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363)+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是土地特别肥沃吗?是那里的人都身材壮硕,比别的土地上的人都聪慧吗?

事实就是那一个号称日不落的帝国崩溃后的百年时间里,那些已经自称独立的国家仍旧没有真正的获得解放。

没有人去问为什么拥有那些明明土地,土壤也丝毫不贫瘠,甚至肥沃无比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令国民挨饿的国家。

明明生产出了如此之多的粮食,却要大批量的出口,而且还不能获得多少的利益,最后令国民忍饥挨饿,让年迈的英雄登台重新竞选总统。

也没有人问过,为什么有的国家分明拥有充足的土地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可这些土地却由国外的集团所把控,法律上这叫承包,这叫租借。

于是这个国家的民众连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种植什么都无法决定,还要被收购原料,收买那些加工过后的产品。

然后收纳那些所谓发达国家的垃圾,在垃圾里面捡出来丢弃的面包,肉块,重新分类加工端上餐桌。

因为这些国家富裕得可以随意舍弃的垃圾,就是这些小国贫苦人民梦寐以求的优越蛋白质,那些人日复一日的囚禁在贫困之中,无人在意。

这些是不会有人看见的事情,大家只会看到那些繁华的风景,堆积的财富,高昂的工资,叫人动容的利益。

没有人在意财富从何而来,大家只在意财富的本身,从而忽略这些利益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地方,那些看起来贫苦于是卑贱的人到底是为什么卑贱。

不过是人吃人罢了,此事自古有之,只是不点明,那大家就是会对那些罪恶视而不见,大家就是会因大舍小,这是天性,违背天性的才是少数。

如果你太过弱小,那遭遇的苦难如若不够瞩目,那也仍旧是一种无能为力的错误。

区区几千难民罢了,只要能让阳城本地的士族瓜分收容,消化后转化为自身的奴隶曲部。

那这样的事情就无需要再向上延伸,而后闹到长安之中令殿下派遣军队,开粮放仓救助世人。

除非这些苦难扩散至了一定规模,或许会产生难以忽视的亏空,于是才会让人值得重视。

秦竹曾经问过她,长安为何如此繁华。

她说是因为天下财源皆聚于此地,于是长安才如此繁华。

那天下财源为何皆聚于长安呢?

这正是因为士族大量收敛奴隶,占据土地,化公为私,于是才得以获得这片繁华。

士族是维持稳定的守护者也是剥削者,这两者之间毫不冲突。

她感到吃惊,只是因为之前在山中方寸之地所知甚少,所以不知道吃人这件事,对于士族而言,竟然是如此光明正大无需掩饰,甚至默契到了成了无需言说的规矩。

这大汉最顶尖的士族皇权,各个势力全都聚集在此,在长安为棋者,大汉疆土为棋盘,而后于其中博弈。

任何士族的兴衰荣辱都在这棋盘之中显露无疑,无论有多少人陨落也总有人向上攀爬。

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因为人天生就是会吃人的。

事实上,那些遇见天灾人祸的不幸人们只要在士族能力范围内得以消化,成为士族口中的养料。

那士族也会被认为是稳定大汉根基的存在,这就是各个地方产生士族并存在的缘由。

稳定族群,占据资源,生产资源,随后杜绝一定程度上的灾祸,在这个律法还未成熟的时代,士族才是定期清缴山匪,外界野兽的主要输出。

因为士族将领地视为私产,所以不允许内部发生动乱。

第370章 死即五鼎烹

她一直在教导秦竹要与人为善,但这人间显露于真实之中的确实多是丑恶。

她曾经像秦竹描绘的犹如诗幻一般的士族所为,其实就是一种最空幻的愿景。

诞生于人类最初善意愿景的希望,淹没在人性最根本的欲望。

她教导秦竹,要做一个良善之人,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这是因为教育孩子总不能让其年纪小小便学会一堆阴谋诡计。

有的事情你无需去学,等你长大便能看见。

可秦梨本身就没有那么好的性格了,当见识到这种令人厌恶景象之后,她心里便很是不快。

但她不快时就希望大家都不快,于是在思考了一下今年所发生的几件大事,首先是卫子夫生下刘据册封为后。

长平侯与三路兵马远征匈奴获得赫赫战功,将大汉皇族的威势推到了一个顶峰。

那这样算来,另一件事情也即将发生。

于是觉薛良变聪明之后就甚少去再去寻他的秦梨便又一次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薛良,你知道主父偃吗?”

听那个到这个名字,薛良皱了皱眉,撇过头去似乎在思考眼前的这个稚女为何会知晓这样一个人物。

“知道,此人并非君子,你莫要与其结交。”

此人年轻时便欲效仿纵横家左右逢源,然时不同以往,如今虽得卫青赏识入了陛下的眼,然此人功利之心过甚,他见过一次便心生不喜。

秦梨笑着答应,转头便哼着曲子离开了院落,她当然不会和这人结交,一朝幸得君王识,扶摇直上青云路,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一个在大汉得罪了除了皇权外所有势力的家伙,一辈子注定活得轰轰烈烈,死得也轰轰烈烈,她敬佩这千古第一阳谋士,但除此之外就算了,她毕竟还不想死。

薛良有些纳闷的看着秦梨离去的背影,他起初还以为秦梨是找到了新的坑害对象,但是想想,大概她只是在长安听说过这个人,对其有些好奇于是才来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