吃饭。

惊愕转瞬即逝,掌柜拉过凳子坐了下来。

“这是万和书院门口的冰粉?”掌柜用勺子轻轻搅了两下,便认出碗里的东西。

好安眼皮轻闪,谦虚说道:“普通甜品,没想到都传到了掌柜这里。”

“我家子侄在书院读书,有经常听他提起过,”掌柜慢悠悠地舀了一勺子送进嘴里,细细品尝。味先甜后清,粉入口即化,和他之前托人买的味道一模一样。

“想必姑娘就是好记的摊主吧。”

“正是。”好安微笑着对着掌柜点点头。

掌柜脸上抬起笑纹,指了指冰粉说道:“姑娘是为这个而来的吧。”

好安没有否认,问道:“不知这个可入了掌柜的眼?”

“入不入我眼不重要,重要的是入东家的眼。”

“那也得先入掌柜的眼。”好安眼含微笑地看向掌柜,恭维了一句。

“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好安。”

掌柜畅然道:“好姑娘且等等,我去帮你汇报一声,成与不成就看你自己了。”说完便让小二给好安换到二楼的一个包厢,还上了不少瓜果茶点。

王记酒楼在万和县开了数十年,一代传一代,他们的菜品不仅种类繁多,摆盘色彩搭配也精致合理,口味更是不用说,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家的甜点。

王记的师傅在做菜方面各有所长,但就是没有一个师傅长到甜点上,导致王记七八年了,甜品方面没什么长进,比起县里的其他两家酒楼一直略逊一筹。

好安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而且王记少东家的母亲是沈府老爷的亲妹妹。

沈府是官宦人家,不论京城,还是府城、县城都有人在位。

王记有沈府这样一个靠山在万和县不可谓不稳。

好安足足等了一个时辰才从窗口瞧见掌柜的身影。他紧跟在一辆不起眼马车旁,正低头躬身对着马车里的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