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少闲时(54)+番外

作者: 寒兮帝 阅读记录

秦梨一开始以为自己又发现了一块盐土,于是她显得有些兴奋。

然后秦小弟看着阿姐的模样,告诉了秦梨这一块土地定然不是什么盐土,因为这一片地里头的土就是他认得的了,这乃是观音土。

就是大荒年间的人连树皮草根都吃尽之后,用来果腹的泥土。

这土可以吃,吃进肚子里有饱腹感,但是吃多了就会郁结于体内无法排出,而后令这人活活撑死。

毕竟这活生生的人又怎么能将这泥土消化呢?

只是吃这观音土的人,没得选罢了。

说这话时秦小弟的脸色并不算好,他显然并不喜欢这种土,这种土象征着饥荒,大旱,民不聊生,走投无路的选择。

秦梨并没有秦小弟的想法,她生于和平年代,再穷也丰衣足食,难以体会阿弟的深意。

于是秦小弟看着一旁的阿姐听闻了观音土这三个字之后,脸上不但没有显露出什么失望之色,反而愈发的兴奋了起来。

一脸兴高采烈的同秦小弟开口说道:“阿弟!我要将这些将这观音土烧制成瓷器,这样咱们家就不会只有那么几个罐子了!”

这是一件好事,听着是一件好事,然而秦小弟却下意识的脸色一黑,感觉到了些许不妥之处。

等到秦梨兴冲冲的回到家中,同秦母诉说此事之后,秦竹就愈发的变得不妥了起来。

秦母在将女儿打一顿,还是捆起来之间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斩钉截铁的拒绝了她需要耗费大量的柴火去烧制瓷器的请求。

如果是别人同秦母说要用观音土烧制瓷器,那她定然是不信的,可如果是女儿同她讲这件事,那这件事便有很大的概率会变成真的。

可她拒绝的原因也很简单,家里头的瓦罐在秦母眼中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再去制作更多的了。

而且如今秦梨每日消耗柴火的速度就已经是秦家村一户人家好几日消耗柴火的速度了,在炼制这陶器那消耗家中柴火的速度就是恐怖至极了。

一旁的秦竹听着阿母的拒绝却是长叹一声,秦母虽然说是拒绝了阿姐,可阿姐却是定然不会放弃的。

如今秦母同秦小弟隔三差五便要上山捡拾许多的柴火带回家中,等到阿姐开始炼制陶器,那想必是每日都要上山拾取柴火了。

第62章 缸中盛盐菜

秦梨用观音土炼制瓷器的计划暂时搁置了,因为她在捧着那一小撮盐晶,指着茅屋之中那一大堆的灰土说里头全部都是盐开始。

一脸震惊的秦母便仿佛是看见了大堆粮食的土拨鼠一般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尖叫声,然后飞快的关上了房门。

随后两个月的时间,秦梨一直在重复一件事,那便是熬盐,秦母一趟又一趟的搬了大量的灰土堆积到了茅屋之中。

从外头看并没有什么,而进入茅屋里头,秦小弟许多的竹器都被密密麻麻的堆在了一起,而堆积着的灰土则占了茅屋三分之一的空间。

而厨房里头的秦梨每日熬制着盐水,为了不让其它人发现,秦小弟同秦母在山中砍伐了许多的竹子。将这些竹子劈开之后,中间那些中空的地方便晒在院子里。

层层叠叠的竹子铺满了院子,而劈开的竹子中间都浸没了盐水,一层满了之后便开始铺上第二层竹子倒入盐水。

盐水晾晒之后每一个竹节也只能得一层薄薄的精盐罢了,外头的人也只当篾匠家正在做什么竹器,于是大量的晾晒竹子。

并没有猜想到事实上秦梨家是在借助这些竹子晾晒精盐,这两个月的成果颇为可观的,虽然说浪费了诸多的柴木,可是此时还没有到冬日,正是夏日炎炎。

有充足的时间在秋天收集柴火过冬,而这两个月的时间里,秦母在镇上购得了两个新的陶罐,秦梨便将炼制出的精盐全都倒入了陶罐之中。

两个月的时间,让家中多出了整整一大罐多的精盐,秦母看着这些洁白如雪的精盐,每次看见都要震撼一番,犹如抱了一罐金子一般忐忑不安。

每天睡觉之后,半夜还要起身检查一下床底的盐罐是否完好无损,家中每每出现什么动静便要立刻惊醒。

这时的秦母倒是不介意秦梨做菜放的盐多了,若不是她舍不得,想来把盐当成饭吃她也是愿意的。

而且其实家中以往对盐的需求,仅仅是维持在一个人活着的程度就行,每次食用些许盐都是好几天才吃上一次,而且每次只让她用上小半个指甲盖那么多。

就这点盐,也就舔一舔吃得出些许咸味罢了,能让一锅菜多出什么味道呢?

如今她每日制作食物放下的盐量才是正常人一日理应摄入的分量才对。

家里的盐变多了,却又不能外出售卖只能自己使用,见着菜园里头的蔬菜生得不错,秦梨便让秦小弟砍上不少开始制作腌菜。

家中是有一个地窖的,等到冬天一家人就要将粮食蔬菜放在地窖里,那是一个干燥且阴凉的环境。

可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保存食物延长其食用期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于是见着家里头的盐变多了之后。秦梨便想要开始制作腌菜了,况且一直食用那些寻常的野菜河虾,也让她这几个月来吃得厌烦了。

这些菘菜生的并不算大,和后世的那些大白菜相比,体型可以说是娇小可人了,而且叶片也没有那么的丰满。

她将几株生得最好的几株菘菜做了个标记,打算将这些菘菜开始培育种植,既然如今的她不能轻易得到好吃的大白菜,那么她就自己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