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8)
她赶紧将泡好的茶倒了一杯,端给钱掌柜。
接过温度刚好的茶,钱掌柜的脸色好了一些。
“你小叔被关押的时候,和一个管事起了冲突,被那人叫人打了。
我去接人的时候,人已经被扔在院子里自生自灭了。
矿山那边估计换了新势力,日后在镇子上行走,你们还是多加小心些吧。”
说着,钱展柜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按着手印的纸,递给李老汉,“老哥,这是你儿子的身契,我看过了,签的是卖身的死契。
娃应该是被人骗了。”
李老汉颤巍巍的接过那张薄薄的纸,仅仅是一张纸,一张他们看不懂字的纸,就决定了他儿子的生死。
李老汉红着眼睛就要给钱掌柜磕头。
“老哥!你这是干什么?”钱掌柜直接将人给拖了起来,“老哥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赶紧带娃去医馆看看吧,刚才,我也只是就近寻了一个游医急救了一下,具体如何,还得找个坐堂郎中好好看看,伤了头可大可小。”
第20章 灯芯草
李家人着急忙慌的把人送进了医馆,找的还是刘郎中,上次李鱼儿的爹娘出事,若不是刘郎中帮忙说情,还免了一些诊金,李家卖了全部家当也不够。
才几日,李家又有人出事,还伤了头。
刘郎中叹了口气,心中怜悯,说:“老夫给令郎施了针,若是今晚不发烧,就是脑中的淤血散了,就没有大碍,明日就能醒。”
后半段,刘郎中没说,在场的人都懂,这是听天由命的意思。
一连两个儿子出事,蔡老太太险些晕死过去,她瘫坐在椅子上,之前卖鲸鱼的喜悦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无尽的悲戚。
李鱼儿见阿爷没有反应,拽了拽他的袖子,说:“阿爷,您刚才不是说让大伯回去取银子吗?”
七两银子全给了钱掌柜,还欠着三两赎身银子以及好几两游医的诊费,李老三伤的不轻,还被扔到雪地里冻了许久,游医给用了秘药抢救,要钱很贵。
如今,李家人身上就剩下几百个大钱,原本是留着买棉布做冬衣的,现在连要钱都不知道够不够。
被李鱼儿一提醒,李老汉这才回过神,急急忙忙吩咐大儿子领着两个孙子回村。
“老大,你现在赶紧回家取钱,越快越好。”李老汉将从蔡老太太那接过来的钥匙郑重的放进老大手里。
老李家虽说分家了,大房的银钱还是蔡老太太掌管,大儿媳妇性子闷,人太过老实本分,蔡老太太不放心她管家。
李鱼儿心里有事,李二郎和她也顺道回去了,反正他们在这也帮不上什么忙。
张氏和李梅儿听说老三出了事,心里也是一阵担忧。
虽然老三平日看着不着调,总是和李老汉对着干,但关键时刻能卖身去矿场救家人,就知道他本质善良,之前那些小矛盾就不算什么了。
李老大拿了银子,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就又往镇子上赶。
腊月,天黑得格外早,晚饭后,天就擦黑了。
农村人早早就睡下了,穷苦人家冬天都会选择猫冬,少动少出门少吃多节省粮食。
条件好点的人家一天两顿饭,也大多是稀饭,差一点的,就一天一顿饭。
等到开春前,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有人家只吃鱼干和泡发的赶海菜。
海鲜是好东西,在前世,卖的可贵了,比粮食贵几十倍,几百倍。
但对于肚子里一点油水没有的渔民,过多食用海鲜就会生病,比如风湿就是最常见最痛苦的病之一。
即使是后世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无法彻底根除风湿。
渔民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沧渊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城市多,海货贱,卖不上价,换不来粮食,只能多吃海货少吃粮食。
李老汉他们还没有回来,李鱼儿拿出在路边顺手采来的草茎,朝大伯母要了剪刀,割开草茎取髓心,打算做点小玩意儿。
“鱼宝儿,过来擦脸!该睡觉了!”
白天,大伯母和大堂姐俩去金沙滩采鲸鱼肉,她们力气小,采的没有昨日李老汉他们采的多,大概有一百到两百斤的样子。
就这样,两人也累的不轻。
冻实的肉,很是坚硬,拿鱼刀砍起来很费事,而且还要保证切出来的肉整齐好看,不伤鱼皮。
“不急!我弄点东西。”李鱼儿回答。
“弄啥子?在驻一会儿就天黑了。”李梅儿催促。
李家人基本都用雪水擦擦脸,但是鱼宝儿年龄小,家人每天都在做完饭后,用锅里的余温化了雪水给她擦脸的。
李二郎不知什么时候倚在灶棚的门框上,静静的瞅着李鱼儿。
李鱼儿抬头吓了一跳,“你瞅啥?”
对于这个性子有些拧巴的亲大哥,李鱼儿就当他是青春叛逆期对待。
青春期的少年,难理解,情绪化,很多孩子都会经历,过了这个时候自己就好了。
李二郎突然冒出一句:“你真的不怕?”
李鱼儿丈二摸不着头脑,反问到:“怕啥?”
李二郎吞吞吐吐的说:“今天在弄潮楼里,你好像一点也不怕那些贵人。”
李鱼儿心下一惊,没想到这个大哥,看着吊儿郎当的,心思还挺细腻。
李鱼儿也不慌,随便找个理由说:“怕啥?钱叔叔人可好了,来福哥也是好人,阿奶说了,行得正坐得直,天不怕地不怕。”
李二郎脸色阴晴不定,末了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你比我厉害,比三叔也厉害。”
然后扭头走了。
李鱼儿看着少年瘦削的身影,嘴巴抿了一下,得意道:“姐姐我当然厉害了,姐我活的比你久,见的比你多,比起兔岛简单的渔村生活,现代社会职场的人际关系可复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