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138)+番外
因为她就算这样说了,也没有人信。
一群奴隶的伙食,是早晨起来的半碗稠粥,里头不变的是黄豆和野兽肉,至于是鹿是狍子是刺猬是蛇,都有可能,取决从猎人手里收到的猎物。
等干了活日上中天,一群秃头的奴隶带着用竹篮改成的竹帽回到竹棚,吃上另外半碗稠粥,然后在太阳最大的时候午睡一会儿,等到休息结束了还有半碗稠粥。
然后继续出去干活,傍晚回来还有半碗,仅此而已,但是所有奴隶都对此感恩戴德。
每天干活最好的几个人,可以额外增添一碗肉汤,于是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认真。
秦梨曾经问过薛良她能不能恢复这群奴隶良民的身份。
答案是,她可以。
但是个没有缴纳过赋税的人,在官府眼中并不算良民,于是很快就会被抓走,修皇陵,筑城随军队远征。
所以这里奴隶要想恢复良民身份,需要自己赚到钱,赚到和自己年岁一样的赋税缴纳官府,才能真的成为良民,否则奴隶的孩子依旧是奴隶。
但是,主人是不会给奴隶钱财的。
嗯,真是现实且残忍
第141章 猎户食草乎
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一下添了那么多人,结果每个人依旧是和陀螺一样转动,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
衣食住行之中,衣她和秦小弟都没有办法,因为如今大汉近乎是所有人,除了贵族子弟,都只靠一种布料御寒。
那就是麻,这是一种植物,被人为的种植在田地里,等到可以收获的时候被人割下来,然后找一处水源把这些麻泡着。
按照秦小弟所说,有时候是半年,有时候是一年,反正泡到麻除了纤维别的东西都溶解在水里,妇人们就会把这些纤维取出清洗干净,然后做成麻线。
麻线又继续纺成更粗的线然后被制成一批麻布,所以说做一件麻衣,或许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行,这也怪不得一匹布价值几百钱了。
想种麻,想养蚕,都不是她现在能做的事情,所以暂时搁置。
食物方面,仓库有一千多石黍米,足够八十多人食用半年左右,然后蔬菜她另有想法,肉类就让她有些头疼了。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物资,盐。
这种不能人体生成需要格外补充的物质也需要她警惕,所以八十多个人里一直有几个女人去搬运盐土,然后在山上炼制盐水,提纯精盐。
她倒是不担心精盐之法外泄,倒是薛良比较紧张,担心奴隶把提纯之法泄露出去,毕竟如今不在长安的他,也不知舅父是如何对待精盐之法的。
秦梨对这种担忧嗤之以鼻,并冷笑道:“这世间岂有猎户食草乎?”
于是薛良顿时无言以对。
整个秦家村除了秦氏一族,就是薛氏一族的人。
这世上哪有总抓不到猎物的猎户,当她傻的吗,还有十几个之多,都堆在了这一块山上!
这帮人还记得经常转换面孔,结果就是这帮人,一天天的连只兔子都抓不到,碰见她买肉,还老和她说今日气运不好。
气运这样不好的猎户早饿死了。
薛良也没办法,这一群伪装成猎户的人之中,不是没有当过兵上山打猎的。
可那时候都是几百上千号人直接包围一座山,驱赶野兽或袭杀或陷阱,那是武力威慑,和真正的猎户相距甚远。
但十几个男人每天就打点兔子刺猬,也确实是惹人嗤笑,怨不得秦梨嘲讽。
如今的秦小弟很忙,他忙着识字,忙着指导别的奴隶尽量让阿姐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她可以回想起脑海之中的知识。
还要忙着教导几个女人制作陶器,编制竹具,草鞋,他已经好几日没陪在阿姐身旁了。
而秦梨则是在看着那一块块自土窑之中运出来的石砖眉头紧蹙,砖头是做出来了,可是,作为粘合剂的水泥呢?
秦梨一脸迷茫的回忆着以往看过的穿越小说制作水泥的过程,用石灰石和黏土焚烧混合。
然后,没了,她用一个文科生的脑子思考化学,想了许久,才想到石灰石,等于碳酸钙。
碳酸钙哪来,岩石里头来,什么岩石?什么地方的岩石?
一瞬间在一旁十分关切秦梨的奴隶目光中,稚女的小脸顿时扭曲了起来,跑去河边叫骂出声。
神经病啊!
谁日常还会去记住怎么制作水泥啊!
随即就在发泄了满腔怒气后回到家中。
第142章 珠莹色华润
浅浅的水流之中,一个女人神采奕奕的在厚厚的泥沙之间伸出尖细的手指,从水里精准的掏出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河蚌。
如今这个季节是秋季,河里的河蚌并不算难找,仔细寻找就能发现它的痕迹。
等到春天或者冬天,气温转冷的时候,这些小东西就会用坚硬的蚌身钻到泥沙里头很深的地方。
那时候人就很难找到河蚌的痕迹了,但是此刻去到水浅泥沙较为松软处,还是可以轻松的获得这种食物的。
那个女人时而弯腰,时而起身,只是脸上总挂着笑意。
在那一群无名的奴隶之中,抱着婴孩跪倒在秦梨面前的她,是唯一一个有名字的人。
她说,她叫冬葵。
秦梨记得这玩意,这是原先秦母菜园之中一直被她以为是野草还嫌弃,结果其实是当今这个时代最常见蔬菜的植物,不论村子里还是野外都有很多。
吃起来有点粘乎乎的,她觉得焯水加上调味料会好吃,但是,嗯,她以前就没有什么调味料,现在有了也不大舍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