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215)+番外

章无双的笑点最低,笑得直不起腰来。

李群英疑惑地问道:“男人都这么喜欢被夸吗?”

宋知南也就随便夸一夸宋科长,好家伙,对方高兴得像个四十多岁的大孩子。

牛春草说:“被夸谁都喜欢。区别是,你夸女孩子她不一定相信,你夸男人夸得多夸张他都敢信。男人说白了就是个孩子,无论多大年纪的都是。”

宋知南对牛春草竖大拇指:“牛阿姨,姜是老的辣,你的眼光真毒辣。”

宋知南想起她家有一个亲戚是公司销冠,客户群体以男人居多。据说她成销冠的秘诀就是深入钻研并灵活运用了《儿童心理学》。

她曾建议宋知南也研究一下这本书,讨好一下上司,别整天整治老板和同事。

可惜宋知南有讨伐性人格,她知道男人喜欢什么,可就喜欢跟他们对着干。

不过嘛,现在情况变了。为了升职,也不是不能灵活运用一下《儿童心理学》。

等到回到家里,宋知南把东西给分了,章无双也分到了一份,她一路蹦跶着回家向爸妈显摆去了。

宋知南把自己那份蔬菜分成几份,再拿着评分表和表扬信,先去了谈林的办公室。

“谈书记,我们演出回来了,我过来跟你报备一下。”

“哦,你们回来了,一切都还顺利吧?”

谈林表现得有点高冷,但对于宋知南这种事事报备的做法倒是不反感。

宋知南把蔬菜递上去:“谈书记,这是农场的人送的,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它代表着农业工人的情谊,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谈书记心里挺高兴,但还是坚持原则:“心意我领了,东西不能收,你送到食堂给大家加餐吧。”

“好的。”

“还有,这是评分表和表扬信,农场宣传科的宋科长非要写,不写不足以抒发他的感情,你看看。”

谈书记飞快地浏览了一眼,这封表扬信写得真情实感,他矜持地点点头:“好,你们做得挺好。”

宋知南:“谈书记,金奖银奖都不如百姓的夸奖,这些农业工人们对我们非常热情,还夸咱们纺织厂领导有觉悟敢创新想得远。”

谈林的嘴角微微翘起,夸奖谁不喜欢呢?

出了谈书记的办公室,宋知南又给吴厂长、孙副厂长和杨主席去送菜,说辞差不多,略有改动。

无一例外的,这些蔬菜最后都被送去了食堂后厨。

孙副厂长听说宋知南也去了谈书记的办公室,嘴里没说,心里却琢磨开了。

谈书记上次给宋知南做思想工作,听说没怎么批评她,难道说他很欣赏宋知南?

宋知南这种人可不能让对方阵营给拉拢去。

宋知南敏锐地察觉到孙副厂长对她的态度有所转变,果然,还是领导们改变他们的看法比较方便,你看,他们不是已经开始改变了吗?

第108章

因为有三八节文艺汇演这个由头在, 宋知南和李群英现在非常自由。

工作日她们也可以在外面晃荡,问就是在寻找素材和灵感。

不过, 两人都是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也真的是在想新节目。

中间经过过年,再加上宋家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宋知南也没空闲去想新节目。现在她有时间琢磨了。

她跟李群英坐在温暖的阳光下,一边喝茶一边盘点最近发生的新闻和各种事情,看看哪个可以改编成节目搬上舞台演出。

李群英翻看着宋知南递过来的妇联工作记录,指指王怀安和田容的案例说,“这个可以,挺典型的。生活中这种男人挺多的。大家印象中总觉得女人更爱唠叨,其实男人唠叨起来更要命。比如我爷爷和大伯就特别爱唠叨,你干点什么他们都能指点指点。我爸以前也爱唠叨, 但被我妈镇压下去了。”

宋知南说:“那这个算一个, 回头咱俩好好琢磨一下台词。对了, 还得问田容要一下授权。”

“行。”

宋知南又说:“其实梅小玲的案子也挺有代表性。”

梅小玲的事李群英也听说过,她摇头:“我建议先不要, 她爸妈非常难缠。还有就是, 梅小玲家的事情有代表性但同时争议性也很大。要是在台上演出,咱们会收到很多投诉。再说了,梅小玲只是悄悄来找你咨询问计,若是公开了,不利于她的计划和反抗。”

宋知南一听还真是,这个先放着,以后再说。

宋知南突然想起了宋湘, 便跟李群英讲了她处对象的事。

李群英一拍大腿:“这个真不错,挺有戏剧性和启发性。”

“我得问我大伯母和堂姐要授权。”

宋知南抽空去问两人能不能把上次的事搬到台上演出。

宋湘不反对, 何梅更是强烈赞同。

“哎哟,小南你真是慧眼如炬,聪明伶俐。我跟你说,这个节目一出来必然引起轰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呐,可怜了我们这些老母亲,自己吃亏上当得出的经验就想传给孩子,让她们少走弯路,可人家就是不爱听。”

宋湘无奈地说:“妈,我最后不是听你的了吗?你还抱怨什么?”

何梅跃跃欲试:“我要是有时间,就能出演里面那个睿智聪明的母亲,要不是咱们谋划得周全,湘湘哪那么快就醒悟过来?”

宋湘吃了一惊:“妈,这一切都是你谋划好的?”

何梅这才察觉自己说漏了嘴,不过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可隐瞒了。

她坦然承认:“是我计划好的又怎样?刘俊要不是那种人,我的计划有用吗?那诸葛亮的空城计再好,也得对手配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