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打知道被五房贪了他们三房的好东西之后,林三婶对人对事的态度就变了。
在她看来,正是因为之前她太好说话,才给人造成了他们三房很好欺负的错觉。
若是换了大房和二房去给五房送东西,五房敢只收东西不办事?怕是大房和二房的东西还没送出去,就被五房老老实实的又原封不动的还回来了。
兀
自在心下憋屈了太久,林三婶如今也打算大变样了。
以后再遇到事情,她可不会脾气好好的任由其他人踩着却不吭声。
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她自己,是他们三房。
这也是为何今天的林三婶会格外不给大夫人留情面的原因所在。
毕竟大夫人是林三婶决定改变为人处事的态度之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主动送上门来的“敌人”。
林三婶想要发作,想要改变,就是从大夫人身上开始了。
毋庸置疑的,林三婶这一天的气势特别的强,态度也格外强硬。
大夫人觉得林二婶和林三婶都很莫名其妙。
她有做什么对不住二房和三房的事吗,值得二房和三房视她如仇敌,连话都不肯好好跟她说了?
心下满是不解,大夫人的气焰不自觉就降了些,语气里也很是不明所以:“二弟妹和三弟妹这是对我这个大嫂有什么误会吗?还是我这个大嫂何时不小心得罪了二弟妹和三弟妹,却不自知?”
就大夫人所知道的,林二婶和林三婶才是为了先前谁跟着林老太太回林家村的事儿,起了冲突、闹了矛盾。
哪怕要记仇,也合该是这两房彼此处不来,跟她这个大夫人有什么关系?
当时这几房吵起来的时候,她可没有多说半个字,也没有得罪任何人。
“大嫂说笑了。咱们平日里的接触又不多,怎么可能谁得罪了谁?”林二婶确实没觉得大夫人得罪了她。同时,也不认为她自己何时得罪了大夫人。
林三婶也是一样的态度,完全不存在任何记恨大夫人的想法。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两人跟大夫人确实不怎么亲近,也不乐意跟其有多的接触。
至于原因,就更是简单了。
她们不想眼巴巴主动凑上前去看大夫人的脸色,也不想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大夫人的冷屁股。光是大夫人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就很让林二婶和林三婶退避三舍了。
“既然我没有得罪你们,你们为何有事不愿意直接跟我说,却非要跟你们大哥说?”这是大夫人百思不得其解的。
不是说她多想跟林二婶和林三婶打好关系,大夫人只是觉得这样伤了她的体面,让她很觉得难堪。
换而言之,她可以嫌弃林二婶和林三婶出身不够高,言行又过于粗鲁,是以不愿意跟她们过多的交集和相处。
但大夫人不能忍受林二婶和林三婶联手排挤她的事实。
“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咱们跟大哥更相熟,也更说得上话。”这事儿是林三婶从中牵线搭桥的,也是她找的林向东说起此事。
此刻自然而然地,是她站出来给大夫人一个说法和解释。
林三婶说的都是她的心里话,也是她所认为的大实话。比之更难听的是,她觉得林向东比大夫人更孝顺,也更加的会为人处事。
毕竟跟林向东说起此事,大不了林向东就不应下,但肯定不会当面给她这个弟妹难堪。
可换了大夫人就说不定了。
万一大夫人非但不理睬她的提议,还对着她一番冷嘲热讽,觉得她多管闲事,竟然还管到大房的头上去了,林三婶岂不冤枉?
说到底,林三婶对大夫人的人品不够信任,自是不愿意跟其有多的接触。
左右她告诉了林向东,就尽到了一家人的本分。更多的,她做不到,别人也休想逼/迫她。
尽管林三婶的话语说的并不是那么难听,大夫人还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挑战和羞辱。
她不是才刚嫁来老林家三两日,怎么就跟林三婶不相熟了?哪怕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她们也见了好几年了,这还不算相熟?
再有就是林三婶身为弟妹,不跟她这个大嫂说得上话,却跟林向东一个夫家大伯说得上话。林三婶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很没规矩、很没礼数的吗?
第260章 更新
因着心下过于愤慨,大夫人直接就不管不顾指着林三婶的鼻子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再怎么说,也是咱们女眷该/操/持的事情,不该闹到男人们面前不是吗?更别提三弟妹跟我夫君又不是真的兄妹,喊声大哥不过是规矩罢了。论起礼数,三弟妹合该跟我夫君避嫌的。”
“什么玩意儿?”林三婶愕然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大夫人说的话语,“你这说的都是什么狗屁话?我都当了老林家几十年的儿媳妇了,给大哥当了几十年的弟妹了。我还不能跟大哥说上几句话了?”
“还礼数!还避嫌!你干脆说我应该搬的远远的,见到大哥扭身就跑,最好就一个招呼也别打得了。”林三婶是真的生气了,一张脸涨的通红,“我都一大把年纪,当奶奶的人了。年轻的时候,都没人说教我要跟夫家的大伯小叔子们避嫌。临到老了,却被人惦记上了?”
林二婶也觉得很是无语。
本来这件事跟她没关系的,她也可以不开这个口。但是今日大夫人质疑的是林三婶,指不定明日就该骂到她头上来了。
毕竟这么些年,她也跟林三婶一样,没有跟夫家的大伯小叔子们避嫌。
主要他们还在林家村的时候,就没这个说法。都是一家人,哪里还计较那么多?虽然不是亲兄弟姐妹,但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