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7)
蔡老太太有些紧张的问:“多少都能收吗?还都是按这个价?”
刚才小孙女张嘴就叫了个比大龙趸还贵的价,她紧张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这单买卖要是黄了,还上脑找这么高的价,十五文,跟五花肉一样。
她真怕刚才掌柜一不高兴,直接将他们赶出去。
没想到,钱掌柜竟然应下了二十文的价格。
钱掌柜此时也看出来了,这两个老人胆子有些小,说话还不如小女娃有魄力。
他在心里感叹到:这几个人也算运气好,这年头像他这样不欺生的商人少了,他们今个儿也算找对人了。
钱掌柜笑着点头。
见此,老两口立刻眉开眼笑起来,饱经风霜的脸上荡漾起一道道皱纹,像大海的涟漪,李鱼儿心里莫名就升起一股淡淡的哀伤。
她多想抚平这涟漪,让两个老人再也不会为生计而增加皱纹了。
稳住心神,李鱼儿趁热打铁,赶紧推销起鲸鱼肉的做法:“掌柜叔叔,我阿奶可会做鲸鱼肉了,鲸鱼刺身和香煎鱼排可好吃了,我敢说,没人除了我阿奶,没人会做这两道菜。”
说着,李鱼儿似乎是怕钱掌柜不信,从蔡老太太拐的箩筐里拿出切好的生鱼片。
起初,听到李鱼儿这样说,钱掌柜只当是乡下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突然吃到肉夸大其词而已。
但经过短暂的相处,钱掌柜不相信李鱼儿是个信口雌黄的孩子。
他接过生鱼片,仔细打量起来,切好的鱼片整整齐齐的码在盘子里,大小均匀,薄厚适当,每一片都晶莹剔透,看着就让人很有食欲。
钱掌柜此时是真的来了兴致。
“这就是生鱼片?这刀工不错啊!”
光看刀工绝对可以和当下的大厨相提并论了。
他打算举办一个品鲸宴,菜品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李鱼儿顺杆往上爬,说道:“那是当然,这鱼片不仅好看,若是配上特殊的酱汁,简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钱掌柜提议道:“我们酒楼后院有个小厨房,不知您老可方便,若是方便,不妨也让我开开眼界。
哦对了,你们要是信得过我,鲸鱼肉我就安排人过秤了。”
蔡老太太和李老汉对视一眼,说:“自然信得过掌柜的。”
李鱼儿几人被领到后院小厨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厨房里该有的全都有。
而且小厨房相对于大厨房来说,掩映在花园树木后面,别有一番清幽和雅致。
钱掌柜是个讲究人,他没有跟着进小厨房,而是坐在连着厨房的餐厅里。
“有什么需要,尽管跟我说。”钱掌柜说。
“谢谢掌柜叔叔,您稍等,美味很快就来了哦。”李鱼儿领着蔡老太太进了小厨房,李老汉也跟着进来了。
“我帮你们打下手吧。”李老汉说。
李鱼儿和蔡老太太相视一笑,没将人撵出去。
蔡老太太怎会不了解自己的老伴儿呢,他是不想单独跟钱掌柜坐一起,不自在。
于是说:“老头子,你来烧火吧。”
“哎!”李老汉高兴的拿起烧火钳,就开始生火。
鲸鱼刺身和香煎鱼排都是李鱼儿做的,蔡老太太也就能打打下手。
见到桌案上摆放的各式调料和配菜,李鱼儿心情大好。
虽然这里比不上前世那么丰富的调料和厨具,但比他们家可好太多了。
生火,烧水,烫鱼肉,摆盘,制作料汁,李鱼儿做的得心应手。
蔡老太太第一次亲眼见孙女做这两道菜,目露惊喜的说:“我孙女长了双巧手,好似那天生的大厨,瞧瞧这手艺,我看不输给刚才那个五大三粗的钱大厨。”
李鱼儿被夸的有些不好意了,说:“奶奶你可别再夸我了,我哪能跟钱大厨比啊,你看他那胳膊,颠起大勺来,一般人可比不了。”
李鱼儿心知肚明,她这是占了时空差的优势,前世,她可是不输专业的美食家,而且现代社会的菜式哪里是古人能比的。
但她可不打算当一个厨子,能当大厨的人,不仅要厨艺好,还要体力好,普通人,颠一天大勺就能累趴下。
“出锅!”李鱼儿给生鱼片浇上秘制酱汁,一盘鲸鱼刺身就完成了。
其实,边吃边蘸酱最好,但此时,没必要,这只是做一些给钱掌柜品尝一下味道。
生鱼片不在于复杂,而是在于火候和刀工,难度实际上比很多复杂的菜更难做。
生鱼片谁不会做,但要能调好灵魂的酱汁,将生鱼片烫到最佳鲜美的状态,就很难。
“阿奶,你先把这个端出去吧,久了就不好吃了。”
冰镇后的鱼片立刻食用才最鲜美。
蔡老太太将盘子塞给老伴儿,“你是男的,你去。”
李老汉硬着头皮端着盘子出去了。
没多久,李鱼儿刚将鱼片煎了一面,李老汉就兴奋的端着空盘子回来了。
“全吃了,钱掌柜把鱼片全吃了,他,他说鲜!真鲜!简直,简直是什么浑什么成。”
“是浑然天成。”李鱼儿补充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咱家鱼宝儿就是聪明,随你奶。”
蔡老太太笑着接过空盘子,说:“满意就好,他满意,咱们的鲸鱼肉才能都卖出去。”
李鱼儿将平底锅一颠,鱼排翻了一个面,滋滋的冒着香味。
“阿爷阿奶,你们可千万别说鲸鱼还在沙滩上,不然他们自己去弄,有咱们啥事。”
“晓得了,你阿奶我不傻。不说别的,就说这要是让外人弄走了鲸鱼肉,被村里知道,咱们家在兔窝子村可就没有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