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时间的灰度(129)
徐知宜忙举起手,向外用力连挥,示意他赶紧走。
沈肆便迅速低下头,努力排开向他围拢的人群,向门口奔去。而大一群人,则追着他,跟在他身后吵嚷着,举着手机一起跑。
看着沈肆被围追得狼狈不堪,徐知宜莫名觉得心酸。
心中暗自腹诽:天啦,那些飞沫足够给他洗个澡了。
在登机口等候时,她发了条短信给沈肆,提醒他进家门前把外套、口罩都扔掉,别碰家里的任何东西,第一时间用消毒液洗个澡。
而她自己,即便坐上了飞机,也全程戴着厚重口罩,连和空姐交谈都拒绝。
一出了大理机场,她便将外套和口罩脱下来,塞进了路边的垃圾桶。
她走到没人的地方,狠狠呼吸了一口大理干净的清冷的空气,终于从感染病毒的恐惧中,脱困。
来接机的是疾控中心的研究员赵辉和段梅。
赵辉三十出头,皮肤黝黑,看起来颇像当地的农民,可一双眼睛却很灵活有神。段梅是个丰满的白族姑娘,颧骨上密密的小雀斑,令她看起来像个在校大学生,可实际上她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对工作充满了热情。
刚接到这位赫赫有名的病毒学家时,两个年轻人都被徐知宜的病态给吓到了。
他们不敢想象,这个看起来一阵风都能吹倒的孱弱女人,就是那个提出如此惊世骇俗的研究方案,在邮件中表现得自信非凡的的实验室女神。
但很快,从徐知宜上车后,他们的顾虑就打消了。
她一上车稍微与两人寒暄了几句就从行李里,翻出一个大本子摊开,毫不耽搁地同他们沟通几个她最新的想法。尽管之前,她已经发过非常详细的工作计划给他们,彼此也在邮件中就各种问题交流得颇为深入了。可是昨天他们还在邮件中谈论的一些技术性问题,今天她就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看着徐知宜布满血丝的眼睛,一看就是熬了通宵的。想到之前,徐知宜中毒未愈的小道消息,段梅忍不住说:“徐教授,不好好休息免疫力就会下降,很容易被病毒入侵,这道理你比我们懂啊。”
徐知宜看到她眼里的担忧,对这位白族姑娘的善意报以微笑:“嗯,一下车我就去睡一觉。”
第89章 祸起(1)
就在徐知宜远赴大理,与当地防疫中心的研究员们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时,疫情爆发了。
先是两名受到感染的病人,从医院结伴出逃,在路边发了病,抓住行人撕咬,被人拍下来发上了网。有关部门没来得急删掉,这视频便已经铺天盖地。
接着,有位母亲,早上起来发现儿子正在厨房,撕咬自己家的狗,他满手鲜血、嘴角唾液长流,而被啃咬的狗还在垂死挣扎,喉咙里正发出绝望地呜咽。
幸亏这位母亲被当场吓晕,逃掉了儿子的攻击。
当天,这件事就成了朋友圈里人人都在热议的话题。
一时间各地僵尸袭击人的谣言,纷沓而至,丧尸病毒传染人,末日即将到来、天使长吹响了号角,恐怖的氛围搅得人心惶惶。有了上一次S-H5N1的经历,人们对病毒变得更加敏感多疑。
沉闷的夏日街头,没有风,也几乎没有人走动。
终于有媒体跳出来发表质疑。
更有知道确切消息的有关人士,推波助澜,疾控中心第二天,便被迫提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由于徐知宜无法出席。朱凌作为参与到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专家,负责为媒体解惑答疑。她详尽客观得介绍了关于病毒的各种情况,和防御措施。
媒体对那些艰涩的病毒学术语并不理解,但是他们仍然很快就明白,这是一种比S-H5N1更可怕的流感病毒。
恐惧变成一个个问题,从他们嘴里毫无顾忌地喷出来。
“为什么在S-H5N1病毒刚刚结束,就又出现超级病毒?”
“这种病毒的致死率到底有多高?”
“是否因为以前你们推出的疫苗无效,才引起了新病毒的反扑?”记者赵春画颇为内行的扔出令朱凌完全不敢接招的问题。
她必须尽量规避疫苗的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有可靠的解决方案了吗?”
“只要远离猫狗老鼠猪和禽鸟,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这种病毒感染吗?”有人天真地问。
“是不是我们又要重新回到S-H5N1的黑暗时期?”有人忧心忡忡。
“你们预测这次病毒将会导致多少人死亡?”
“你们会向世卫组织求助吗?”有人彻底对国内的专家失望,寄望于外界援助。
“新的疫苗或者特效药,还需要等多久?”
“国家投了这么多的研究经费,都被你们花在什么地方了?”
……
记者们犀利的问题、咄咄逼人的态度,令朱凌难以招架。好不容易匆匆结束了发布会,她便气冲冲地冲进了王院长的办公室。
“徐知宜到哪儿去了?凭什么出风头的时候,就让她去。出了问题,就让我挡。”朱凌不顾形象地抹去额头上的汗珠。
“她有别的事情。”王院士支支吾吾。
“有什么事情比眼下这个事儿更棘手?这可是她当初提的方案闯下的祸。”朱凌把刚才在记者那儿受得气,都撒出来。
这一刻,她一点也不像生物学院温柔的玫瑰,而是一捧扎人的玫瑰刺。
“她——”王院士犹豫了一下说:“她去云南了。”
“哟,她这一次倒躲得远。”朱凌冷哼一声。
“她有更艰巨的任务——”王院士一时语塞,忍不住便把徐知宜的计划透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