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甜蜜一生(88)

“几岁啊?”

“二十二。”

仅仅几个问题,不必明说,他已经猜到母亲的意思。他更专业,更年长,也应该更负责。

果然,周令紧接着问:“你跟她解释清楚没有?”

辛勤想说,她是知道的,他给她做过健康宣教,给她推荐过许多本糖尿病自助书,可以说所有相关的内容都讲到过,并发症,性事,怀孕和遗传。甚至有一次,他在她那里借用她的电脑回邮件的时候,看到过她浏览器里关于一型遗传学研究的搜索记录。

但他一时沉默,什么都没说出口。他明白其中的不同,有些话说出来,是作为医生,还是作为恋人,完全不一样。他只是一直回避不去想罢了。

周令看着他,缓了缓才道:“有些事,你还是得先说清楚,既是对人家负责,也免得你自己将来难过……”

房门就在这时候开了,辛成均走进来,笑呵呵走到视频画面里跟他打招呼。像是一种默契,辛勤和周令都没再提刚才的事,一家三口只是跟平常那样聊了会儿天,就道别挂断了。

辛勤知道周令给他泼了冷水,他也知道周令是对的。

他父母都是很积极开朗的人,自他患病,父亲一直在鼓励他,包揽家务,陪他锻炼身体,但付出更多,牵挂更多的那个人还是母亲周令。

他确诊之后最初的三年,过得混乱一片。

在那次他清空弹匣式地给自己注射短效胰岛素之后,他休学在家,周令不敢再让他自己打针,每天中午从单位赶回家里给他打针,然后跟他一起吃饭。

后来用上胰岛素泵,也是她一点点学习输注量计算,替他更换导管,护理皮肤。

当时还没有国产设备,全进口的美敦力泵只在北京和上海极少的几家医院里能买到,售价八万多,耗材也很贵,而且操作复杂,需要全部手动设置,管路号称 72 小时更换一次,实际经常容易堵塞。

动态血糖仪更晚进入中国市场,他记得大约是在 2009 年,那时候智能手机尚未普及,还需要一个专门的小接收器显示数据。

作为一个患有一型糖尿病的小学生,他需要活得那么不正常,才能获得一些近似于正常的生活。过后回想,就连他自己都难以想象,那几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但周令从没在他面前表现出疲惫和烦躁,永远有耐心,永远说没关系的。直到他发现她的病历本,才知道她被诊断为中重度焦虑症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医院配回来的药,她从来不敢吃。因为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大多有些镇静作用,她怕他夜里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自己睡太沉了起不来。而且,那时候还没有动态血糖仪,她经常需要凌晨三点起来给他测一次血糖。

那一整夜,辛勤都在想着这些事,哪怕是在短暂的睡梦里。他重新回到小时候,睡眼惺忪地走向一扇虚掩的门,看到房间里周令正抱着辛成均哭,说要是得病的是我,不是他就好了。

他对凌田说过很多过去的事,但没有提起这一瞬,他怕控制不住情绪。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瞬间,他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些年总有人提醒母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借助于你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属于你。但他曾提醒自己,你的生命,不仅仅是你的生命。并非不承认自由,而是突然懂得了面对生死应有的敬畏。

第二天,辛勤微信联系凌田,问她晚上有没有空见面。

那段时间,因为怕再被邻居看见,汇报到徐玲娣那里,他俩总在他住的地方活动。但现在既然已经见过她家里人,等于过了明面,凌田叫他去教工新村,正大光明地。

短暂的休整期结束,她又开始赶连载的稿子,一整天对着电脑画画,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没停下来过。辛勤从食堂买了两份套餐带过去,她拿了一盒放在电脑桌上,打算边画边吃。

他笑说:“不用这么夸张的吧?”

她真就夸张地说:“文艺创作是最艰难的制造,开饭店的一道拿手菜可以卖几十年,开厂的一个产品设计出来总能卖个几年,但漫画第一卷 画完了,第二卷不可能再用从前用过的剧情和分镜,全部都得重新来过……”

他没再坚持,自己坐在厨房的小圆桌边把饭吃完,等她也吃的差不多了,去替她收拾了饭盒和餐具,然后静静等她画完。

他等了很久,久到她终于停下笔,笑着问:“你干嘛总看着我?”

他说:“我想跟你说一件事。”

她没开口,静静看着他,任由他说下去,自以为知道他想说什么,其实刚才焊在电脑前面无非也是为了回避这一场对话而已,数位笔移动再移动,画出来的都是废稿。

但于她意料之外,他重新讲了一遍自己最初确诊之后的那几年,只是这一次,是从周令的角度,告诉她上一次未曾提到的那个瞬间。

他最后说:“我一直问凭什么是我,觉得只有自己在受苦,但其实我妈妈的痛苦一点都不比我少,甚至更多。”

凌田完全能够体会,她想起自己在急诊抢救室里的时候凌捷的样子,甚至想到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曾经有个同学因为一次考试考砸了,在家偷偷企图自杀,理由竟然是希望能够回到考试之前。当时家长群里都在说,应该禁止小孩子看穿越小说,说生命是一件非常非常珍贵的东西,但小孩子是不知道珍惜的。当时的她觉得成年人好傲慢啊,但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模糊的念头。