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摆摊卖盒饭,治愈厌食症(584)+番外
打开酒瓶将酒液洋洋洒洒淋在沙煲之上,仿佛加入了助燃催化剂。
酒精彻底将炉灶的火光点燃升腾,冲天而出将整个沙煲淹没于火海之中。
下方的林乐童看到这场面惊得呆在原地,此刻他看不到火光中沙煲的样子。
只能看到爷爷那双被映出火红的苍老面孔。
“哇塞,太帅了,我只在电视里看过这种场面...”
随着酒精被尽数蒸发,火光也缓缓下降趋于平稳。
林国栋戴上防烫手套将沙煲放在托盘上,众厨师都等着他揭开锅盖看看里面的东西。
“打开锅盖最浓郁的香味就散了,直接端去包间吧。”
随着林国栋完成作品,齐葫芦也来到中岛台中央,属于自己的专属炉灶前。
经过观看林国栋的做饭手法,此刻他眼中少了轻视。
“林师傅,那我也做一道齐鲁酒家的招牌菜,黄河大鲤鱼给你品尝一下。”
徒弟从浴缸中捞出一条四斤重的大鲤鱼。
“齐师父要做最拿手的鲁菜黄河大鲤鱼了!”
听到这话林乐童疑惑了问道。
“爷爷,黄河大鲤鱼应该就是黄河里生长的鲤鱼吧,可是黄河范围那么广,流域经过很多地方,为什么会是鲁菜呢?”
听到这话茶壶徒弟不屑的笑了笑。
“小朋友你知道的还挺多,这道菜很多省市都说是自己的家乡菜。”
“因为黄河流域很长确实不好界定,争执不下各省市决定派出厨师团。”
“分别用黄河大鲤鱼做一道菜,评委和试吃观众共同打分。”
“哪里做的味道最好,就把这道冠名成哪里的代表菜。”
说完指了指中岛台上忙碌的齐葫芦。
“我师父用这道黄河大鲤鱼,征服了鲁城所有厨师,被推崇为鲁城代表,在不远的将来去全国参赛,为家乡争取荣誉。”
听到这番洋洋得意的说辞,林乐童气的伸出舌头。
“略~”
“真神气,那是我爷爷不在,如果我爷爷在,他肯定没办法代表鲁城参赛。”
林国栋无心情跟他争辩什么,只想借此机会多教一教孙子龙国文化知识。
于是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省市都想将这道菜纳入家乡属地代表菜吗?”
看到孙子摇头,继续解释道。
“黄河全长5464公里,给众多省市提供的农作物的水源。”
“所以被誉为母亲河,也是文化的源头摇篮。”
“而鲤鱼又被成为锦鲤代表着吉祥丰瑞,所以大家都争抢生长在母亲河中的吉祥丰瑞。”
“民间有一首诗赞美黄河鲤鱼。”
“黄河三千鲤,本在孟津居,点额未成龙,归来拌凡鱼。”
听到爷爷的话林乐童点了点头。
“好神奇啊,一条鱼居然也有这么多寓意。”
林国栋笑了笑“龙国历史文化悠久,以后我再慢慢讲给你听。”
说完视线再次转移到中岛台上,四斤重的大鲤鱼金鳞赤尾体长肚白。
整体看上去光泽闪亮极为美观,齐葫芦拿起菜刀后原本那种不着调的任性气质突然一变。
整个人无比严肃认真,刀光闪过将大鲤鱼的鱼头和鱼尾处各砍一刀。
左手轻轻一拽,一根细长的白色肉线出现在指尖。
右手持刀缓缓拍打鱼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随着每一次拍打,手中的肉线就缓缓被抽出几分。
林乐童看到这东西忍不住探出脑袋。
“爷爷,他从鱼鱼里抽出的是什么啊,好像变魔术一样!”
林国栋笑了笑伸手指向孙子的小肚子。
“鱼的身体里有一根线,叫做腥线,如果不去掉吃起来泥腥味会很重。”
“但这条线又细又脆,硬拽容易拽断,如果将鱼身切开取线,就会破坏整体美观。”
“所以要轻轻用刀拍到,将腥线抽出来。”
林乐童双眼中满是惊叹。
“爷爷,我以前只会吃鱼,但没想到做一道鱼这么难啊。”
此时齐葫芦将腥线完整抽出,在鱼身两面分别切开四条斜刀。
随后在表面撒上生粉抹匀,放入油锅中炸至定型。
随着鱼身入锅,空气中传来滋啦滋啦的声响,以及炸鱼的香味。
将外表酥脆的鲤鱼盛出,随后走到一个开着火的炉灶前。
上面是一个超大号的不锈钢锅,拿出炒勺缓缓搅开上层的浮油。
从下方盛出一碗高汤。
“爷爷,他盛的是牛奶吗,怎么这么白啊。”
林国栋听到孙子的话思考片刻。
“这不是牛奶,骨头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成白色的汤头。”
“每个厨师都有自己做高汤的诀窍,这个炉灶从咱们进来的时候就一直开着火。”
“上面有一层很厚的油脂能起到保护作用,想必是常年文火慢熬不关,只是定时在里面加入水和新的原材料,这样才能炖出最浓郁纯正的高汤。”
“以前在没有味精的年代,厨师都是做这种汤头提鲜的。”
旁边的茶壶徒弟听闻淡淡说道。
......
第475章 过去这么久,你这菜怎么可能还是热的
“你还挺懂,但既然我师父用他祖传的高汤配料做菜,那你就输定了。”
“因为这锅汤是从我师父他父亲那一代传下来的,光不锈钢锅都换了无数个了。”
“几代人炖煮的精华味道,不是你随便找个土陶沙煲就能比的。”
林乐童想了一会愤愤不平说道。
“你撒谎!这么久的东西肯定都坏掉了,那还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