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193)
听到老妻凄厉的哭喊声,村长眼底的赤红才渐渐散去,恢复了一些神志。
村长还有个大儿子,就在兔窝子村,只是两家已经分家了,不在一条船上住。
蔡老太太跟着劝道:“九哥,我们有卖身契,我阿弟家跟他们村的村长家关系不错,村长大儿子是县衙管户籍的书吏,等过了年,我去帮你疏通一下,看看能不能给娟子和鑫鑫单独立个女户。”
“十一弟妹,你说的都是真的啊?你看看我,谁不知道你蔡桂花啊,你说话不准谁还能准?”王氏破涕为笑,说:“你看看我有些疯魔了,让你见笑了。”
她抹了一把眼泪,可怎么也没止住泪水,可能是太过伤心,眼泪还在不由自主的往下掉。
“咱们是一家人,谁家有个困难互相搭把手是应该的,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蔡老太太说。
李老汉从怀里掏出那张贵如千金的卖身契,说:“九哥,这是鑫鑫的卖身契,等年后我们那边通上话,安排好了,再通知你们约个时间,去县衙把事办了。
九哥,说句实话,老弟我也不敢绝对保证能一定办成,但有了这卖身契,鑫鑫就不用回黄家了,这东西你可千万收好了啊。”
村长颤抖着双手接过那薄薄的一张纸,交给王氏,“锁箱子里。”
然后他转头对李老汉说:“老十一啊,九哥记住你的恩情了,以后有事,能用得着九哥的地方,你随便说。”
蔡老太太说:“九哥,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我们之前用你的地方还少吗?远的不说,就说之前风灾那档子事,不是你号召的村民,我家老二夫妇和鱼宝儿现在还不知道咋样呢。”
第145章 芙蓉蟹
此时,娟子和鑫鑫都已经哭累了,情绪也稳定了一些。
娟子拉着鑫鑫就给李老汉夫妻俩磕头。
李老汉赶紧去拉人,却被村长死死的按住手臂,“老十一,你们是她们的长辈,这几个头受的起!
实话跟你们说,娟子本来都不想活了,若是不是记挂着鑫鑫,她说不定都不会跟我们回家,自己就找一条绳子吊死了。
你们救了鑫鑫,就等于救了她们母女俩的命。
你家老三和二郎是个胆大聪明有担当的,将来一定有出息。”
李老汉他们不敢对外说想出法子的是李鱼儿,孩子还小,风头太盛,容易夭折,就推到李老三和李二郎身上。
话说开后,李老汉夫妇俩就提出告辞,将空间留给刚团聚的一家人。
他们走后,王氏打开李老汉的年礼,同样被震惊了。
“老头子,老十一家真是要起来了,这年礼都够寻常人家下聘了。”
村长看看鑫鑫身上崭新的棉衣裤,说:“光鑫鑫身上的这套衣服就得半两银子,这些年,咱家没白帮老十一家啊,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好人,我这兄弟——行!”
女儿失而复得,李娟就像是重获新生一般,生活又有了奔头,她烧了水,想给自己和女儿简单洗一下,过难了,去去晦气。
当看到鑫鑫手臂,还有小腿上的伤,后背上更是被柳条抽的不成样子,旧伤刚结痂,新伤还在渗血。
李娟哭的眼睛都红了,她不敢用水碰女儿的伤口,只能用新棉布沾水,一点一点的擦,然后抹上李老汉送来的金疮药。
期间,鑫鑫疼的哭了好几次,等伤口处理好,孩子都哭的昏睡过去了。
王氏气的,当晚对着祖宗牌位烧了好几炷香,诅咒黄家一家祸害不得好死。
接着,李老汉就将剩余几家的年礼送去了,都没久坐。
李鱼儿和李梅儿正在捣鼓下一道美食——芙蓉蟹。
李鱼儿打了一个鸡蛋,将蛋清和蛋黄分离,用鸡蛋壳和碗就能将蛋清和蛋黄分离成功。
同时让李梅儿把已经闷死的梭子蟹砍成四块,每只蟹开口处沾蛋清,薄薄的裹上面粉,放入温度合适的油锅中炸至表面金黄。
然后捞出来控油。
“梅儿姐,还是我来说,你来做,你可要记好了哦。”
“什么记好了?我们也能帮忙!”
死皮赖脸的蹭了一碗香螺后,李老三和李二郎两人就撵不走了。
李鱼儿想了想,说:“行!你们也跟着学吧,梅儿姐长得好看,抛头露脸去集市卖东西不安全,你们俩正合适,还有大堂哥也行。”
李鱼儿年后打算支棱一个海鲜摊位,类似现代社会的海鲜大排档。
吴县令父子好色贪婪,李梅儿确实不适合出来摆摊了,再说了,梅儿姐过个一两年就要出嫁了,注意点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皇权至上的朝代,李鱼儿可不觉得自己有能力扭转乾坤,宣扬什么男女平等,什么人权和法治的。
历朝历代,改变国体都要经过无数人的革命,不断的流血和斗争,才有可能改变体制。
李鱼儿将之前的步骤简单说了一遍,让李二郎上手去炸梭子蟹。
李二郎笨拙的将蟹子扔进油锅里,吓的李梅儿一巴掌拍在他背上。
“作死啊!你这样把热油溅到人身上咋办?”
“下一个!”李鱼儿说。
李老三紧张的上前,按照李鱼儿的要求,根据李梅儿的指导,缓慢沿着锅边将梭子蟹推入油锅。
“不错!”李梅儿夸赞道。
李鱼儿看了看被李二郎含在嘴里的手指,拿葫芦瓢舀了一瓢凉水,“大哥,被油烫了,要立刻用冷水冲一会,你过来,我帮你冲。”
李二郎感动的说:“还是鱼宝儿对我好。”
冲了一会,李二郎手指上的油点子印终于消下去了,总算没有起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