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37)+番外
高高在上的凰鸟此刻已经笑得失去了平时的礼仪之态,捂着肚子在床榻上笑得眼泛泪光。
大长秋见状也笑了,而后开口道:“于是如今各大家族只得承包了自家的秽物,然后向着外头的城池寻去,而咱们宫里头的秽物嘛。
卫家同窦家因此一番针锋相对,最终是窦家成功占有了宫里头的秽物。”
笑到腹痛的凰鸟从软塌上头直接滚落,大长秋连忙上前搀扶,陈阿娇却开口道:“继续。”
随即从地上起身,平复了一番难以抑制的笑意。
然后就在大长秋后头那一句:“于是如今长安城内各大家族只得自产自销憋屈至极,前阵子还因着竟然也有族中之人与薛家签订那三十年秽物之事上门......”
又于长门宫内大笑了起来,笑颜张扬肆意,毫不顾忌身份礼仪,恍若多年前那个恩宠万千的翁主一般。
过了好一会儿,陈阿娇还是无法控制已经笑得有些僵硬的脸上不时上扬的嘴角。
而后以符合当今身份的话语开口道:“这沤肥之法利国利民是件好事,可以恢复地力更是天大的功德,往后我大汉五谷丰矣,彻儿可已赏赐一番那农家弟子。”
大长秋:“回禀恩主,自然是赐其爵位,司农之职的。”
阿娇随即点了点头:“还算有个当皇帝的模样。”
大长秋见陈阿娇已然心情大好,于是便趁热打铁开口道:“恩主,如今入了秋了,天气也有些转寒,不如先用上一碗羊羹暖暖肠胃,而后用膳?”
陈阿娇顿时眉头一皱,因着刘彻和匈奴开战,宫中的青盐也一度断了,最终连皇帝的份额都给了陈阿娇。
可她还是吃了一段粗盐制作的食物,她自小用的就是整个大汉最好的东西,哪里吃过这种苦头。
想起那带着杂味的汤羹,她就心生厌恶。
没有吃过苦头的陈阿娇有一条宫中最灵敏的舌头,再浅薄的杂味她都吃的出来,于是这比较青盐不如许多的粗盐一换,顿时叫她吃尽了苦头。
刘彻也知晓阿娇的苦楚,于是几大家族之中换取青盐,却也拿不到多少,只得叫她如今宫中的青盐维持一个时有时无的状态,这叫她不期待每一顿餐食。
可见着大长秋为了叫她开心寻了如此之多的趣闻,她还是勉强点了点头。
而后大长秋便端出了一碗羊羹,这羊羹乃是宫中的庖厨新作,以姜同羊骨羊皮炖之,再将骨皮捞去,留下一锅浓稠羊汤。
加上一头羊身上最嫩的羊颈肉去皮煮之,这肥瘦相间的薄薄羊肉,点上刘彻特意送往长门宫的雪盐,这一碗香浓羊汤便是做好了。
而这样一碗羊汤送到陈阿娇面前,顿时令其察觉到了不同之处,要知道青盐其实也是有些许杂味的,宫中喜爱用各式大酱煮汤以掩饰汤里头的杂味。
这样看起来颜色清淡的汤羹,确是她第一次见到的,且香气醇厚叫她引动食欲,似乎也是极其味美的模样。
接过羊羹,澄澈的羊汤被木勺舀入口中,醇厚的肉香和姜汤的些许清透结合,叫她感受到了上等的鲜美滋味。
随即她便是一愣,是咸味,但是是她从未体会过的没有丝毫异味的咸味。
见着陈阿娇已然察觉出了这碗羊羹的奥妙,大长秋随即取出了一个精致的陶盒,将其打开,里头是如雪色的精盐。
“殿下听闻恩主今日食之乏味身躯消瘦,历尽千辛万苦寻来的雪盐,在检测几日发觉确无盐毒之后,咱们便斗胆为恩主制了这一碗羊羹。”
陈阿娇顿时愣在了原地。
当天夜里,原本气愤而去的刘彻,却听闻阿娇唤他去长门宫。
在一夜温柔却百思不得其解后,他便坦然搂着怀里的凰鸟睡了过去。
阿娇果然心里有他。
第140章 些许稠粥罢
秦母有些纳闷的看着眼前一群勤勤恳恳的奴隶,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八十三个奴隶之中,二十九个成年的男子里,十个都被派去伐木,还有十九个分成三组,去河里捞淤泥,去山上挖观音土,然后和泥的,挖土窑的。
随即开始在山上烧制木炭,随后烧制砖头,按女儿说的,不用烧到瓷器的质地,但也需要水火不侵的地步。
山间遍布的蟹笼虾笼,那二十一个普遍十岁,或者不到十岁的较大的几个孩子会取回来,然后按照秦梨的要求处理螃蟹河蟹杂鱼。
然后因为竹笼不够,有两个孩子开始和秦竹学起了篾匠的手艺,剩下的打理卫生,负责所见之处都尽量干净整洁。
这些孩子还小,却已经要照顾起主人的起居,包括更小的奴隶婴孩,家里那一头大白狗。
最显著的便是家里日常黄澄澄的大白狗此时真的是大白狗了,被洗刷得干干净净,身上的长毛全部梳开,阳光下好似一匹反光的纯白丝绸。
叫习惯大白狗那副模样的薛良吃惊不已,觉得其神俊至极打算为其做赋一首。
然后就在大白狗在他门前撒尿之后暴跳如雷,扬言要烹了它。
连秋收之后的田地,几个女人也带着曲辕犁去把地翻了,且一丝不苟,没有丝毫溜奸耍滑的地方。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新主人会给奴隶吃上最好的食物,但是只有最认真最让主人满意的劳作才能赚取这样的待遇。
于是所有人都极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价值,而只有秦梨知道,这仅仅是因为一天两碗粥的待遇罢了,而且还被分成了四份。
在秦家村内,奴隶烧制砖头,在它人指导下为了主人搭建石屋,它们并没有意识到,那一个要消耗一个秋天建造的石屋,其实就是给自己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