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322)+番外

这次依旧是不欢而散。

她29岁了,明年就30岁了。父母亲戚经常提醒她,有些朋友也经常提醒她。

罗静林最近非常焦虑。

她看到宋知南似乎一点也不焦虑,就忍不住想向她请教。

“南姐,你为什么不焦虑呢?”

宋知南笑着说:“30岁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年纪。我一过了30岁的生日,脑子突然更清明了,人也变得更智慧了,逻辑更清晰了。

不要为自己的年龄而自卑,不要迎合别人的心理需求。

尼采说过,要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他克服没克服我不知道。但我已经克服了。

一想到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人想让我自卑、臣服,想让我焦虑着急,我就更加坚决地认同自己,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我的存在就是让他们焦虑难受。一想到他们难受,我就特别高兴,哈哈哈。”

其余三人一脸佩服地看着宋知南。

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二十年书,这就是。

格羽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南姐,你说我们女人真的可以一个人幸福地过一辈子吗?”

宋知南点头:“当然能。我们人生的主角本来就应该是我们自己,怎么会不幸福呢?”

格羽说:“可是很多人和书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是很悲惨的。

自从我的父母去世后,所有认识的人都同情我可怜我,说我很悲惨。他们告诉我,等我长大后嫁了人,有了自己的家就幸福了,我一直也是这么认为的。我渴望有人温暖我救赎我,所以我才像个傻子似地去恋爱去付出。”

“他们靠近你,是想让你燃烧自己温暖他。怎么可能会温暖你?救赎你的只有你自己。”

两人越提问,越有疑问。

罗静林笑着征求宋知南的意见:“南姐,要不,我请你再吃一顿,咱们接着聊?”

宋知南笑着拒绝:“不吃了。我二姐从河东来了,我得回去看看。我跟白衣和于红林她们约好了,晚上在我家聚一聚,你们俩要是有时间也过来热闹热闹。”

“一天吃两顿,是不是不太好?”

李群英笑道:“吃吧,咱们去劫富济贫。”

“哈哈,好。”

宋知南又让李群英问问钱梦秋来不来。

宋知南回到家里,就发现宋知夏正在院子里忙碌。

宋知夏是今天早上到的,宋知南请客本来想带上她,但她实在太困了,就没跟着去。

这会儿得空,宋知南就跟宋知夏聊一会儿家常。

宋知夏说:“三妹,前段时间,咱妈联系我了。”

宋知南平淡地“哦”了一声,等她继续往下说。

宋知夏语气低沉:“她的身体很不好,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宋知南也有点意外:“她今年才60岁吧?”

宋知夏苦笑道:“她年纪是不太大,可你别忘了,她高龄生子,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她说她在那边过得很苦,继子跟她不对付。她嫁的那个男人比她年纪大,还得她照顾伺候。”

宋知南摇头:“你说她这是何苦?如果她留在家里,有房子有工作还不用生孩子,顺利熬到退休,现在也是一个精神焕发的老太太。她非要没苦硬吃,又怪得了谁?”

宋知夏观察着妹妹的脸色,说:“妈最不放心的就是她生的那个儿子,她让咱们照顾他,尤其是你,她说想要见你。说你既然真不准备结婚生子,留着那么大的家业也是便宜国家,不如留给自己亲弟弟,将来小弟会给你养老。但我替你拒绝了,让她别想那么多,也没把你的地址和电话给她。”

宋知南嗤笑一声:“死前还不忘做个大梦。”

“她还说,如果我们不答应照顾小弟,她死不瞑目。”

宋知南冷酷地说:“没关系的,她睁着眼也不耽误烧。”

宋知夏字斟句酌地说道:“妈提的条件确实挺离谱,你当然不能答应。我担忧的是,我怕她来个鱼死网破,对记者胡说八道,会不会影响你的社会形象和名誉?”这种事,她妈干得出来。

宋知南笑了一下,说:“我这人从小就叛逆,谁要是敢威胁我,我就跟她干到底。这样吧,你替我写封信,在信里告诉她,让她不要担心,火葬场烧不闭眼的尸体。

另外就是,她就算曝光我,我也不在乎,因为我也不是靠好名声起家的,我是靠骂人发家的。

请她多想想她的小儿子,我能让他变成第二个宋秋实。她吃了那么苦受了那么多罪,最后还是没儿子。我就问她能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宋知夏既意外又不意外,三妹的性格一直都是这样。

宋知夏按照宋知南的意思给李玉华写信。

宋知南想起什么,又补充一句:“对了,给她的那个后夫也写一封,告诉他,如果他胆敢利用我的名声搞事,我让他和他的儿子们都变成太监。写信太慢,你明天跟冬宝一起去邮局打个长途告诉他们。”

两人正在说话,宋冬宝提着溜冰鞋回来了。

他笑着叫道:“二姐三姐,我回来了。咱们晚饭吃什么?”

宋知夏把他叫过来,把李玉华的事告诉他。

宋冬宝气得满脸通红:“这还是亲妈吗?她抛弃了我们,几年不管不问,现在还威胁上三姐了。不行,绝对不能让她得逞。”

宋知南说:“明天你跟二姐去给他们一家打个电话,把我的意思传达过去。”

宋冬宝思考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三姐,其实要割那个男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大不了咱们赔点钱完事儿,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拘留十天半月的,我没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