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88)
众人从鑫鑫断断续续的话里听明白了,可能是鑫鑫的弟弟不小心将油灯碰掉地,摔坏了,后娘栽赃陷害鑫鑫,结果被不分青红皂白的张婆子打了一顿。
李鱼儿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竟然勾起了鑫鑫的伤心事。
于是,她又拿出好吃的糕点和糖果吸引她的注意力,这次果然有用。
“饿!鑫鑫好饿!”
即使胳膊很疼很疼,小女孩的目光依然被点心和糖果深深的吸引着。
蔡老太太心疼的直揪揪,她儿孙满堂,跟老头子拼搏了一辈子,有好东西都先紧着给儿女,她最见不得小孩子遭罪。
“鑫鑫乖,等伤口弄好了,十一奶奶给鑫鑫做肉肉吃,点心糖果也给鑫鑫吃,还有鱼宝儿姐姐跟你玩。”
等伤口处理完,李老大一脑门都是冷汗。
张氏端来的那盆水,也变成了血糊糊的污水。
“倒远点,别招来野物。”
血腥味容易招来不冬眠的野物,张氏将血水倒进前滩上,沙子很快就吸干了血水,西北风一吹,味道很快就散了。
蔡老太太让张氏端来稀饭和炸肉丸,将酥脆的炸肉丸用米饭泡了,才敢给鑫鑫吃。
小孩子胃口弱,吃硬了不行。
可能是饿很了,鑫鑫一勺子米粥下去,就停不下来了,吧唧吧唧的吃起来,像一只小狼崽子,吃的头不抬眼不睁的。
等吃了两小碗饭,张氏就不敢再给她吃了。
哄着说:“鑫鑫啊,再吃你的小肚子就爆炸了,还得留点地方吃点心和糖果。”
鑫鑫小脸红红的,似是有些害羞,又有些因为吃饱了,恢复了一些血色。
范氏将李鱼儿新作的棉袄拿出来一件,她先征求女儿的意见,“鱼宝儿啊,娘打算把你的棉袄给鑫鑫一件,你看行吗?等过几日娘再给你做几件。”
“行,怎么不行,家里就数我衣服最多了现在,娘你们可别再给我做衣服了,我长得快,没多久就小了。”
蔡老太太,张氏,范氏,李梅儿都给李鱼儿做了好几套衣服,加上李鱼儿自己买的成衣,她的小柳条箱子都换成大箱子了。
“不过,这件不行,换一件吧,就把大伯母做的那件大红色的给鑫鑫穿吧,小孩子过年穿喜庆点好,还能冲冲晦气。”
范氏有些舍不得说:“你就一件大红色的,不留着大年初一穿了?”
李鱼儿赶紧说:“娘,你也知道,我不喜欢特别鲜艳的衣服。”
范氏摸摸她的脑袋,无奈的说:“咱家鱼宝儿怎么一点也不爱俏。”
李鱼儿呵呵敷衍着,她不是不爱俏,是审美不同。
她才不想顶着大红的绢花,穿着大红棉袄,像一只花妖一样到处瞎显摆。
第141章 年前开始走亲戚
红袄子套在鑫鑫身上有些大,一直到小腿上边的位置,但很好看,小女娃穿红色其实挺好看的。
果然,鑫鑫脑袋上很快被绑上了一朵大红绢花。
这是李梅儿买给李鱼儿的,但被她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李鱼儿从怀里掏出一个银长命锁,放到海牛的床头。
“阿娘,这是我和大哥一起给海牛买的年礼,海牛生的艰难,你和海牛都受苦了,希望这块长命锁能保佑海牛平平安安的长大。”
范氏拿起长命锁仔细的摩挲,眼里全是孺慕之情,“你们有心了,海牛有你们这样的哥哥姐姐给他遮风挡雨,一定能平安长大的。
瞧瞧他如今这小脸,看着可比你们小时候胖多了,你们是生下来的时候比他重,他如今倒是反超你们小时候了。”
“呵呵。”海牛不知道是做了什么美梦,突然笑了,全家人都跟着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再也不似李鱼儿刚穿越那会子,愁眉苦脸,眼神麻木,话都不说几句,整日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
“咱们家如今日子好过了,可不能忘了帮助过咱们的亲戚朋友。”蔡老太太指了指放在角落里的箩筐,说:“这些是我和老头子一起分出来的年礼,准备给跟咱家关系好的几户,一家分,
若是他们问哪来的,就说是我弟那头送来了。说咱家跟着蔡家那头做了点小本买卖,赚了点钱。”
蔡老太太人情世故和亲疏远近拿捏的还是很到位的。
给两个叔伯家以及村长家的礼最多,每家两斤猪肉,两斤白米,两斤白面,半斤红糖,二十个鸡蛋,一斤猪油,一匹灰色细麻布,男女都能用。
加起来也有七百多文钱,算是大手笔了。
剩下的几个堂兄弟和关系好的就是:猪肉一斤,白米白面一斤,十个鸡蛋,八尺细麻布。
李老汉拿着孙子孙女给买的铜烟袋锅子和好烟丝,站在船外边,他怕在船上吸烟有味还会呛到家人。
他拿出火折子,点上烟丝,狠狠地吸了一口,纯正的香味瞬间从口鼻串上脑门。
“好烟!”
不知怎的,李老汉眼眶一红,鼻头一酸,竟是想到一桩陈年旧事。
氤氲的烟雾里,他仿佛看到了阿爹当年走前的光景。
他爹当年八尺的汉子,最后瘦成了一个骨架子,海边人上了年纪基本都有风湿痹痛,尤其是出海的男人。
即使是弥留之际,阿爹依然疼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那时,他最后的愿望就是临死前能抽上一口烟,能睡一个好觉。
可惜,这个愿望,阿爹到死也没能实现。
蔡老太太喊了一嗓子,打断了李老汉的回忆:“老头子,抽完了吗?抽完了赶紧回来去送年礼,别太晚了!”
“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