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19)
我看温家闺女不但勤快孝顺,她家开着豆腐坊,日子也算宽裕,她弟弟会读书,将来也是个有本事的。”
赵氏这是给李家的小子们说亲呢,按理说李老三的辈分更大,应该先给他说亲。
这个朝代的人,除了年龄相差特别大的,都是按照辈分排先后成亲。
但李老三是个拧巴的,这亲事他自己不点头估计很难成。
于是,把温家姑娘说给谁就成了难题。
李老汉说:“这温家那边通气了吗?人家能看上咱家吗?”
赵氏说:“嗨,我上次去买豆腐的时候,说了一嘴,她爹娘听说是岛民原本是不答应的,但听说你们家买了四十亩良田,正是打算盖大房子的那户,就松了口。”
这反应在情理之中,没有爹娘喜欢自家闺女嫁到岛里受苦,而且还这么大老远,以后就是想帮都帮不上忙。
李老汉犯难的说:“这给咱家哪个小子相看合适?”
蔡老太太突然心里有了个想法,说:“不如两个都看看?”
李老汉摇头,“这要是都看岔劈了咋整?”
赵氏想了想说:“你们看这样如何,我明个儿把温家姑娘叫家里,对外就说买豆腐拿不动,到时候,找个由头,让老三和大郎在院子里干活,别告诉他俩这事,然后探探温家姑娘的口风。
温家姑娘相中了哪一个,咱再问哪一个的想法,行就行,不行拉倒,反正都没搁明面上说,谁也不丢脸,就当没这回事,我再给他俩寻摸寻摸。”
这主意好,双方都同意。
兔窝子村,李梅儿可算是把李鱼儿兄妹俩等回来了。
“你们这是去哪儿了?都什么时候了?”
李鱼儿知道她是关心他俩,就抱着李梅儿的胳膊说:“我们办了一件大事,码头的地买妥了。”
“什么!”李梅儿刚想惊呼,又快速捂住嘴,说:“就你们俩,胆子可真大。”
李鱼儿怕她生气说:“之前没跟你们说,是怕人多眼杂,反而不好,梅儿姐可别生气。”
“怎么会,大街上咱们真要大声嚷嚷可没好果子吃,再说了,摆摊这边也离不开人,都去,明天还摆不摆摊了。”
李梅儿想了想,又问:“你们打算跟阿爷阿奶他们说吗?”
“说是要说,不过不是现在,等我找人把码头收整出来再说。”
“你打算怎么收整?”
李鱼儿将从集市上买的肉蛋放到灶棚里,说:“先建码头停船,然后盖商铺,那种一连串的商铺出租或自用。”
“商铺?”李二郎从正在卤海鲜的李大郎那偷了一碗吃,边吃边说:“那地方可没人去买东西,你打算在那开商铺还不如开茶水铺子,说不定扛夫和过路的商人会去。”
李鱼儿听了李二郎的想法,当即就说:“那就留一间商铺给大哥做这个生意。”
李二郎一怔,接着心里狂喜,“真的假的?”
李鱼儿很高兴李二郎能有这样的商业头脑,在码头开茶馆确实赚钱,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生意就交给她大哥了。
“自然,我李鱼儿说话,一个唾沫一个钉。”
李二郎瞬间像是被打了鸡血,高兴的差点跳起来,“鱼宝儿,大哥谢谢你了,不愧是我亲妹子。”
李鱼儿又看向李梅儿说:“梅儿姐,大堂哥,还有三叔,三叔呢?”
刚说到李老三,李老三就回来了。
“太冷了,我这方便一下,屁股差点冻掉。”
李梅儿瞪了他一眼,“说话讲究点,没看到有女孩吗?”
李老三不好意思的说:“对不住了,大意了。”
李鱼儿将码头商铺的事同他说了一遍,问:“大堂哥、三叔、梅儿姐,你们要是有什么想法跟我说,我都给你们留一间商铺,就算一时间没有想做的生意,我也给你们留着,就当是送给你们的私产。”
第168章 相看
给一间铺子可是大手笔,不等他们拒绝或感谢,李鱼儿直接说:“你们还是想想将来做什么生意吧,就算自己不做生意,留着收租也不错。”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有了地后,李老汉动不动就背着手溜达到自家地去了。
还没有化雪的田地有什么好看的,而且都是荒地,还得自己开。
村里并没有现成的良田出售,所谓的良田就是按周围开垦出来的土地标准划分,肥沃程度跟旁边的地大差不差。
比如山坡上的沙地就是下等田,靠近海边的盐碱地也是下等田,而村子周围有福水溪流经的肥沃土地当然是上等良田。
蔡老太太见老头子又去看田地了,故意笑他:“这又去看雪了啊?”
“现在是雪,将来就是良田,田里存雪,开春了就不缺水了。”李老汉高兴的说,自己的土,自己的地,种啥都长银子。
“好好好!你愿意看就去看,老三和大郎来了,待会你给他们找点活在院子里干。”
“找活?找啥活?”李老汉刚想说:你看着办呗,蔡老太太已经拍拍屁股进屋了,李老三和李大郎不情不愿的走了过来。
“阿爹,你找我们来干啥啊?还说天大的事?”李老三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摆摊的活还没干完呢。
李大郎也满眼都是莫名其妙,他如今是大厨,摆摊离了大厨怎么行,他忙着呢。
李老汉:……天大的事?
“我,那什么?我腰疼,让你们来劈柴不行吗?”
李老三:“阿爹!您老从村那头儿溜达到村这头儿,您确定您腰疼?”
李大郎憨厚的眼里也露出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