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时(55)+番外
前世的教育机制虽然给秦梨灌输了诸多的知识,可是有许多的东西只有实际体会过,才能理会其中的艰辛,知晓其中的道理。
例如前世的时候农神在逝世之时,总是有人贬低他的功绩,认为他所研究出的高产水稻口感不佳,满是轻松的说着寻常人都是不会吃那些稻谷。
秦梨觉得那帮人纯粹是吃饱了撑的,很多时候在研究植物生长的道路上,口感二字其实向来是最靠后的。
最先研究的一直是产量,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等等。
而这数月以来,吃了许久的野菜的秦梨每每想要动菜园里的蔬菜时,秦母还有秦小弟总是万分珍惜的模样。
还有秦母和秦小弟总是要耗费时间去田间地头清理害虫,它们没有药物,只能依靠一双眼睛观察,一双手碾死虫子。
这些经历让她更加清楚的知晓,如今这个家所需要的并不是味道好的蔬菜,而是枝壮叶肥,产量提升,而且不易死亡的蔬菜。
只不过因着对口感上还有些许期望,秦梨在清理菜园之中的蔬菜时,将生的最大的菘菜插上了一根竹签。
而那些吃起来较为清甜,没有那么种苦涩味道的菘菜就在一旁插上了两根竹签。
至于她怎么区分的,那就只能让她带着一竹杯的水,撕下一点点菘菜叶片,一颗颗尝试其中的味道,随后区分了。
等到入冬之后,秦梨便打算将那口味较好的菘菜,还有生的最为茁壮的菘菜区分开来,留作种菜。
然后看看哪些菘菜在入秋之时还活的时间较久,选出较为抗冻的菘菜,分为三组开始种植。
至于其它的蔬菜,秦梨就暂时爱莫能助了。
这菜园子里头其实也没有多少种蔬菜,也就韭菜,菘菜这些是她比较熟悉的蔬菜,其她蔬菜在她眼中大多数算是野菜。
这些野菜去到千年之后,仍旧未能同白菜一样送入家家户户的餐桌,反而在众人的视野之间逐渐消失,那就表示这些蔬菜的可研究上限并不如白菜来的要高。
那么她也就只能从最熟悉的菘菜开始培育了,院子里第二多的蔬菜便是韭菜,但是这些韭菜都种在边边角角的地方,而且长势很不好。
经过一段学习的秦小弟则指着那些韭菜开口说道,这韭菜耗费地力较大,比白菜耗费的要大的多。
一块地方要是种了韭菜,第二年再种上其它菜那长得就不好了,于是家里头的韭菜总是要换地方种,而种过韭菜的地方便种上其它的蔬菜。
因着屋子里头的那一大罐盐,秦母如今对女儿分外的宽容,哪怕见着她挖了许多的菘菜,也仅只是皱了皱眉头,不再多问。
而秦梨采摘菘菜洗净之后,选出肥美的叶片撕开,而后煮了一罐子热水,将这些叶片烫过之后便放入了篮子之中。
坛子也用热水消过毒,随后便取出另一罐子盐开始腌制,随后开始将菘菜一层层的堆在罐子之中,每铺上一层便要撒上一层盐,而后将这步骤重复。
她此前并未制作过酸菜,将菘菜烫上一会儿只是为了消毒,她也不知是否会可以成功。
将罐子堆满菘菜之后,秦梨将罐子一盖又感觉有些不妥,寻了一堆泥土撒了些水,搅合了一番,然后直接将这坛子上头用湿泥封了起来。
这么多的盐,这一罐子的菘菜即使不能发酵成酸菜,那也坏不到哪儿去,顶多也就是变成一罐较为重口的咸菜罢了。
这罐子一用,家里头又失去了可以容纳食物的容器,只剩下那一个用来烧汤的瓦罐。
而已经购买了两个坛子的秦母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耗费银钱去市面上再购得几个坛子了。
于是秦梨看着院子之中满满的柴火,瞳孔中露出了诡异的光。
在家中田地附近的一处斜坡上,秦梨正同秦小弟挖开土壤,在较为干燥的土地上挖出一个坑洞,待到坑洞挖出之后。
秦梨又将挖出来的泥土同水混合,又加上河中取来的沙子,寻了一块块山石,开始将挖开的坑洞四周填上石壁。
将山石用湿泥粘合,层层垒起,就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凸起。
除去留了一个通风口外,秦梨又用湿泥浆将这一处凸起密密实实的填充一遍,而后在挖出的坑洞底所留下的口子烧起了柴火。
让上升的温度将洞壁之中的水分烘干,这样子这一处窑洞便会紧密的粘合在一起,即使是雨天也不会因为其中的缝隙而导致下陷和温度过快降低。
原本秦梨还想制作出泥砖之后再制作窑洞的,只是条件着实不允许,此时的她连砖石都制作不出来。
眼前的这一个窑洞并不算大,她也仅仅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几眼,只记得留下一处通风口便甚少再记得其它的结构了。
那些知识在她脑海之中显然已经有些模糊,而一旁的秦小弟看着这一处坑洞,脸上则有些许好奇。
“阿姐,你真的可以用这一处窑洞制作出陶瓷么。”
秦梨下意识的想点头答应秦小弟,可此刻她却是忽的一顿,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听着这话,秦小弟顿时一愣。
他一直以为阿姐是无所不能的,只要是她做的,只要是他她的,那么几乎都能成功。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阿姐如此不确定的开口,说自己并不知道能否炼制出瓷器。
看着眼前这一座姐弟二人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并不大的窑洞,秦梨神色有些迷茫。
她只是知道些许微末的法子,可能否真的能成功,她是真的不知道,她以前也从未做过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