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记者暗暗记下这个消息,王怀安上次用激将法让他为难为难宋知南,事情他是做了,但碰了一鼻子灰,还被同行嘲笑,回去还被领导批评。
他有点恨上了王怀安,现在好了,这小子也有新闻了。他是报道还是不报道呢?可以报道,但又不能从好的方面报道。宋知南跟王怀安很不对付,这个也可以利用一下。
宋知南接着说,“第二件事非常重要,你给我拿本记一下。”
胡记者无语地看着宋知南,不是,你是谁啊?凭什么可以命令我?
宋知南看着发愣的胡记者,不耐烦地说:“我让你记你就记,一点眼力架都没有,这么愣头愣脑怎么当上的记者。”
胡记者:“我还就不记了,我也不听了。”说完,他就要走。
宋知南厉声道:“你敢,给我回来,我是过来传达命令的,你也别问是谁的命令,以你的资格还不配知道。我说你记:你不准采访红星纺织厂的谈林谈书记,也不准采访他的助理小朱,更不能当着他的面采访我,这三条,你胆敢违反一条,就等着挨处分吧。”
胡记者一头雾水:“为什么呀?这个谈林是谁啊,我也没接到采访他的任务呀。”
宋知南再次强调:“你们这群记者狡猾得很,我才不信你们的话,你就给我记住了,不准采访,尤其是不要拍照。”
说完,她扬长而去。
胡记者看着宋知南的背影一直在琢磨,不准采访谈林?为什么?这里面有一定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你不让采访我就不采访了?我就要去探个究竟。
宋知南迈着轻快的步伐往回走,此时此刻,胡记者的内心活动一定很丰富。
逢人只说三分话,留得七分打天下。她这么虚虚实实,神神秘秘,胡记者反而起了好奇心。
爱抬杠的人都知道,杠头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你说东他必说西,他越不让他干某事,他越想干。
宋知南就是利用了胡记者的这一特点,至于管不管用,全凭对方配合,她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逗记者玩也不失为一种娱乐。
宋知南再回到小朱那里的时候,小朱说:“宋同志,你跟胡记者聊了那么久啊?”
宋知南一脸不屑:“别提他了,这个家伙就是个大杠头,见到我就杠。我跟他杠得舌头疼,翻白眼翻得眼珠子疼。”
小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宋知南太有意思了。
宋知南突然问道:“你说记者要是采访谈书记是好还是不好?”
小朱不假思索:“那当然好啊,问题是现在咱们纺织厂没啥值得采访的。”
宋知南跟小朱聊了几句就去找周宴清。
胡记者的目光远远地追随着宋知南,见他跟小朱聊了会天,又见她进了政府大院。
宋知南走到市政府门口,气定神闲地对门卫说:“同志你好,我叫宋知南,我跟周宴清周老同志约好今天下午见面,请问她来了吗?”
门卫看了一眼宋知南:“周老同志今天有事来不了,她让你把信交给我,我会帮你转交。”
宋知南指指信封上的收信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同志,你一定要帮我转交,这封信非常重要。”
门卫的神色也变得郑重起来:“你放心,我一定会交到周老同志手里。”
办完事,宋知南出去溜达了一大圈,还顺便去新华书店看了一眼。
她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又回到市政府门前的广场上。
她刚跟小朱说上几句话,谈林就夹着公文包出来了。
等在门口的记者们也开始出动了,分别走向各自的目标人物准备采访。
胡记者频频看向宋知南这边。
宋知南用目光警告他不要过来。
胡记者的杠瘾犯了,你不让我过来我偏过来,你能奈我何?
胡记者想到这里,大步向他们走了过来。
宋知南对谈林说道:“谈书记,你看到那个向咱们走来的记者没有?他是个杠头,还是我的熟人,你进去开会的时候,他跟我说想采访你,我说,我不太相信他的水平,看看他以后的表现再说,他就生气了,说他不靠我引荐,自己来找你采访。”
谈林不解地问:“可是我有什么好采访的?”
他刚来纺织厂,什么成绩也没做出来。
宋知南:“这些当记者的阅人无数,眼睛毒得很,他肯定一眼就看出了你的与众不同,就想提前跟你认识,好方便以后采访。”
谈林:“……”真的是这样吗?
宋知南又问:“谈书记,你从小到大是不是一直是人群中的焦点?哪怕你什么也不做也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谈林:“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宋知南:“这就对了,为什么我这么懂你?因为我跟你有点像,咱们这种人就是没办法低调。”
小朱:“……”他像悟到了点什么,但又没悟透。
两人说着话,胡记者已经到了他们面前。
他伸出手跟谈林握手:“谈书记你好,我是《青阳日报》的记者胡为先,我想采访一下你,可以吗?”
谈林矜持地点了下头,表示同意。
胡记者拿起相机先给谈林拍了一张正面照,接着开始采访:“谈书记,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请问你打算怎么烧这三把火?”
谈林:“……”他都没想好,怎么回答别人?
宋知南在旁边说道:“胡记者,这是纺织厂的机密,无可奉告。再说了,我们是纺织厂,什么火不火的,不吉利。”
胡记者接着追问谈林:“谈书记,你对宋知南这种职工怎么看?请问她在单位杠过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