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渔家福宝靠赶海发家致富(29)

作者: 喵吉 阅读记录

说话不耽误干活,等气愤的李梅儿挡在她身前的时候,她已经剥好了三四根草茎。

不等李梅儿发火,李鱼儿先发制人,献宝似的将草髓心展示给她看。

李梅儿愣了一下,掐着腰,怒道:“你不肯擦脸就是为了玩草茎!李鱼儿,你已经八岁了,我和大哥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补网了。”

李鱼儿被李梅儿的大嗓门吓了一跳,这是得阿奶真传啊,不过李梅儿样子随阿爷,长得悄,即使是凶悍的掐着腰,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等李梅儿发完火,李鱼儿笑着冲她眨眨眼睛,说:“梅儿姐,你先别急着跟我生气,待会我给你变个戏法怎么样?”

说着,不等李梅儿拒绝,就拉着她进了灶棚。

她从墙角拿起一块碎瓷片,这是蔡老太太卖鱼时从码头上捡到的碎瓷器。

码头上商船来来往往,有时候,运输中坏了的货物就直接扔到码头不远处的海滩上。

一些穷苦的人家就会去捡漏,有能用的就捡回家。

蔡老太太是个十分会过日子的妇人,平日里,就是走路时,看到路边有一撮儿野菜也会顺手挖回来添进粥里提味。

看到洁白的碎瓷片,她一边心疼看管人的不小心,一边捡了一些大块的回家。

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还真是那么回事,李鱼儿挑了一块平整的巴掌大的瓷片,用勺子舀了一勺鲸鱼油放上去。

“李鱼儿你疯了啊!阿奶不在家,你敢糟蹋油!”

李鱼儿被这一声突然的河东狮吼吓的差点打翻了瓷片,好在她及时稳住了身形。

油,在这个时代,是金贵东西,平日里很多人家做饭根本不放油。

逢年过节,用油也是用油布沾了一些小心的往锅里抹,生怕糟蹋了一点。

“梅儿姐,你放心,我不会糟蹋油,我真的有用。”

李鱼儿拿出之前剪好长度的灯芯草髓心,一半放进鲸鱼油里浸湿,一半露在外边,她用火折子点燃外边那截。

瞬间,火光慢慢燃起,越燃越亮,很快驱散周围的黑暗,让人感觉周围的温度都暖和了不少。

“这……这……”李梅儿惊的说不出话来。

李鱼儿得意的咯咯笑,“你看吧,我早就说了,给你变个戏法,怎么样,可还满意?”

李梅儿不由自主的回答道:“满意,十分满意。”

“呀!灶房着火了?”

擦黑挑着一担子鲸鱼肉回来张氏惊呼道,她放下担子,朝这边跑来。

等到了跟前,才发现不是着火了。

“这,这是,油灯?”张氏不敢相信的说。

渔民家贫,吃不起油,更用不起油灯,即使是镇子上的寻常百姓,为了节俭,晚上也尽量不点油灯,早早的睡下。

第21章 鲸鱼油灯

“这哪来的油灯?”张氏不相信节俭的婆母会舍得钱买油灯。

“这不是镇子上卖的油灯,这是我做的鲸鱼油灯。”李鱼儿解释道。

几人仔细一看,还真是,镇子上的油灯灯座不可能是碎瓷片。

“这个比镇子上的油灯亮堂多了。”

张氏在村长家见过一盏旧油灯,上次晚上出事找人帮忙的时候,村长就点了一会油灯,被村长媳妇儿说败家,要留着过年十五敬神用,给换成了火把。

那盏旧油灯是村长嫁到陆地上的闺女拿回来的,村长家可宝贝了。

村长家的油灯点燃了不仅冒烟大,还没有这个亮堂。

几人稀罕的围着油灯瞧。

“这灯芯是什么做的?棉花吗?”

李二郎不知道什么时候挤了过来,好奇的打量着油灯。

“这是棉花吗?咱家哪来的棉花?”李梅儿跟着蔡老太太管理家中事务,家里有什么她门清。

李鱼儿解释到:“这不是棉花,这是灯芯草的髓心。”

李鱼儿把一根灯芯草拿给大家看。

“原来这种草叫灯芯草啊,这东西到处都是,它怎么变成柔软洁白的灯芯的?”李二郎的好奇心更大了。

他心里一动,要是这种随处可见的杂草真能做成灯芯,那是不是能拿到集市上去卖钱。

而且这灯芯草做的灯芯,明显比镇上卖的棉花揉搓的灯芯要好很多,又白又长,还不起烟。

李梅儿眼睛一亮,说:“鱼宝儿,你刚才摆弄的不会就是这草吧,这么说,这髓心就是你拿刀从草杆子里挖出来的东西?”

李鱼儿点头,说:“没错,那就灯芯草的髓心,不过,灯芯草的髓心还需要晾晒阴干才最好用,眼下也没那个时间等它晒好了,只能这样凑合用了。”

李梅儿是个能干的,说着,当即就拿鱼刀歪歪扭扭的剖开一株灯芯草的草茎,很快,一根长长的洁白的髓心露了出来。

“没想到啊,这种漫山遍野的野草里还藏着这等好东西。”

李梅儿心里有了主意,又去墙角翻找了一块还算大块的碎瓷片,学着李鱼儿的样子,又做了一盏鲸鱼油灯。

“待会等三叔他们回来准能派上用场。”

李梅儿将晚饭热在灶上,等李老汉他们回来吃。

李老大小跑着返回了济世堂,又去了大半的银钱,给李老三付了诊金和药钱。

因为李老三的情况住在医馆也没有用,几人就花了八十八个大钱,雇了之前的驴车,将人拉回兔岛了。

将李老三安顿好后,李老汉几人随便扒拉几口饭,就轮班守着李老三。

天黑了,李梅儿点上油灯,放到船板上。

蔡老太太正摸黑给李老三擦脸,灯光突然照亮船舱,蔡老太太抬头看向李梅儿,问道:“家里哪来的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