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的劳动力!
一桌客人进去了,马上就有第二桌。
渐渐地,人也多了起来。
刚开始是试吃吸引来的人流,后来是看到店里面热闹起来了,味道也煮开了,凑热闹的也想来尝个味道,这样一桌下来,就算是点个酥肉或者肉丸子这种荤菜,也就是人均消费三五元的标准,这种饭本来也不会天天吃,偶尔开一顿洋荤,一般人也都能消费的起。
不到半小时功夫,一楼就坐满了,服务员开始往二楼领客人。
张明卿看东西这么好卖,赶紧带头去洗菜串菜洗盘子,不到一会儿功夫,店里面已经翻了一次台子,见店里来了客人,徐梦也赶紧走了,人流量到了两点钟才算结束。
大家最后都累瘫了,但脸上的笑容一点都没止住。
这一波客人算是接住了,是不是只有这一波的热闹,还得看接下来的。
“老板娘,今天中午咱们做了多少台你猜。”还不等老板娘接话,宋霞自问自答起来:“三十五桌,有三十五桌啊,还好徐梦来了,想了这么一个招。”
张明卿说:“晚上继续摆在门口煮,想试试味道的咱们都给。”
有些人还是会犹豫,怕不好吃。
但试过了,基本都会进来吃,除了后面台子满了,实在是安排不下的。
最后楼上都坐满了,还好翻台速度快,还有张明卿及时发现情况不对,让人赶紧洗菜串菜,结果连下午准备的都用完了,最后还是不够,两点多的时候还有人要来,张明卿只能遗憾的告诉他们,店员们也要休息做卫生,下午四点半才开业。
早班的人多干了一个小时,才把收尾的工作做好,有些人忙的连午饭都没吃上。
这里面最忙的就是刘京远,本来准备了一天的高汤,中午就用完了。
张明卿赶紧给了他二十块钱:“跑一趟菜市场,买只老鸡回来,记得要老鸡啊,不要肉鸡和嫩鸡。”
早上买的骨头还有,鸡没了。
店里又不能买活鸡放着,不卫生。
张明卿累惨了,差点瘫在地上,连钱都没时间数,坐在椅子上就那样睡着了。
服务员们看着睡着了的老板娘,捂着嘴巴笑出了声。
这段时间张明卿的压力太大了,精神紧绷,早上都是顶着个黑眼圈来餐馆的,每天她来的最早,走的也是最晚的一个,今天算是睡了个好觉,一觉从2点睡到了四点半,直到有人进店里吃饭,煮火锅的时候弄出动静出来,张明卿才醒过来。
睡了一顿饱的以后,张明卿就越发精神起来。
这一天下来,等到晚上歇业的时候,张明卿还是精神百倍。
晚餐的时间比较长,从四点半开始进客,到九点最后一桌才吃完,店员们忙的都抬不动脚了。
一天下来,一共接待了八十几桌,营业收入都上千!
张明卿跟宋霞商量:“不行明天临时多请两个洗碗的阿姨,专门洗碗做卫生。”
这年头人工廉价,第二天宋霞就把新招来的员工带到了店里。
多了两个搞卫生干杂活儿的人,店员们的压力又小了些。
就这样卖了两天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清点了库存,宋霞告诉张明卿:“老板娘,我要告诉你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咱们的生意太好,把一周的火锅底料都用完了,小徐师傅做的那些本来可以用两周的,现在可能一周就能用完……”
冯燕文一拍脑门,她也是忙疯了居然忘记这茬。
每天去市场采购的菜多了一倍,怎么没想到火锅料也少了。
第52章
火锅店的生意就这样好了起来,而湘湘的生意渐渐就差了。
都是做餐饮的,对面开一家店,那肯定会有影响。
以前湘湘一到十二点,生意好到要在外面排队,结果火锅店爆满的当天晚上,胖经理就发现不对。
本来满客的店里,这会儿却只上了一半的客人。
看着稀稀拉拉的客人,胖经理急了:“怎么回事?”
店员小张苦着脸指着马路对面:“都跑到对面去了,我看了好一会儿了,对面店一开门,就有好几桌了,这会儿都快坐满了都。”
胖经理看了一眼外面,只见对面店里生意火爆,甚至都有排队的趋势,这幅景象就算是他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也没见这样的。
“怎么回事?”不是,中午的时候也没见生意这么好啊:“你过去看一眼。”
都是面对面做生意的,张明卿店里的人自然也认识对面店的人,小张在对面店外面扫了一眼,就被宋霞怼回去,小张只能找几个大学生问了问,大致了解了一下对面的套路,无非是吃火锅送锅底。
“送多久?”
“也不是谁都能送,说是开业头一周,凭传单可以送。”
不就是打价格战吗,胖经理咬了咬牙:“咱们也送,过来吃饭的,都送一小盘卤牛肉,不不不,送一盘拌木耳吧。”
卤牛肉太贵了,送不起啊。
很快,湘湘炒菜馆的广告也打了出去,这一周过来吃饭的,都送一盘凉拌木耳。
后面几天生意是好了些,但也是因为对面火锅店的生意太好了,有些人排不到位置,又不想走太远,恰好看见对面炒菜馆人不多,干脆找个地方填填肚子。
路展容就是其中一个。
前几天火锅店就开张了,他今天中午才知道,他怎么想得到这家店开的这么快。
等赶过来的时候,发现店里火爆,他又又又没赶上这一茬。
经过这几天的口碑发酵,这一块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了这家店,甚至周围的居民都有来这边打个牙祭,所以一到饭点人就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