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摆摊卖盒饭,治愈厌食症(583)+番外
表面油花翻动表面生粉缓缓膨胀,不多时一层诱人的焦褐层出现。
“嗅嗅...”
“好香啊,闻起来没有酣油味,全是煎鱼肉的香味。”
随着鱼头块煎制完成,白烟裹挟着香气飘在空中。
让众厨师忍不住不停抽动鼻子,品味着鲜美香味。
林国栋用筷子轻轻戳了一下鱼头的软硬将其盛出。
拿出姜块,手持菜刀旋转一圈刀花,只听见阵阵密集均匀的哒哒声。
原本形状不规则的带皮生姜,全部被切成积木般形状统一的正方形小块。
对比之前的样子,此刻哪里还是表面棕黄带泥难看的样子。
由于切除的都是生姜最中间的嫩心部位,像是一块块令人垂涎欲滴的鲜黄色黄油块一样。
随后俯身平视一个个姜块,菜刀在顶部滑过发出滋滋的摩擦声。
像是经验丰富的瓦工抹平的墙面一样高度统一。
厨房里一位专门切墩的厨师忍不住眼角抽搐感叹。
“这...这速度,这准度,你说他60多岁?!”
瞬间被林国栋的刀工折服,速度之快,形状之精准。
简直像用机器切出来的一样,完全想不到是位60多岁老花眼的老头作品。
随后拿出准备好的大号土陶砂锅,在锅底撒入花生油。
把一块块如黄油般的姜块铺在最下面,再倒入一个个泡过盐水的小巧白色圆球。
“这是...白洋葱?!”
眼尖的厨师辨认出了食材的名称。
“白洋葱?一般不是都用紫皮洋葱吗,这种洋葱香味可不如紫皮洋葱好啊。”
“你说会不会是他做的菜,只能用白洋葱?”
“不太可能,白洋葱这东西平时用得少,因为葱香味太差了,而且他还泡水,洋葱这东西泡过水香味就会差很多。”
“哎,从刚才切鱼还是切姜看,老师傅应该是专业切墩的,刀工很好,厨艺一般,对食材的了解程度不够。”
林国栋也没有搭理旁人的议论,不断用筷子把土陶沙煲中的姜块和小巧白葱头翻面。
将其内部的水份充分被热油蒸发,变得干香。
随后加入蒜头和沙姜,随着沙煲的温度不断升高。
厨房中响起了啫啫啫的声音,各种配料在沙煲中不断跳动。
一位眼尖的厨师说道。
“我知道了,这不是一道经典的南粤菜品,生啫鱼头吗!”
此话一出齐葫芦瞬间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没有用陶瓷沙煲,专门选了土陶沙煲。”
旁边的茶壶徒弟听闻问道。
“师父,我之前尝试做过这道菜,用陶瓷沙煲不一样吗?”
齐葫芦摇了摇头。
“我刚不是跟你说了,陶瓷沙煲密度很小,里面的汤头蒸发不出去。”
“这道菜之所以叫生啫鱼头,就是不加一滴水才够干香。”
“土陶沙煲分子缝隙大,不容易反水,你用陶瓷沙煲做出来地下会有一层汤,那就没有生啫鱼头的灵魂干香味道了。”
说罢看向林国栋的眼神越发凝重。
“我之前以为他学的是鲁菜才会做九转大肠,没想到他连南粤的菜品也会。”
“而且居然在鲁城地界做南粤菜品。”
茶壶徒弟听闻安慰道。
“师父,每个厨师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种菜系都做得很好,鲁城人并不喜欢南粤菜品的味道,这菜做出来肯定不会受欢迎。”
可说完的同时,林国栋沙煲中的各种配料已经融合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
生姜,白葱头,蒜头和沙姜,这四种气味浓烈的配料。
在油温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呈现出一种瞬间抢夺嗅觉的霸气香味。
齐葫芦闻到这股香味,感觉徒弟刚才说的话简直就是扯淡。
香的味道人人喜欢,自己闻到这股香味都忍不住咽口水,哪有什么地域之分。
思考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
“南粤人?刑会长!”
“他知道邢会长是南粤人,所以才专门做了客人能吃惯的家乡菜!”
......
第474章 黄河大鲤鱼
旁边的徒弟听闻有些不解。
“师父,今天给邢会长这么重要的客人做菜,应该拿出最熟悉的菜品才对。”
“他一味做客人的家乡菜,这种做法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齐葫芦听闻顿了片刻。
“难道他已经熟练掌握龙国八种菜系融会贯通,所以根本没什么拿手菜,因为道道菜都是拿手菜。”
二人说着眼看林国栋将鱼头块放入底层铺满配料的沙煲中。
随后重新调了一碗刚才腌肉时一样的料汁倒入,最上方铺上整根的香菜。
“师父,他碗里不是剩了很多料汁吗,干嘛还要重新调一份,炫技呢?”
齐葫芦有些尴尬的看着自己这位什么也不懂的徒弟。
“这你都不懂,腌过鱼头的料汁有泥腥味,那能直接做为底料放进去吗?”
随着鱼肉快与料汁放入温度过百的沙煲,瞬间响起了清脆的吱吱吱声音。
将盖子盖上,这声音又有了变化,变成了沉稳的啫啫啫。
林国栋右手轻轻扶住被热气上顶的锅盖,看着锅边涌出密集气泡后闭上双眼。
耳朵仔细听着声音的变化,约三分钟后从中岛台旁边的酒柜中。
拿出一瓶包装精美的米酒,这么贵的米酒做饭真是白瞎了。
但也不是自己花钱,不用白不用。
林国栋做菜时表情向来严肃认真,唯独看到自己孙子时才露出笑容。
“小童,爷爷今天教你,这就是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