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12)

作者: 喵吉 阅读记录

这时,一只红色的锦球被抛入场中,两只狮子开始争抢锦球,上蹿下跳,各显神通,引得台下的观众掌声雷动,喝彩不断。

李二郎、李大郎还有李老三被生动的舞狮子节目吸引,跑到人群外围不停地朝里边张望。

幸亏戏台搭建的足够高,没有请柬的百姓也能看到舞狮子,只是视野差了不少。

见人多,怕走散,李老汉刚想把李老三他们叫回来,蔡老太太阻止道:“都是成丁了,随他们去吧,咱们把梅儿和鱼宝儿看好就行。”

遗憾的是李二郎夫妇和李大郎夫妇没来,两个腿脚不方便,一个要照顾孩子,另一个自愿留在家里照顾自己相公和小黄。

一段行云流水的舞狮子,看的哥仨心潮澎湃,恨不得自己也上去舞一段。

“看到没,最后还是我看中的狮子夺得了锦球。”李二郎得意洋洋的对李老三说。

李老三也不甘示弱的回怼:“但是我看中的那狮子最后扯下锦球里的对联啊,还是我看中的狮子最重要。”

两人喋喋不休,非要争出个高下。

李大郎突然喊道:“炸元宵!是炸元宵啊!”

前边一个摊位前,排了四五个小孩,都是在等炸元宵的。

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对他们哥仨来说,都是小意思了。

几人跟着排队,很快就轮到他们了。

“老板,元宵怎么卖?”

老板今个生意不错,见谁都高兴,笑着说:“两文钱一个。”

贵,但架不住这香味直往鼻子里窜,于是一人要了六个。

他们算是大客户了,老板高高兴兴的给包好,两个一份,用油纸装了。

三人跑回来,“阿爷阿奶,我们买了炸元宵,你们尝尝!”

蔡老太太他们一人手里被塞了一包炸元宵,炸元宵比汤圆大很多,一个就有小孩拳头那么大,里边是芝麻加糖馅的,甜而不腻,非常好吃。

李鱼儿吃了一个,真不错,没有香料,纯天然的香味,顶顶好吃。

众人随着人流游玩间,不知不觉黑夜落下了帷幕,当最后一缕太阳光沉入西山时,小镇一盏接一盏的亮起了花灯。

这种感觉,就好像花灯点亮的不是夜空,而是另一个时空。

路人身着古装,手持各种花灯,漫步在古风古色的滨海古镇中。

灯火阑珊的小镇此时就好像游戏里的场景,美的似梦非梦。

此时,刚才舞狮子的戏台上已经开始了咿咿呀呀的京剧,给古镇再添一抹仙气。

走过石桥,路过挂满许愿红绸的老树,穿过沿街的石板路,一行人来到了码头。

冷清了一冬天的码头,此时终于是人声鼎沸,灯火攒动。

人们争先恐后的为妈祖娘娘献上海灯,祈求妈祖娘娘保佑他们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盏一盏承载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海灯被放入海中,今夜风小,海面平静,海灯入海,便随着退潮的潮汐向深海漂去。

虽然码头水深,不可能退出滩涂,但也是遵循相同的潮汐规律的:退潮海水向深海走。

李鱼儿他们做的海灯与普通的海灯不同,是李鱼儿经过改良的,又大又抗风浪,不容易翻。

“糟了!我的海灯翻了!”一个年轻人捶胸顿足的喊道。

立刻有一个商贩上前推销:“这位小兄弟,我这的海灯做工好不容易翻,你买我的,绝对不会翻。”他双手挂满了各色海灯。

青年犹豫了一下,就问:“多少钱一只?”

“大的十文,小的六文。”

比镇子上的贵一文,但他也不在乎了,海灯翻了不吉利,再买一个才是明智之举。

于是,青年一咬牙又买了一个,商贩还贴心的借给他火折子,果然,这次青年的海灯顺利的漂向深海。

他满意的笑着离开了,仿佛那海灯真能到达妈祖娘娘的神殿,他的愿望就会实现。

李梅儿放了一盏海灯,虔诚的祷告。

李二郎贼兮兮的笑着问:“梅儿姐,你许的什么愿望呢?”

“不告诉你。”

李二郎眼珠子一转,猜测到:“你该不会是许愿嫁个好人家吧?”

李梅儿羞红了脸,在他脚上不轻不重的踩了一脚。

李二郎故意装作很疼的样子,喊道:“谋杀弟弟了!”

结果,后背就挨了一巴掌,蔡老太太嗔怒到:“没大没小,你赶紧放你自己的灯吧,不然都给鱼宝儿玩。”

“别别别!”李二郎赶紧求饶,以阿奶对鱼宝儿的宠爱程度,她真干的出来,这可是他第一次放海灯,无论如何也得亲手放下去,然后送到妈祖娘娘那。

李老三放完海灯,学着李二郎刚才的贱样,说:“二郎许的什么愿望啊?”

李二郎倒也不隐瞒,骄傲的说:“当然是今年咱们家生意火爆!发大财了!”

“俗!”李梅儿报仇似的说:“咱们生意肯定好啊,还用你许愿!你猜我许的啥愿望?我许愿阿奶给你找一个厉害的媳妇儿,天天修理你!”

“哎!不是,李梅儿你开玩笑的是不是?”李二郎追着李梅儿问,“你不会真许的这个愿望吧?”

李梅儿捂嘴偷笑,就是不回答李二郎。

第162章 花车游街,高跷秧歌开道

李鱼儿也不知道自己该许什么愿望,就随便许了一个:愿李家每一个人往后都能喜乐平安吧。

放完海灯,他们就赶紧离开了,后边还有很多人等着呢。

“接下来,咱们干什么去?”李二郎问。

李梅儿提议,“不如咱们去猜灯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